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生活觀察日記
雨后,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池塘漲水了,小魚吃上了鮮美的蟲子大餐,我的小巴西龜爬上岸享受著日光浴……
忽然,一只白色的大鳥飛來落在草地上,羽毛白得像雪,紅紅的嘴又尖又長,腿很細很高,亭亭玉立,加上青草的映襯,美麗極了!它見四周安全,就踮著腳輕輕地走到池塘邊,瞪著一雙大眼睛盯著水面,一動不動,它要干什么呢?抓魚嗎?太難得一見啦!我和爸爸悄悄地躲在樹后盯著看。這只鳥像雕塑一樣紋絲不動地站了好長時間,我和爸爸都緊張得不敢出大氣。突然,它像箭一樣地扎進水里叼起了一條大黃魚!
“哇!好精彩?。 蔽颐摽诙?,差點沒把鳥嚇飛!要是嚇得它嘴一張,魚兒就掉水里啦,不就像《狐貍和烏鴉》了么,呵呵!
我和爸爸接著觀察它怎么吃魚,只見它使勁兒昂首吞咽,要把這么大的魚咽下去,好擔心它的小胃??!看來它實在是太餓了!這時,有人路過,它叼緊魚,展開翅膀飛到了水邊的大樹里,可能因為是“偷魚”而心虛吧!我們又躡手躡腳地來到樹下,它像是沒發(fā)現(xiàn)我們,放心地狼吞虎咽。哎呀!它像被卡住了!脖子鼓鼓的,魚尾還露在外面!好擔心它??!經(jīng)過好一番掙扎,它終于咽下了大魚!它舔著嘴,低頭看著我們,似乎在說:“看我吃大餐,饞吧?”過會兒就心滿意足地飛走了。
觀察到這些難得的景象,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也感悟到只有付出耐心、努力和勞動,才能獲得生存的本領。我和爸爸感慨了好一陣,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2.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蠶寶寶觀察日記
一個月前,我在語文課上拿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蠶寶寶。拿到這些小小的蠶寶寶后,我的心中就產(chǎn)生了許多的疑問:它們是怎樣吃東西的?又是怎樣拉屎的呢?于是,我?guī)е@些問題進行了仔細的觀察。
蠶寶寶的樣子非??蓯郏L著像大號薯條一樣長的身子,腦袋卻只有米粒那么大。它的背上有兩對像括號一樣的黑色花紋,大概是用來嚇唬天敵的,不過,褪皮之后,那對括號就沒有了,要過些天才能恢復。
它的尾部有一根小刺,當它心情不好或受傷時,小刺就會軟下去。蠶寶寶一共有三對胸足和四對腹足加一對尾足,它的腹足是用來固定自己的,尾足則是用來夾住物體的,而它的胸足才是它真正的足,用于幫助它抓住食物方便它進食。等它長大后,腹足和尾足都會脫掉,成為只有三對中的昆蟲。
蠶寶寶吃桑葉的樣子很有趣。它先用胸足抓住桑葉,然后再把頭舉起來,像挖土機一樣,有序的從上至下一次又一次的把桑葉送到自己的肚子里,不一會兒,一片桑葉就不見了。
在飼養(yǎng)時,我還發(fā)現(xiàn)另一個奇怪的事情:它拉出的大便幾乎都一樣大,像芝麻一樣,又黑又小,呈固體形狀卻又有點彈性,上面還有像玉米一樣的花紋。我把它拈開來一看,發(fā)現(xiàn)里面都是蠶沒有消化完的桑葉沫,而且還有一股清香。
通過這么多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蠶寶寶真的很無私。它一生這么努力吃桑葉,就是為了吐絲結繭,讓我們可以有溫暖的衣被可以享用。我終于明白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3.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昆蟲觀察日記
星期六,我坐在床上悠然自得地看著書,一只小蟲子時不時地飛到我的書上“散散步”。起初,我并不怎么在意,可也卻來勁了,竟敢飛到我手上,我惱火地一把抓住它,扯了它的翅膀。為了防止它爬過來,我便用用完的透明膠套子罩著它,由于透明膠套子中間有一點塑料的,我便想:哈哈,看你往哪跑,跟老子作對?死路一條!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揉揉眼睛,把書放好,卻看見我的作業(yè)本上有一粒一粒黑色的小點,我往左上方瞧了瞧,嘿,那家伙竟然敢到我的作業(yè)本上玩,我心中的怒火“嗖”地一下升到頭頂,我剛想一拳頭砸下去卻又把手收回來,因為我忽然有一種好奇心,它是怎么出來的呢?為了一探究竟,我又把小蟲罩了起來,盯著它看,眼睛都不敢眨一眨,仿佛會錯過精彩的一幕。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三分鐘過去了,小蟲終于有了動靜,只見它爬到塑料上邊,然后到一個小孔的下面,拼命把腦袋擠出去,然后是身子,最后是腳,我忍不住幫它頂了一下,出來了!
