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狀元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狀元有多難考?現(xiàn)在狀元能夠考得上嗎?
每年高考分數(shù)出來的時候,各個地方就會出現(xiàn)了很多狀元。比如縣文科狀元、縣理科狀元、省文科狀元、省理科狀元等之類的。之所以叫狀元,主要是受科舉制的影響。因為古代的科舉制里面,級別最高的考試第一名就是狀元,這個稱呼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很多人覺得現(xiàn)在的狀元和古代一樣,事實上完全不一樣,如果現(xiàn)在的狀元穿越到古代的話,連秀才都考不上。因為古代的科舉的難度超出我們的想象。
科舉制是在隋朝的時候出現(xiàn)的,隋文帝改變之前按門第出身選拔官員,改用才學(xué)高低作為錄取的標準。這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官員選拔標準。當然,隋朝雖然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但由于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還沒有來得及推廣這種制度就滅亡了。唐代建立后,對于隋朝建立的很多制度都很好的繼承,其中就有科舉制。
唐代對科舉制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唐代時科舉考試分為文舉和武舉兩部分。每一部分考試的內(nèi)容越來越細化。而且考試的時間有定期和不定期兩種,錄取的標準和過程都有詳細的規(guī)定??偟膩碚f唐代對科舉制的貢獻不輸于隋朝。唐代之后的王朝,都繼續(xù)沿用這種制度,一直到清代末期廢除。
我們今天主要看一下清代時期的科舉制,因為科舉制發(fā)展到明清時期,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而且科舉制也成為了朝廷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由于清代距離現(xiàn)在非常近,所以我們了解的也越詳細。還有就是清代的科舉錄取人數(shù)相對較多,這樣難度也降低了點。雖然是這樣,難度還是非常高。當你完全了解清代的科舉制之后,你就了解有多難了,也就了解在清代考中狀元是什么概念了。
清代的科舉考試分為四個部分。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歼^了童生試就能成為秀才??歼^了鄉(xiāng)試就能成為舉人??歼^了會試就能成為貢士??歼^了殿試就能成為進士。這四個級別和現(xiàn)在的小學(xué)、初中、高中、大學(xué)四級教育差不多。我們可以這么理解,也確實是這個意思,但是難度卻有是天差地別。要了解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普及了九年義務(wù)教育,這在古代相當于人人都考過了鄉(xiāng)試,都成為了舉人。想想就了解是絕對不可能的,要不然古代就亂套了。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一般來說捕快及后代、妓女及后代、商人及后代、媒婆及后代等等,這些人都是沒有資格參加考試的。這些行業(yè)被稱為下九流,在封建社會是受到歧視的??赐赀@個是不是發(fā)現(xiàn),家里有做生意的、演員的之類的,就和科舉無緣了。除了這些行業(yè)的人不能參加考試,還有就是身體有殘疾的不能參加。比如耳聾、毀容、瘸子、駝背等,這些都是沒有資格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絕對是胡扯的,因為羅鍋就沒有資格殘疾考試。這樣的話就有非常多的人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不過如果你有資格參加考試的話也不要高興,因為這只是個開始,還沒有到考試的。因為考試的難度遠比現(xiàn)在的考試難度高。
先看一下童生試有多麻煩。之所以叫童生試是因為參加考試的考生都統(tǒng)稱為童生,不論年紀大小都是這個稱呼。看這個稱呼就能發(fā)現(xiàn)和現(xiàn)在小學(xué)生的意思差不多。童生試沒有什么特別的限制,一般的讀書人都是可以參加考試的。童生試還是比較復(fù)雜的,不是說考一場就行了。童生試有三個級別,每個級別有四五場考試,每場考試有四五門課?,F(xiàn)在想想差不多是50到70場考試。,這70場考試必須都過童生考試才算正式考過。
