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對于沒有結(jié)婚沒有后代的男人一般不會稱作「光棍」,有兒有女的人也不會被稱為「光棍兒」。 中國歷來重視子孫的繁衍,有用枝繁葉茂來比喻子孫眾多之說。父母為樹榦,兒女為枝葉。故「光棍」,沒有枝葉(子孫)的意思。又因為沒有老婆所以就沒有枝葉(子孫)。這樣,「光棍」指沒有老婆的人也就可以理解了?!腹夤鳌故菦]有皮的棍子,不是沒有樹皮的「樹榦」,因為「光棍」是有父母的。父母是樹榦,兒子不能是樹榦,只能是樹上長的樹枝。 《俗語考塬》說得更明白:「今俗亦以無妻之獨夫,謂為光棍漢?!篂楹螣o妻之男稱「光棍」?有人解釋說:「『棍者』,男根也。故俗稱無妻之男為『光棍』?!?/p>
古代對于光棍的解讀就很有意思
古代民間稱地痞無賴一類人物為「光棍」,至遲在元代就已流行。如《元曲選·殺狗勸夫》「楔子」中有:「卻信著這兩個光棍,搬壞了俺一家兒也?!姑髑鍍纱?,「光棍」之稱頗為盛行,成為官方對流氓的通稱,明代史籍中又稱作「打光棍游食之徒」,或稱「打光棍之徒」與「打光棍浪子」,簡稱「打光棍」。
《大清律》中,則有「光棍例」處置流氓罪。所謂「光棍」者,《皇明條法事類纂》記載說,是一些「兇惡之徒,叁五成群」,或「趁倉場收放偷盜摟扒」,或「斗毆殺人命,將尸扛抬圖賴者」。清人編《俗語考塬·光棍》釋曰:「俗謂無賴匪徒以敲詐為事者為光棍?!骨宕读砍烧Z註解·刑部成語》也說,「光棍」就是「詐騙之匪也」。
「光棍」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窮,此輩家無恆產(chǎn),身無長技,「窮如一根棍」;
二是無正當(dāng)職業(yè),「專事游盪」,屬好吃懶做的游惰之輩;
叁是兇狠無賴,靠著欺詐等手段強索人錢財為生。
光棍還有許多別稱。如湖南人習(xí)稱彼輩為「痞棍」,上海人則名之「地棍」,福建有「闖棍」、「喇棍」,小地方的二流子叫「土棍」,游手好閒到處流竄做惡者被稱為「游棍」或「流棍」,專獵女色的無賴則叫「游花光棍」,扎把結(jié)伙的光棍叫「把棍」,「光」「赤」同義或曰「赤棍」,等等?!腹夤鳌挂辉~還有一層廣為人知的含義:單身漢。此義明人即已使用。如《孤本元明雜劇》中明馮惟敏的《僧尼共犯》有云:「佛公佛母,輩輩相傳,生長佛子,哄俺弟子,都做光棍。」
從「光棍」一詞的發(fā)展史或流行史觀之,「光棍」之稱從來就不是什么好名頭,而是飽含著主流社會對此等「另類」人物或社會「邊緣性」人物的蔑視和鄙夷。然而,耐人尋味的是,迄至晚清民國時期,號稱勢力「遍天下」的幫會中人竟然堂而皇之地以「光棍」自稱。
如洪幫的成員分為叁等,號稱「叁等光棍」。其頭等光棍叫清水光棍,都是在社會上有一定學(xué)識、聲望、地位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在社會轉(zhuǎn)型和社會動蕩的大背景下,「光棍」的內(nèi)涵已發(fā)生變化:一些「在社會上有一定學(xué)識、聲望、地位的人」,有錢的「地主老財」們,也基于某種目的(或借勢,或避害,或自保)加入幫會,成為「光棍」。尤其是「捐班光棍」之稱頗有意思。歷來有官銜、學(xué)銜之捐,世之所趨也,而這時當(dāng)「光棍」竟也要捐,真箇是時移勢易,世道大變,此一時,彼一時也。
詞語流變反映著社會的變遷,當(dāng)屬確論。有人認為,幫會自名光棍之緣由,「以一貧如洗只有手中之棍,故謂之光棍,意指赤貧窮漢多加入幫會」。筆者則以為,幫會中人特意以「光棍」這樣一個世人鄙夷、流氓味十足的稱唿自許,強烈地映現(xiàn)出近代幫會成員與社會抗衡的非制度性心理。由逆反心理出發(fā),在幫會內(nèi)部的語言通訊系統(tǒng)中,「光棍」之稱被賦予了與社會評價截然兩途的全新的涵義。
《漢留全史》解說:「一塵不染謂之光,直而不曲謂之棍。光者明也,棍者直也,即光明正直之謂也。試觀世界上無論何種棍式,誰非直者,若稍有灣(彎)曲,不稱之拐,便稱之杖,安得謂之棍哉!以棍定名,更曰光,非正直光明者不可?!箮蜁腥岁J蕩江湖,接觸同道,還有所謂「耍光棍」言語,即用幫會中的通用俗語交談,其中亦充斥著對「光棍」的自詡。如「十年考到狀元,十年考不到光棍」、「光棍不說無理話」、「光棍爭氣不爭財」、「光棍結(jié)仁結(jié)義,不結(jié)冤結(jié)仇」、「光棍只打九九,不打加一」、「光棍點到為止」、「光棍肚裡一把尺」、「寧與光棍打架,不與捻子說話」等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