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中的流浪兒的睡前故事
在北非的一些沙漠地帶,生長著一種特殊的能夠自動“行走”的植物。當?shù)厝朔Q之為“蹦球”,植物學家送它“植物流浪兒”的稱呼。這些“植物流浪兒”種類不少,常見的有豬毛菜、刺藜(lí)、分叉蓼(liào )、磯松等。當這些植物在扎根的沙土中再也吸收不到水分時,就會果斷地自動將根須從土中拔出,然后連同輕柔的莖葉卷成一個個球,順著風勢“蹦蹦跳跳”地滾向遠方。如果遇到合適的土壤,它們會重辟自己的“根據(jù)地”,開始過上新的生活。其實,這些植物“流浪”的另一個目的,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后代—— 種子,擴大自己的種族領(lǐng)域,使之代代相傳下去。那么,它們的種子為什么能夠邊滾邊播?而不是一下子就播完呢?原來,它們那多而小且輕的種子藏于果實底部,在果實的開口處長滿了密密的茸毛,只有當果實受到震動時,種子才能均勻地從果實內(nèi)播出。它們的構(gòu)造如此美妙,不愧為一部天然的“播種機”啊!
2.植物中的流浪兒的睡前故事點評
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這些植物一生中總要經(jīng)歷四五次流浪生涯,歷程往往長達幾十公里呢。流浪應(yīng)該是用來形容人類或者動物的詞語。在這個世上,不僅人有這樣的想法,有一種植物真正實現(xiàn)了“流浪”兩個字的含義。這種植物的一生都在經(jīng)歷流浪,非形容為世界上最猖狂的植物,“游走”全球?qū)嵭衅茐?。這種植物被人們稱之為“風滾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