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nóng)、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江蘇無錫人。倪瓚博學好古,家雄于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閣集》,與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為元季四家。
倪瓚是影響后世最大的元代畫家,他簡約、疏淡的山水畫風是明清大師們追逐的對象,如董其昌、石濤等巨匠均引其為鼻祖,石濤的書法題畫,從精神到體式皆是以倪瓚為法的。倪瓚亦是一個以復(fù)古為旗幟,而追求藝術(shù)個性化的書法家,他與張雨、楊維楨一樣,既屬于這個時代,又不屬于這個時代,這就是藝術(shù)對時代的超越性價值。
畫作有:《江岸望山圖》《竹樹野石圖》《溪山圖》《六君子圖》《水竹居圖》《松林亭子圖》《獅子林圖》卷、《西林禪室圖》《幽寒松圖》《秋林山色圖》《春雨新篁圖》《小山竹樹圖》《容膝齋圖》《修竹圖》《紫蘭山房圖》《梧竹秀石圖》《新雁題詩圖》等。有《水竹居圖》《容膝齋圖》《漁莊秋霽圖》《虞山林壑圖》《幽澗寒松圖》《秋亭嘉樹圖》《怪石叢篁圖》《竹枝圖》《溪山仙館》《霜林湍石》等傳世。
漁莊秋霽圖 紙本水墨 1355年作 縱96厘米 橫4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題識: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此圖余乙未歲戲?qū)懹谕踉破譂O莊,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棄捐,感懷疇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瓚。
《漁莊秋霽圖》是1355年秋,作者寄居在友人王云浦漁莊時的作品。這幅畫描繪風雨之后“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湖邊景色。作者在十八年后(1372年)七十二歲時重見此畫時感懷往昔,補題詩款。裱邊有董其昌行書題簽,又有孫克弘、董其昌、宋旭題跋。
作品充分展現(xiàn)了他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畫卷描繪江南漁村秋景及平遠山水,以其獨特的構(gòu)圖顯露個人特色,即所謂的“三段式”。畫面以上、中、下分為三段,上段為遠景,三五座山巒平緩地展開;中段為中景,不著一筆,以虛為實,權(quán)作渺闊平靜的湖面;下段為近景,坡丘上數(shù)棵高樹,參差錯落,枝葉疏朗,風姿綽約。整幅畫不見飛鳥,不見帆影,也不見人跡,一片空曠孤寂之境。中國畫極為講究筆法。倪瓚在前人所創(chuàng)“披麻皴”的基礎(chǔ)上,再創(chuàng)“折帶皴”,以此表現(xiàn)太湖一帶的山石,如畫遠山坡石,用硬毫側(cè)筆橫擦,濃淡相錯,頗有韻味。其畫中之樹也用枯筆,結(jié)體有力,樹頭枝椏用雀爪之筆型點劃,帶有書法意味。畫的中右方以小楷長題連接上下景物,使全圖渾然一體,達到詩、書、畫的完美結(jié)合。倪瓚平實簡約的構(gòu)圖、剔透松靈的筆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對明以后的文人畫家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秋亭嘉樹圖 紙本墨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七月六日雨,宿云岫翁幽居,文伯賢良以此紙索畫,因?qū)懬锿ぜ螛鋱D并詩以贈。風雨蕭條晚作涼,兩株嘉樹近當窗。結(jié)廬人境無來轍,寓跡醉鄉(xiāng)真樂邦。南渚殘云宿虛牖,西山青影落秋江。臨流染翰摹幽意,忽有沖煙白鶴雙。瓚。
