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攻龜茲之戰(zhàn):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兵攻滅西域反唐政權(quán)龜茲(今新疆庫車)的戰(zhàn)爭。
唐朝建立后,龜茲王蘇伐疊遣使朝唐。貞觀四年(630年)又遣使獻馬。太宗賜其以璽書,撫慰甚厚。后龜茲臣屬于西突厥,并在唐軍攻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時,派兵增援焉耆,從此不再朝貢。二十一年十二月,蘇伐疊死,其弟訶黎布失畢立,繼續(xù)有失臣禮,進犯鄰國。 太宗為打通西域商路,決定發(fā)兵攻滅龜茲。遂于二十六日詔使持節(jié)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右驍衛(wèi)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率領(lǐng)唐軍,并發(fā)鐵勒13州、突厥、吐蕃、吐谷渾等10余萬(一說10萬)騎,向西進攻龜茲。
貞觀二十二年十月,阿史那社爾率軍首先擊敗西突厥處月、處密二部,消除進軍龜茲的側(cè)后威脅。接著,自焉耆以西,分兵5道,出其不意地向龜茲北境進兵。焉耆王薛婆阿那支棄城奔龜茲,保其東境。阿史那社爾派兵追擊,將其捕獲斬首,另立其堂弟先那準為焉耆國王。龜茲大為震動,守將多棄城逃走。 唐軍進至離龜茲都城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北)300里的磧口(似為今新疆輪臺地區(qū)),阿史那社爾命伊州刺史韓威率千余騎(一說千騎)為前鋒,右驍衛(wèi)將軍曹繼叔率部繼后,行至多褐城(似為今新疆輪臺西),龜茲王訶黎布失畢、丞相那利、大將羯獵顛聚眾5萬抗拒。剛接戰(zhàn),韓威即引兵佯退,龜茲以全部兵力追擊,行30里后,韓威與曹繼叔兩軍會合,乘龜茲軍懼而將退之機,進行反擊,大敗龜茲軍。繼而乘勝追擊80里,訶黎布失畢率余部退保都城。
貞觀二十二年十二月,阿史那社爾率軍進逼龜茲都城,訶黎布失畢輕騎西逃,遂克其城。隨后,阿史那社爾以郭孝恪、曹繼叔、韓威各部留守該城,自率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等精騎追擊訶黎布失畢,行軍600里,訶黎布失畢慌忙退保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阿史那社爾揮軍攻城40天,至閏十二月初一,攻克該城。訶黎布失畢、羯獵顛被俘。那利只身逃走,然后暗中引西突厥之眾和本國兵萬余人,回襲郭孝恪部。時郭孝恪在城外扎營,不聽龜茲人好言預(yù)告,疏于戒備,待那利部突然逼近,即率所部千余人入城。但那利部眾已登城,與城內(nèi)降者相配合,共擊郭孝恪部,矢刃如雨,郭孝恪不能擋;復(fù)將出城,結(jié)果戰(zhàn)死于西門。于是城中大亂。此時,唐倉部郎中崔義超為守衛(wèi)軍需物資,臨時召募200人,與那利部激戰(zhàn)于城中。曹繼叔、韓威各率所部迅即從城西北隅進擊那利部,經(jīng)一夜激戰(zhàn),將其擊退,斬首3000(一說3000余)級,那利逃走,城中復(fù)定。
十多天后,那利又率天山北龜茲兵萬余,進攻都城,曹繼叔率部迎擊,大敗那利,斬首8000級。那利單騎逃走,后為龜茲人抓獲,送至唐軍。 此戰(zhàn),唐軍先后攻破龜茲大城5座,又派左衛(wèi)郎將權(quán)祗甫等到各城曉以禍福,使各城相繼請降,計得小城700余個,俘獲男女數(shù)萬人。阿史那社爾向龜茲人宣示唐朝伐罪之意,另立龜茲王弟葉護為王,龜茲人大喜。
點評:唐軍攻滅龜茲,使西域大為震動,西突厥、于闐、安國等爭送駝馬和軍糧。至此,唐朝已控制西達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地區(qū),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南路交通要道。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