看到這里我們能發(fā)現(xiàn),既然是考這么多次試,肯定不止是每場寫一篇作文這么簡單??偟膩碚f,童生每個級考的內(nèi)容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現(xiàn)在是不是明白,古代考試不僅僅是八股文,內(nèi)容還是非常豐富的。當然,童生試不是說你考過就能接著考下一場了。童生試的最低級別是縣試,一年舉行一次,在每年的二月份進行??歼^的話才能進行下一步,也就是府試,相當于現(xiàn)在去市里面考試。這個也是一年一次,在每年的四月份舉行。府試過了之后就可以參加院試了,這個是在省里面舉行的,級別更高一點。當然,由于級別高,這個舉行的頻率也沒有這么高,是三年舉行兩次,也有的是三年舉行一次。
看完童生試我們就能出來,順利的狀況下,也要一年的時間才能考中秀才。如果不順利的話,多少年的都有。任何王朝對考生都沒有年齡限制,只要你愿意可以隨便靠。
如果你考中了秀才,恭喜你,你能進入下一輪考試了,也就是鄉(xiāng)試。鄉(xiāng)試并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能隨便考的,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一般來說,參加考試的人比如要去縣里、府、省之類的學(xué)堂里上學(xué)。說白了就是證明你是這里的學(xué)生,你可以去這里報個名,不在里面上學(xué)也可以,和掛職差不多。除了上學(xué),考試之前,生員與監(jiān)生、蔭生、官生、貢生,經(jīng)科考、歲科、錄遺合格之后,就能參加考試了。一般狀況下,這些都是沒有什么問題,和現(xiàn)在考前體檢差不多。
鄉(xiāng)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各個省進行,一般來說是在八月份舉行的。歷朝歷代對鄉(xiāng)試這個級別還是很重視的,鄉(xiāng)試的主考官都是皇帝指定的,一般都是翰林或者學(xué)士之類的。鄉(xiāng)試考試共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也就是說一場考試一共是四天。這四天的時間里,考生只能在考場里面呆著,不能外出的。所以考試之前一定要準備好吃喝拉撒所有的東西。沒準備好這些的話,光是在里面待四天,一般人都扛不住。監(jiān)考官只是負責(zé)監(jiān)考,考試只要不作弊,在里面出現(xiàn)任何狀況監(jiān)考官都不用管。如果你考試出現(xiàn)疾病的話只能聽天由命了。這一點可以說非常不人性化。
鄉(xiāng)試的內(nèi)容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簡單的說就是考四書五經(jīng)和八股文。就是考幾本書的內(nèi)容和寫一篇文章。難的說就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jīng)文以及策問。而且要求非常多,必須按照一定的模式來寫。要是跑題的話就別指望能考過了。之所以這樣,就是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順利的話,一年就能考過,不順利的話就不用說了,很多人一輩子都考不過??歼^之后就能成為舉人了,這樣也就有資格參加下一場考試,也就是會試。
會試是在京城舉行的,每三年一次。古代交通不便,如果路途比較遠的話,去京城參加考試時間非常久,有的都要提前一年左右出發(fā)。當然,去京城不僅是時間長這么簡單,還有就是花費比較高。即使是現(xiàn)在,你步行去北京的話也需要很多錢。所以很多影視作品里寫有些書生沒錢去京城考試,這并不是杜撰,而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不過對于會試是幾乎不會出現(xiàn)的,因為考過鄉(xiāng)試成了舉人之后,都還是比較有錢的。根本不缺這點路費。
會試在二月份或者三月份舉行,所以也叫春闈??荚嚨膬?nèi)容和鄉(xiāng)試一樣,也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jīng)文以及策問,要求也都差不多。一共三場,每場三天,提前一天進考場。進去之前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纪曛?,當月就能出結(jié)果了,這個和現(xiàn)在高考、中考出成績差不多,效率還是非常高的??歼^之后,就能成為貢士了,然后也就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最后一步——殿試。
