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年,后周諸將發(fā)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下面由知秀網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宋朝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極為繁榮的一個朝代,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chuàng)新高度繁榮,其民間富庶程度和社會經濟的繁榮甚至遠超盛唐,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繁榮的朝代,卻在面對外敵時屢屢戰(zhàn)敗,最終被迫兵敗南遷、偏居一隅。而宋朝之所以會出現“國富兵弱”的現象,主要源于其特殊的軍事制度。
原因一:宋朝主力軍隊為禁軍,號稱八十萬但實際戰(zhàn)力極差
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后,為避免五代十國武強文弱、武將奪權的局面再度出現,開始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杯酒釋兵權”將禁軍兵權收歸皇帝的同時,又推行“強干弱枝”的軍事制度,從而使禁軍成為了宋朝的絕對主力軍隊。
北宋初期,宋朝的軍隊主要由禁軍、廂軍、鄉(xiāng)兵和蕃兵組成,而所謂的“強干弱枝”,便是指定期從廂軍、鄉(xiāng)兵中選拔精英,組建東京禁軍的制度。如此一來,直屬于中央朝廷的禁軍,便成為了全國最精銳的軍隊,從而有效避免了地方勢力的崛起。
由于禁軍不斷從廂軍、鄉(xiāng)兵中抽血,直接導致了后者戰(zhàn)斗力的不斷下滑?!端问贰け尽酚休d,“諸州之鎮(zhèn)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廂軍由于長期遠離戰(zhàn)場,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漸漸淪為了從事工役或雜役的“役兵”。而本就是不脫產武裝力量的鄉(xiāng)兵,除了與遼﹑西夏接壤地區(qū)的鄉(xiāng)兵還保有一定戰(zhàn)斗力之外,其余地區(qū)的鄉(xiāng)兵更是已經與普通農民無異。
兩宋時期,朝廷對外作戰(zhàn)主要依靠的便是禁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禁軍的戰(zhàn)斗力下滑同樣極為嚴重。根據錢穆的《國史大綱》記載,北宋初期的禁軍只有二十萬人左右,后經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時兵力便已達八十余萬?!独m(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八年》同樣有載,“向因夏人阻命,諸路增置禁軍約四十二萬余人,通三朝舊兵且八九十萬人,其鄉(xiāng)軍義勇、州郡廂軍、諸軍小分剩員等不在此數”??梢?,八十萬禁軍這個數字,并不為虛。
既然禁軍兵力如此充裕,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戰(zhàn)斗力的下降呢?主要便是由于宋朝兵源素質的下降,由于廂軍、鄉(xiāng)兵戰(zhàn)斗力的下降,本就影響了禁軍的選拔質量,而從北宋中期開始,朝廷除了繼續(xù)從廂軍、鄉(xiāng)兵中選拔禁軍之外,還從民間募集了大量士兵,甚至在災荒年份直接募集流民充入禁軍。如此一來,禁軍的兵源質量豈能不受影響?到北宋末期時,禁軍中的騎兵甚至已經淪落到了連馬都不會騎的地步。
而除了兵源素質的下降之外,由于兵力來源的極度混雜,又滋生了軍隊內部的嚴重腐敗,吃空餉現象在禁軍中便極為嚴重。到北宋末期,面對氣勢洶洶的金兵,禁軍雖然號稱擁兵八十余萬,但京師三衙所能抽調的軍隊,卻僅僅只有三萬余人,以至于宗澤等人不得不臨時招募軍隊抵抗金兵入侵。
原因二:奇葩的“內外相維”制度,導致兵無常帥、將不知兵
僅僅限制地方軍隊戰(zhàn)力,趙匡胤認為仍然遠遠不夠,他認為還必須限制武將對軍隊掌控力度,因此便又出現了“內外相維”制度,也就是將禁軍一分為二,其中殿前軍主要負責戍衛(wèi)京城,而侍衛(wèi)親軍則負責駐守各地。
如此,由于京城始終保持著數量極為可觀的禁軍精銳,一旦地方發(fā)生叛亂,朝廷便可迅速調集兵力予以剿滅;而如果京城發(fā)生叛亂,各地駐扎的禁軍在聯合地方軍隊之后,也足以回師勤王。這樣便形成了內外牽制之勢,國家便也就穩(wěn)定了。
與此同時,宋朝還規(guī)定,京城禁軍和地方守軍必須定期調動,這種輪流駐防的方式被稱之為“更戍法”,且將領不隨軍調防。如此,由于士兵經常換防,便達到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目的,有效防止了各級將領對軍權的掌控。
然而,“兵無常帥、將不知兵”固然防止了將領做大,但同樣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和將領才能根本無法發(fā)揮,軍隊的凝聚力和忠誠度也很難得以保證。
原因三:復雜的統兵調兵制度,軍隊戰(zhàn)斗力難以發(fā)揮
宋朝官制的一個典型特點,便是權力分散,而軍隊系統同樣如此,為了確?;实蹖婈牭恼瓶亓Χ?,宋朝對軍權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分割,再加上“以文制武”的管理方式,結果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根本無法保證。