“原來聰明的小蟲就是這樣逃生的呀!”我為發(fā)現(xiàn)了它的好辦法而高興??蛇@時,小蟲卻不見了,去哪了呢?誒,放生了吧。
從小蟲逃生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它堅強而又機智的一面,它也告訴我了一個道理:遇到危險時別慌張,要淡定,想辦法逃生。在真正危險地時候,不要一心想尋求幫助,在哪時,唯一能給予幫助的人,只有自己。
松風日記網(wǎng)作文欄目為大家?guī)碜顧嗤?、種類最多的關于單元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4.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蝸牛
我家花盆里有一只小蝸牛,它整天背著它的大房子東走走,西走走。每次我看它的時候,都發(fā)現(xiàn)蝸牛從殼里出來的時候,總是屁股先出來后,頭才探出來慢慢地往前爬,每次下過雨,它都要爬到紗窗上,因為它喜歡潮濕啊。
有一次,我正在澆花,又看到了那只小蝸牛,我發(fā)現(xiàn)它走過的路上都留下一條亮晶晶的白線,這是為什么呢?我跑去問媽媽,媽媽說:“蝸牛的身上有一種黏液,所以它走過的路有白線?!?/p>
我很高興,因為我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
我仔細觀察了草叢里的蝸牛,發(fā)現(xiàn)它有一對觸角(蝸牛有兩對觸角,要仔細觀察呀),我用 手指一碰,觸角就縮進腦袋里。當它發(fā)現(xiàn)沒有危險時,才緩緩的伸開,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再繼續(xù)干它們要干的事。那蝸牛是怎么運動的呢?我仔細觀察,看見蝸牛是用殼底下的一只腳運動。我查閱了資料,知道了這只腳叫作腹足。
蝸牛愛吃白菜、蘿卜等種種蔬菜的葉子,我拿著白菜葉子來喂蝸牛,可是它一下子鉆到殼里去了,怎么辦呢?我用木棒輕輕敲了幾下蝸牛的殼,可它就是不出來。我就把蝸牛放進水里,不一會兒,蝸牛就把頭伸出來了,我把它從水中取出來,咦?蝸牛像昆蟲一樣長著一對觸角呀,那么說,蝸牛也可能是昆蟲嘍。但是,昆蟲都有很多腳啊,一只腳的也算是昆蟲嗎?我問爸爸,爸爸也不知道。于是,我們上網(wǎng) 查了查,原來,昆蟲的特征是有觸角,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大多數(shù)昆蟲有翅膀。這樣的話,蝸牛就不是昆蟲了。我們又查,原來蝸牛是軟體動物。
自然界里藏著無窮的奧秘,以后我還要多多觀察。
5.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仙人掌觀察日記
我家房間里養(yǎng)著一盆仙人掌,養(yǎng)了六年了,不要看它的樣子不好看,但是它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仙人掌它全身翠綠翠綠的,在它那翠綠的“大手掌’’上長著許多小刺,看著讓人心驚膽戰(zhàn),特別的不想接近它。
記得又一次媽媽把仙人掌放在客廳的陽臺上,我正好在客廳里玩,一不小心,腳下一滑,大事不妙,我和仙人掌擊了掌,仙人掌扎的我哇哇大哭,手上扎的全都是小刺,我生氣極了,真想把它摔在地上,我越想越生氣,想報復它一下,于是我把它放進了一個小柜子里,心想;“我一個月不給你澆水,也不給你曬臺陽,看你下次還敢不敢惹我 ?!瘯r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我真的沒有給它澆水,施肥,心想著下它應該快不行了吧,大概有二十多天的時候,我打開柜子探望了它一下,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仙人掌一點都沒變,還是翠綠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查閱了有關仙人掌的資料,原來仙人掌的刺就是它的葉子,它是用來儲存水分的,它原來是生長在沙漠地帶的,為了適應生存環(huán)境,經(jīng)過長期進化,它的葉片退化為刺狀來減少蒸發(fā)。
仙人掌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從這一刻起,我改變了對它的看法,我喜歡仙人掌。
6.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觀察蟬的日記
我七八歲的時候在鄉(xiāng)下奶奶家住過一段時間,那時候樹上有很多蟬,我經(jīng)常拿它們玩。
我那時的玩就是把蟬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也沒想過觀察它是怎么發(fā)聲的。等我又長大了一些后才想到觀察它為什么會發(fā)聲,為什么發(fā)聲時會“挺胸、翹尾”,為什么有的發(fā)聲,有的不發(fā)聲?這一串問題使我很疑惑,我便捉了一只摘掉了它的翅膀,放在地上,它撲打著小翅膀,叫著。我又折斷了它針狀式的嘴,可它依然叫著,蟬究竟靠什么發(fā)聲呢?于是我又抓了一只,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它凹部的兩側,各有一片魚鱗似的硬殼,像鉗甲一樣,里面有一對透明簿膜。蟬叫時,簿膜動,我用手捏了一下這個地方,就發(fā)出了聲音,我不停地捏,蟬就不停的叫。我想:這對膜就是它的發(fā)音器吧!我將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
后來我通過電腦知道了這簿膜叫“響板”,是雄蟬特殊發(fā)音器,發(fā)音膜的肌肉收縮振動,蟬就會發(fā)出聲音。雌蟬沒有“響板”,所以是啞巴?,F(xiàn)在,我終于明白了蟬發(fā)聲時為什么要“挺胸、翹尾”了,是為了讓肌肉收縮振動。知道了這些,又一個問題從我腦子里浮了出來,蟬沒事為什么要發(fā)聲?是它閑得沒事做?還是天氣太熱使它急躁不安?這時電腦又幫上忙了,原來蟬不是無聊,也不是急躁,是它在向雌蟬求愛。叫得聲音越高說明體質(zhì)就越好,所以蟬才一個比一個叫得高。
解決了上面的問題我太興奮了,我想人們可以模仿蟬發(fā)明聲音高亢的音響。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便可以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
7.小學生觀察日記大全:大蒜觀察日記
(1)6月2日
今天,我在仔細地看著紙杯,紙杯什麼好看的?原來,我不是在看紙杯,我是在看紙杯里的大蒜呢!