殿試之所以叫殿試,是因為是皇帝親自主持的,在大殿里面舉行。所以參加考試的人就有機會見到皇帝了。殿試的考試時間和會試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是在會試考試結(jié)束之后的下個月進行,也就是三月或者四月份進行。之所以和會試離得這么近,也是方便考生參加考試。只要你考中貢士了,就能立刻進入下一次考試了,還是比較節(jié)約時間的。由于和會試時間是一起的,所以也是三年一次。
由于是皇帝監(jiān)考,所以殿試的考試內(nèi)容很少,考試的時間也非常短。殿試考試只有一天時間,從清晨到日暮??荚嚨膬?nèi)容只有策問,考前檢查之后就可以領(lǐng)試卷考試了。所謂的策文也就是對經(jīng)書上的內(nèi)容或者政事進行出題。當然題目有時候只有兩三百字,有時候長達上千字。一般來說,考生寫的答案都是兩千字左右,這個是最佳的結(jié)果。
殿試結(jié)果出來的還是比較快的??贾兄蠓謩e三個級別;一甲,也叫進士及第,一共只有三個人,分別是稱為狀元、榜樣、探花。二甲,也叫進士出身,占錄取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三甲,也叫同進士出身,占錄取人數(shù)的三分之二。高中一甲的人皇帝當場賜官的,二甲和三甲要再考一遍,成績靠前的可以賜官。
看到這里我們能發(fā)現(xiàn),狀元終于出現(xiàn)了?;诉@么長時間,終于考中狀元了??梢哉f三年才出了一個狀元。事實上,這不僅是時間周期長這么簡單。錄取比例也非常低,我們看一下各個階段的考試錄取比例就了解了。
童生試是最低級別的,考過就是秀才。清代一共存在276年,共出現(xiàn)了46萬名秀才。平均一年出現(xiàn)1666個秀才。我國現(xiàn)在是1300多個縣,一個縣一個文科狀元、一個理科狀元,共有2600多個狀元。這樣看的話,秀才比縣狀元難度差不多大一倍?,F(xiàn)在了解范進為何一直都是秀才了吧,《武林外傳》里的秀才是什么概念了吧。
再看一下會試,這個是科舉里最難的考試。舉人的錄取率非常低,一般只錄取考生的2%,也就是50個人只錄取一個。正常情況下,每個省一年也就只錄取幾十人,最多的話也不過上百人。說真的,清代北大在各省的錄取人數(shù)都比這個高,這樣看的話,想要考中舉人真的需要很大的天賦。
第三看一下院試,這個錄取的比例還是很高的。貢士的錄取比例相對來說高一點,差不多是150萬人中有一個是貢士,按照現(xiàn)在的比例,全國應(yīng)該有1000多個貢士??雌饋砗苌伲桥e人本來就很少,所以舉人考中之后,再考貢士還是很簡單的。難度比考舉人容易點。
最后看一下殿試。殿試的錄取比例就是更低了,唐代時一次殿試最多只錄取幾十人,一般也都是二三十人,平均一年錄取十個人左右,這個比省狀元還難。當然,唐代之后比例高一點。清代的時候,一次錄取幾百人,正常都是三四百人,少的話幾十人也有。考中貢士之后,很多都是可以考中進士的。其實平均下來,也就是一年最多一百人,但這個比例也非常低。
現(xiàn)在我們再看一下回到古代稱為狀元的可能性吧。簡單的說,人家是三年才出一個狀況,要在所有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光是看這句話就了解難度有多高了。很多人覺得難度這么高,古人或許就不熱衷于考試了。其實,但凡有條件的,還是喜歡參加科舉考試了。因為一旦考中了,好處非常多,比現(xiàn)在的狀元多得多。
光是童生試的秀才,見到縣太爺就不用下跪了,而且犯罪也不能用刑,這個還是不錯的。舉人就更厲害了??贾信e人意味著有做官的資格,一旦縣里面有空缺,就能直接做縣官了。即使不做官,縣里面的事物,縣官也要和舉人一起商量的。而且國家每年還給舉人的俸祿,除此之外,舉人還不用交稅,服勞役等。舉人的生活還是不錯的。至于貢士、進士就更不用說了,那都絕對能做官,而且明清時期,很多高官都是通過科舉途徑升遷上去的。也就是說,考中進士之后,當大官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清代的大學(xué)士、總督、巡撫、尚書等很多都是科舉出身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么多好處,所以古人才一直參加科舉。反過來說,正因為有這么多人參加,競爭才會這么大?,F(xiàn)在想想,回到古代做狀元確實不錯,不過概率也幾乎沒有。畢竟競爭的激烈程度遠遠超出我們想象。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