在禁軍系統中,殿前司和侍衛(wèi)親軍司分別負責統率殿前軍和侍衛(wèi)親軍,后又因侍衛(wèi)親軍司和殿前司長官長期虛而不置,導致侍衛(wèi)親軍司又逐漸分為了侍衛(wèi)馬軍司和侍衛(wèi)步軍司兩個衙門,分別負責統領侍衛(wèi)騎兵和侍衛(wèi)步兵,而殿前司、侍衛(wèi)馬軍司和侍衛(wèi)步軍司便被稱為“兩司三衙”。
同時,宋朝將統兵、調兵、率兵權力完全剝離,其中“兩司三衙”只有統兵之權,而調兵之權則歸屬樞密院所有,并在戰(zhàn)時由皇帝親自任命率臣率軍。如此一來,統兵權和調兵權完全分離,即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而“率臣”平時又不掌軍,如此便使皇帝將禁軍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至于兵部,雖然也屬于軍事系統,但為了防止宰相對軍事權力的過多干預,宋朝的兵部只負責管理兵衛(wèi)、儀仗、鹵簿、武舉、民兵、廂軍、土軍、蕃軍等非正規(guī)軍,同時負責武將升遷管理、地圖儀仗等,完全淪為了服務部門。不過,兵部雖然掌管著武將的升遷,但武官銓選卻不屬于兵部,元豐改制前由審官西院管,改制后則由吏部負責。
此外,宋朝還有一個對軍事制約極為嚴重的制度,那便是監(jiān)軍制度,而其目的則是“以文制武”。宋朝軍隊在出征之前,朝廷往往會派遣文官或宦官充任監(jiān)軍,這些監(jiān)軍雖然不善軍事,但卻對武將擁有著極大的制約作用,甚至可以直接插手軍事指揮。而更為嚴重的是,武將甚至沒有謀劃軍事戰(zhàn)略的權利,這方面往往也由中央朝廷直接干預。
如此復雜的統兵調兵制度,雖然確保了朝廷對軍權的嚴密把控,維持了朝廷統治的穩(wěn)固,但也使得軍隊戰(zhàn)斗力受到極大制約。宋初,由于軍隊戰(zhàn)斗力極為強橫,這種弊端影響尚不算大,但到了宋朝末期,這種弊端可就足以致命了。
原因四:“燕云十六州”的丟失,宋朝基本處于被動挨打局面
除了軍隊戰(zhàn)斗力無法保證之外,宋朝軍事長期處于被動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燕云十六州”的丟失。正所謂“失嶺北則必禍燕云,丟燕云則必禍中原”,“燕云十六州”的丟失,可以說對中原王朝的北方安全,是個致命威脅。
所謂幽(燕)云十六州,主要指的便是今天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區(qū),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云、儒、媯、武、新、蔚、應、寰、朔等十六州。因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因而一直都是中原政權東北方向的重要防線,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
燕云十六州丟失之后,華北平原以北便再無險可守,游牧民族的鐵騎將縱橫馳奔于繁華富庶的千里平原,晝夜即可飲馬黃河。北宋收復幽云十六州失敗之后,面對契丹的威脅,在丞相呂夷簡的建議下,不得不在太行山與黃河之間修筑大名府,構筑內部防線防止契丹南下。當然,最終的事實證明,這道防線同樣不如燕山南北的天然防線牢固。
縱觀北宋歷史,曾為中原王朝北方防線的“燕云十六州”,反而變成了北宋北伐的屏障,結果導致北宋面對北方游牧民族,只有被動挨打的份,而根本無力主動進攻,這也是北宋對外戰(zhàn)爭以防守為主的主要原因。
原因五:北宋的敵人太過強大,遼國不同于其他游牧民族
五胡亂華之前,北方游牧民族雖然同樣對中原文明造成了極大威脅,但由于其相對落后的生活生產方式,再加上部落聯盟式的統治模式,導致其始終無法形成強大合力,對中原王朝無法構成毀滅性的威脅。
而隨著西晉末年“五胡亂華”的爆發(fā),北方進入民族大蓉和時期,雖說這一時期誕生了不少統治極為殘暴的少數民族政權,但以北魏、北周為代表的政權,卻也在積極推行漢化,他們從中原學習了大量先進知識,甚至吸收了相當的漢族人口,這使得北方游牧民族進入發(fā)展快車道。
歷經隋唐再到五代十國,北方游牧民族一改之前松散的統治方式,建立了契丹這個龐大的國家。契丹不同于此前的游牧民族,除了生活生產方式與中原不同之外,其組織架構已經相當先進,不僅有著完整的統治體系,而且開始加強集權統治,并有針對性實行了契丹式的“一國兩制”,自身依舊保持游牧風俗和統治方式,而對“燕云十六州”則實行中原統治模式。
也正是從契丹王朝開始,遼國、金國、蒙古、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已經完全脫離了游牧民族那種松散的結構,這使得他們能夠調動出更大的力量來攻打中原王朝,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北方游牧民族開始真正對中原王朝具備了毀滅性的打擊能力。
要知道,契丹立國可是比北宋還要早50多年,當北宋還在致力于統一中原的時候,契丹已經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北宋唯一擊敗契丹(遼國)的機會,就是耶律賢被殺之后,可惜“雍熙北伐”以失敗告終。
自“雍熙北伐”之后,北宋再也無力進行北伐,雖然此后遼國也逐漸衰弱,但北宋同樣進入衰弱期,結果遼國和北宋皆被后起的金國所滅。至于到了南宋時期,面對迅速崛起的蒙古帝國,除了初期隨著募兵制的推行擁有一戰(zhàn)之力外,也只能偏居一隅苦苦抵抗。
綜上所述,造成北宋“國富兵弱”局面的,除了北宋自身兵制這個主觀因素外,其實還有“燕云十六州”丟失和敵人太過強大等客觀因素的影響。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