《秋亭嘉樹圖》,為云林晚年所作,用筆略硬而有折楞,顯然含荊、關(guān)遺意。畫樹不一筆寫出,而是用線界勾,再以淡墨皴補。有意到筆不到者,也有筆到意不到者。三株樹的干完全相同,但葉不同,其一以“介”字式撇葉,其二橫點,墨較干而略濃;其三“個”字點。三者都很稀疏,用筆十分隨意。遠山仍以線勾形,略加皴擦,點苔較重,和董、巨的皴法不分內(nèi)外輕重,完全不同。水中勾出幾根長線,又以淡墨略染,似水紋,又似汀渚。整個畫面十分簡淡蕭疏,如洞庭月色,萬籟無聲,毫無熱鬧塵俗之氣,反映了作者純凈清雅、淡泊自守的情懷。畫中沒有霜月,卻有霜月的感覺。吳憲題詩道:“千年霜月積靈氣,結(jié)入倪郎手與心。一掣便歸天上去,人間留影尚森森?!睂Υ水嬚J識至深。
倪瓚作品主要有兩大格式,一是一河兩岸三段式,一是枯木竹石,《秋亭嘉樹圖》屬于前者。對中國山水畫來說,無論在境界上還是在技巧上,這種簡單的美均超過繁復(fù)的美。通過作品確立了新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審美標準,這應(yīng)該是倪瓚對中國畫最大的貢獻。
容膝齋圖 紙本水墨 1372年作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壬子歲(1372)七月五日,云林生寫。
題識:屋角春風多杏花,小齋容膝度年華。金梭躍水池魚戲,彩鳳棲林澗竹斜。斖斖清淡霏玉屑,蕭蕭白發(fā)岸烏紗。而今不二韓康價,市上懸壺未足夸。甲寅(1374)三月四日,檗軒翁復(fù)攜此圖來索謬詩,贈寄仁仲醫(yī)師。且錫山予之故鄉(xiāng)也,容膝齋則仁中燕居之所。他日將歸故鄉(xiāng),登斯齋,持卮酒,展斯圖,為仁中壽,當遂吾志也。云林子識。
倪瓚少小聰明,早年專意讀書,家中清秘閣藏書數(shù)千卷,經(jīng)史子集,佛道經(jīng)典,他都專心閱讀批校,所藏法書名畫,亦悉心臨學。其書法天然古淡,有魏晉人風格。倪瓚隱居于太湖四周的宜興、常州、湖州、松江一帶,常領(lǐng)略這里秀麗清幽的湖光山色,他的畫也多取材于此。
此幅成于洪武壬子(1372年),七十二歲所作,二年后再題,方知此圖乃是寄放在醫(yī)師仁仲之“容膝齋”,以備他日為仁仲祝壽之用。此幀先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又寄贈醫(yī)師仲仁,請云林補詩,容膝齋即仲仁居處,是先有畫而后有題。此圖寫的是江南春景,平遠山水。近處為山石陂陀,林木蕭疏,作為近景與遠景之間的過渡部分則多為大片空白,不著一墨, 是為湖水。圖上側(cè)遠岫遙岑,橫于波際。這種三段式的構(gòu)圖,是倪瓚山水的特征之一。其山水胎息于董源,磯頭兩點,石上橫拖披麻,皴法清逸。其樹法參差變,結(jié)體有骨力,而樹頭枝梢,每多生意。喜多作枯樹,擦以枯筆,墨色濃淡錯綜而滋潤渾厚?!度菹S圖》便是其晚年的精品,作于去世前兩年,筆墨爐火純青。比之17年前畫的《漁莊秋霽圖》,雖章法相似,但用筆更剛勁灑脫,“折帶皴”更顯得老辣純熟,風神飄逸。
寄仁仲容膝齋圖 紙本水墨 1372年作
款識:(1)壬子歲七月五日,云林生寫。(2)屋角春風多杏花,小齋容膝度年華。金梭躍水池魚戲,彩鳳棲林澗竹斜。璺璺清淡霏玉屑,蕭蕭白發(fā)岸烏紗。而今不二韓康價,市上懸壺未足夸。甲寅三月四日,檗軒翁復(fù)攜此圖來索謬詩,贈寄仁仲醫(yī)師,且錫山予之故鄉(xiāng)也,容膝齋則仁中燕居之所,他日將歸故鄉(xiāng),登斯齋持卮酒展斯圖為仁中壽,當遂吾志也。云林子識。鈐?。涸啤⒘?/p>
邊跋:
1.邵寶(1460-1527)題:此非容膝齋圖也,圖而寄諸容膝齋者也。齋以詩畫重,詩盡以人重,后之人以前人重,失而戚然,得而欣然,固其情哉。二泉山人邵寶為復(fù)軒翁書于容春堂,甲戌(1514)十月八日。
2.此云林晚年之作,時經(jīng)喪亂,流寓異縣,所云蕭間清閟者,俱已不可問。昆山陳文度詩所謂“落花愁殺未歸人,亂后思家夢更頻??v有溪頭茆屋在,也應(yīng)芳草閉深春”是也。觀公題語,歸與之志凄然。厥后返無錫終,親家陳氏所名士暮年牢落,良可悲已。此幅久藏毗陵唐氏,后歸侍御許青嶼。王石谷每往借觀,瞠目叫絕,臨摹數(shù)本。余丙申夏就醫(yī)??ぃ瑥囊拵熘幸灰?,不惜重價贖命重加裝潢,愈覺神彩煥發(fā)。云林生平靳固,其詩畫所作極少,今世所傳者,百無一真。若此筆精墨妙、傳之有緒,誠希世之物也,可不寶諸。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六月既望,溧陽史普書于紅泉書屋。
3.云林倪公之畫,近世罕有,士大夫得其片紙,寶之不啻拱璧。間有贗本摸擬,仿佛似公之題識者,亦□傳寶而況其手跡乎?此圖乃洪武壬子歲公于旅寓中為檗軒翁作,以贈潘君仁仲者也。仁仲吾鄉(xiāng)前輩,以儒□名,而其所交皆一時知名之士。云林之畫,既不可得,而其詩在當時于歐虞相埒,今觀其題識,蓋百四十三年矣。正統(tǒng)間,潘氏失之,其子孫求之不得,則往傳誦。圖上之清,以相追念,如是者,余六十年,正德庚午,仁仲五世孫繼善一日于邵氏仁深堂詠及是詩,有華君宗玉者,二泉亞卿之館甥也,躍然問吾嘗于典庫中見此,亟遣人檢而歸之繼善,繼善酬之以直,弗受。噫!天下之物,有顯有晦,固非人力之所能為者,而其得失之故,每因乎人。如是圖者,方其得也,不意其失也,及其失也,不虞其得,復(fù)得也。使非子孫之賢不忘先世之遺,則雖鐘鼎玉石亦有流落泯沒,而況于一紙乎。善繼年七十一,其兄繼賢九帙有一,叔弟繼芳年亦七十,而其所謂容膝齋者,固然無恙也。晚得此圖,白首婆娑,相與珍玩,見檗軒諸老于容膝齋中焉。其為喜慰,何以加諸官出示予靖識其歲月,予故書之以示其后人,尚慎守之哉。甲戌仲秋廿日,亞中大夫福建都轉(zhuǎn)運鹽史致仕張愷書于東洛草堂。
秋林野興 紙本水墨 1339年作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秋林野興》圖是倪瓚現(xiàn)存最早的作品,大概是倪瓚三十九歲時所畫。那時的他,過著讀書、作畫與文人道士相往來的悠閑生活,所以可推斷,此畫的內(nèi)容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此畫近處緩坡錯落,皴法雋爽;坡上有樹叢,且遠近有別,點葉也富于變化。樹下有一茅亭,造型簡潔、古樸。亭內(nèi)有一高土臨河而坐,一派肅穆沉靜之態(tài),另有一童子侍于其后側(cè),形象謙卑。隔河的遠山,以淡墨畫就,虛靈而空瀠,與對岸的緩坡既有對比又有呼應(yīng)。
此畫的筆法表現(xiàn)多見李成、郭熙、董源、巨然諸家之法。該畫所描繪的大概是倪瓚在自家園林“清閟閣”幽居讀書的情景,抑或是抒發(fā)了他寧靜安閑的心緒。這和他后來在畫中去掉人物,只畫空亭,或連亭子也不要,僅存蕭瑟的山水的表現(xiàn),有著截然不同。可見畫家風格的變化,與其生活的變遷、時代的動蕩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還讓我們看到,畫家初期雖杜絕功名仕途,但仍對人世有一種溫和的觀照之心境,這與后來他對世事的絕望、郁抑悲涼的心境有很大的不同。倪瓚的畫上往往題寫很多詩文。其書法工致娟秀,與枯淡蕭散的畫格迥然異趣。這幅畫上也有大段倪瓚的題文,可見其書法之風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