一早,媽媽對我說:“拿兩瓣大蒜給你,試著種一種。”我不知道種大蒜需不需要剝皮,所以一個大蒜剝了皮但另一個大蒜沒有剝。
這兩瓣大蒜真好看,一瓣紅,一瓣白。紅的猶如一個人怒發(fā)沖冠,白的好象一個喜笑顏開的老人。我想,如果這兩個“人”同臺表演的話,那一定很有趣。
晚上,我發(fā)現(xiàn),白的那瓣冒了一點綠牙!紅的那瓣卻沒什麼動靜。原來,種大蒜是需要剝皮的。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就只觀察剝了皮的那瓣大蒜了。
(2)6月3日
第二天,我先給大蒜換水,又給大蒜墊紗布,好讓它固定下來,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知道,種大蒜是我的責任也是必須種的,所以我更愛護大蒜苗了。
大蒜的苗已經(jīng)有半厘米長了,根須也長了出來。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長了“頭發(fā)”,下面長了“胡須”。
這“頭發(fā)”真白,頂尖略有青。這白中帶青,青中帶白的顏色讓人覺得這“頭發(fā)”煞是好看。
這些“胡須”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聞過之后五分鐘之內(nèi)蒜味絕對散不了。
吃完晚飯之后,我覺得蒜味又重了。蒜瓣開始微微變大并且蒜苗又有點綠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這樣想,于是我減了一點水。
(3)6月5日
三天了,我去換水時,發(fā)覺蒜苗竟然沒長!于是我去問媽媽,經(jīng)過一番問答,我知道大蒜苗原來是白色的,長大之后就變綠了。還要經(jīng)常換水。
為了讓大蒜恢復,我照顧得更仔細了,每天兩次換水、加水、減水,還時不時看一下。
蒜苗已經(jīng)有兩厘米長了。令人奇怪的是,蒜苗現(xiàn)在下面白,上面綠。想象力豐富的我覺得,大蒜應該跟爬山虎一樣,為了更好地吸收陽光,制造養(yǎng)分,把能制造養(yǎng)料的“葉綠素”放在苗尖。
“胡須”越來越長,數(shù)量不可計數(shù)。
這苗像“百歲老人”一樣,坐在那里靜靜思考。風來了,“百歲老人”好象想出了辦法,頻頻點頭。
(4)6月6日
大蒜苗已經(jīng)有3。5厘米了。經(jīng)過幾天的生長,它已經(jīng)很高了,苗莖輕而均勻,苗尖青而帶綠。
苗根也有1-2厘米長,它的味道已經(jīng)非常重了。你使勁聞一下,味道的保留時間可能會增加一倍延長到十分鐘左右。
大蒜是這樣長的:上面長的同時下面也長。上面的苗邊長邊吸收陽光,下面的根邊長吸收水分,它們把養(yǎng)料運到中間的莖葉里,又由中間的莖葉用養(yǎng)料讓它們生長。
這種場面我從來沒有看過。我種過豆子,但豆瓣不幾天就掉了。大蒜應該是莖塊植物吧,我想。
大蒜苗分裂得更厲害了。苗的上部除了和中間一層薄薄相連外,完全裂成了條。我想看它到底怎樣,所以什麼也沒問。
(5)6月7日
大蒜差不多有6厘米了?,F(xiàn)在苗尖已超出了杯頂,蒜苗上青綠下青白,好看極了。
蒜苗的中間也開始脹大,只要你在它的附近,就很容易聞到蒜味。
根部更不用說,蒜味重得要命。
所以我觀察的次數(shù)開始減少。但我仍然仔細地注意分裂點,想象力豐富的我又想,蒜苗應該是這樣分枝的。
但還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沒都沒有這么重,現(xiàn)在泡在水里怎么會讓蒜味變得更重了呢?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是大蒜剝了皮、發(fā)了芽、長了根之后,把蒜味釋放出來了吧。
我覺得種大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要有一種責任!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