《道德經(jīng)》,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xué)作品,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xué)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jīng)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jīng)》,并分為81章。那么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砝献拥摹兜赖陆?jīng)》第三十八章,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⑾,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xiàn)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xiàn)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吧系隆敝隧槕?yīng)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yīng)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yīng)他,于是就揚著胳膊強(qiáng)引別人。
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岸Y”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chǎn)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chǎn)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澆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采取樸實敦厚。
[注釋]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現(xiàn)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為,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xiàn)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
3、無德:無法體現(xiàn)真正的德。
4、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以,心、故意。無以為,即無心作為。此句意為:上德之人順應(yīng)自然而無心作為。
5、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此句與上句相對應(yīng),即下德之人順任自然而有意作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qiáng)力牽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開始、開端。
9、前識者:先知先覺者,有先見之明者。
10、華:虛華。
11、處其愿:立身敦厚、樸實。
12、薄:指禮之衰薄。
[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jīng)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盡德?以無為用,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jīng),有為則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圣王雖大,以虛為主。故曰以復(fù)而視,則天地之心見;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睹也。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yuǎn)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
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zhí)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yīng)焉。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禮節(jié)是也。將明德之上下,輒舉下德以對上德。
至于無以為極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為之而無以為,故有為為之患矣。本在無為,母在無名,棄本舍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叉有不濟(jì)。名雖美焉,偽亦必生。不能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愛之者,而愛之無所偏私。
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真而義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zé)往來,則不對之間忿怒生焉。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極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豈足尊哉。故雖德盛業(yè)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為載,地不能為覆,人不能為贍萬物。雖貴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也。
不能舍無以為體,則失其為大矣,所謂失道而后德也。以無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下此已往,則失用之母。不能無為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也。夫禮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zé)備於表,機(jī)微爭制。夫仁義發(fā)於內(nèi),為之猶偽,況務(wù)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前人而識也。
即下德之倫也,竭其聰明以為前識,役其智力以營庶事。雖德其情,奸巧彌密;雖豐其譽,愈喪篤實。勞而事昏,務(wù)而治穢,雖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則無為而泰。守夫素樸,則不順典制。聽彼所獲,棄此所守,識道之華而愚之首。
故茍得其為功之母,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萬事存焉而不勞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義可顯,禮敬可彰也。夫載之以大道,鎮(zhèn)之以無名,則物無所尚,志無所營,各任其貞,事用其誠,則仁德厚焉,行義正焉,禮敬清焉。棄其所載,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聰明,仁則誠焉,義其競焉,禮其爭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義之正,非用義之所成也。禮敬之清,非用禮之所濟(jì)也。
載之以道,統(tǒng)之以母,故顯之而無所尚,彰之而無所競。用夫無名,故名以篤焉。用夫無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舉其末,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華不作。故母不可遠(yuǎn),本不可失。仁義,母之所生,非可以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棄其本而適其末,名則有所分,形則有所止。雖極其大,必有不周;雖盛其美,秘有患憂。功在為之,豈足處也。
[延伸閱讀2]蘇轍《老子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qiáng)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wèi)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fù)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yīng),則至於攘臂而強(qiáng)之;強(qiáng)之而又不應(yīng),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fā)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