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那么下面知秀網小編就為大家?guī)矶鸥Φ摹对亼压袍E·其一》,一起來看看吧!
《詠懷古跡·其一》
作者: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注解】:
1、支離:猶流離。
2、東北風塵際:指安祿山叛亂時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風塵:比喻戰(zhàn)亂。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貴州兩省接界處,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說自己與溪人共處。
5、羯胡:指安祿山。安祿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種。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詞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還:飄泊異地,欲歸不得。
8、庾信兩句:庾信,梁朝詩人,字子山,新野(今屬河南)人。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懷鄉(xiāng)關之思,曾作《哀江南賦》以寄其意。這里把安祿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鄉(xiāng)國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韻譯】:
戰(zhàn)亂之際,我在東北一帶顛沛流離;
輾轉入蜀,更是居無定處漂泊東西。
我在三峽的樓臺,留滯了不少日月;
在湘貴交界,與五溪夷人共處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變,終究不可信賴;
詞客常憂亂傷時,我仍然流落外地。
撫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蕭條索寞;
他晚年的詩斌,驚動江關傳之千里。
【評析】:
這五首是詠古跡懷古人進而感懷自己的詩。作者于代宗大歷元年(766),先后游歷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跡,對于古代的才士、國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寫下了《詠懷古跡》五首,以抒情懷。
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開首詠懷的是庾信,這是因為詩人對庾信的詩賦推崇備至,極為傾倒。他曾經說:“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當時他即將有江陵之行,情況與庾信漂泊有相通之處。
首聯寫安史之亂起,漂泊入蜀居無定處。頷聯寫流落三峽、五溪,與夷人共處。頸聯寫安祿山狡猾反復,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飄泊異地,欲歸不得,恰似當年的庾信。末聯寫庾信晚年《哀江南賦》極為凄涼悲壯,暗寓自己的鄉(xiāng)國之思。全詩寫景寫情,均屬親身體驗,深切真摯,議論精當,耐人尋味。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