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真实露脸一区二区三区_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电影_国产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正在加載中...

首頁 風云人物 清初投降的那些明朝大將,結(jié)局分別如何?

清初投降的那些明朝大將,結(jié)局分別如何?

清朝對投降過來的漢人開始給的籌碼相當高的,一共封了5位王爵,4位公爵,9位侯爵,伯爵以下忽略不計。

然而這些人的后代卻被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個團體,有的自己可以善終,爵位可以世襲,甚至一直襲到了清朝滅亡;有的則被奪爵,自己身死族滅。

其中固然有諸如造反之類的自尋死路,但是如果詳細分析一下他們投降的時間和最初獲封的爵位的話,還是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端倪的。

本文就系統(tǒng)的分析一下清初投降的漢人封爵情況,以五王四公九侯為例,詳細介紹一下他們的守封情況以及爵位的傳承,并揭示清朝為什么會對上述人等區(qū)別對待的原因,以及有一個爵位的“奪爵”引發(fā)的叛亂。

五王四公九侯爵的后人

其中“是否世襲”是指這個爵位最開始授予的時候,是不是允許世襲的,并不是實際上的“是否世襲”的情況。

先說一下五王中的前四王,也是最被世人熟知的清初四藩王。

孔有德,原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后,于崇禎四年(1631年)發(fā)動登州兵變。崇禎六年(1633年)投降清廷,并帶走大量火炮和技術(shù)人員。崇禎九年(1636年)封恭順王。順治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鎮(zhèn)守廣西。順治九年(1652年)被南明李定國圍困桂林,兵敗自殺。他有個女兒,叫孔四貞,是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死后被葬在北京西郊,后來那里被稱為公主墳。

耿仲明,原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后為登州參將。崇禎五年(1632年)為孔有德內(nèi)應,攻陷登州。崇禎六年(1633年)投降清廷。崇禎九年(1636年)封懷順王。順治六年(1649年)改封靖南王,不久因為私藏逃難漢人,心里害怕被追究,自殺。順治八年(1651年)其子耿繼茂襲王位,鎮(zhèn)守福建,多次擊敗鄭成功??滴跏?1671年)耿繼茂病死,其子耿精忠襲王位,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響應吳三桂的叛變,向鄭經(jīng)(鄭成功的兒子)示好。鄭經(jīng)只看福建,猛攻耿精忠??滴跏迥?1676年)耿精忠投降清朝,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被凌遲處死。

尚可喜,原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后,崇禎四年(1631年)皮島發(fā)生兵變,新任東江鎮(zhèn)總兵黃龍被部下拘禁,副將沈世奎是兵變主謀,想自己當總兵,尚可喜率部平定了叛亂。兩年后孔有德投降清廷,黃龍命尚可喜截殺孔有德,尚可喜殺死活捉孔有德部隊及家屬四五千人。孔有德投降后,帶領(lǐng)清廷軍攻占旅順,在這場戰(zhàn)役中,尚可喜家眷被殺,總兵黃龍戰(zhàn)死,沈世奎接任,因與尚可喜有舊仇,準備誆騙其到皮島后殺死。尚可喜察覺有異,不得已于同年投降清廷,崇禎九年(1636年)封智順王,與孔有德、耿仲明并稱“三順王”。順治六年(1649年)尚可喜改封平南王,擊敗李成棟,隨后一年攻克廣州,屠殺八萬余人,后鎮(zhèn)守廣東??滴跏?1673年)尚可喜請求告老還鄉(xiāng),康熙同意撤藩,引發(fā)“三藩之亂”,隨后留尚可喜在廣州平叛??滴跏哪?1675年)晉封平南親王??滴跏迥?1676年),其子尚之信軟禁尚可喜,奪取兵權(quán),準備響應吳三桂,尚可喜欲自盡,被救下,同年年底死去??滴跏迥?1676年)尚之信參與三藩之亂,隨即又投降清朝,康熙十七年(1678年)持觀望態(tài)度,對清廷和吳三桂的調(diào)遣均不應命,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下旨押解到京,隨即賜死。

吳三桂,原山海關(guān)總兵。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進京后投降清廷,封平西王,隨后在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中大敗李自成,順治六年(1649年),吳三桂鎮(zhèn)守云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歷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于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滴跏?1673年),三藩之亂。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tǒng)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fā)布檄文,起兵反清??滴跏吣?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其孫吳世璠即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攻克昆明,吳世璠自盡。

孫可望先放一放,下面說說幾位國公。

首先是大漢奸黃梧。黃梧,原是鄭成功部將。順治十二年(1655年),黃梧駐守揭陽。次年(1656年),尚可喜攻陷揭陽,黃梧戰(zhàn)敗,鄭成功命黃梧戴罪立功守衛(wèi)海澄。黃梧知道鄭成功治軍極嚴,害怕自己再犯錯誤導致性命難保,于是就投降了清廷。

海澄是鄭成功花多年時間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建造的堡壘,里面存有糧草兵械無數(shù)。黃梧的投降,讓清廷獲得了巨大的戰(zhàn)略物資,更使得廈門失去了拱衛(wèi)它的重要據(jù)點。同年順治皇帝封黃梧為“海澄公”,實際上這個爵位是準備給鄭成功的,鄭成功堅決不投降,這才給了黃梧。

黃梧是清初漢人爵位里僅次于五王的,而且清廷對他非常優(yōu)待。康熙初年他獻“遷海令”,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皇帝下旨升黃梧為一等公,許世襲12次。三藩之亂時黃梧病重,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死于漳州,其子黃芳度在第二年死于耿精忠之手,黃梧也被開棺戮尸。黃芳度在三藩之亂結(jié)束后被追封忠勇郡王。黃梧的爵位一直由他家族的后代襲,一直襲到清朝滅亡之后,末代海澄公叫黃懋澄,這才襲了9次,后來是袁世凱實在看不過去了,把他的爵位給免了。

白文選,原張獻忠部將,孫可望叛亂時,白文選與李定國一起擊退孫可望,被南明封為鞏昌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永歷皇帝逃入緬甸后,白文選多次與緬甸交涉,希望要回皇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吳三桂兵至邊境,白文選無奈下投降清廷??滴踉?1662年)被封三等承恩公。康熙十三年(1674年)白文選病逝,他的兒子白繪被降級襲爵,封三等輕精奇尼哈番,即為子爵。白繪的后代則沒有再襲爵,成為老百姓了。

沈志祥,東江鎮(zhèn)沈世魁的侄子。崇禎十年(1637年)沈世魁被殺,沈志祥逃至石城島,想拿到沈世魁的印信自領(lǐng)東江鎮(zhèn)總兵,監(jiān)軍不給,沈志祥就進攻監(jiān)軍,被明登州援軍陳洪范擊敗,隨后投降清廷。封世襲罔替續(xù)順公。隨后沈志祥率部參加松錦之戰(zhàn),入關(guān)后追擊李自成,之后隨孔有德南下湖廣,最終死在軍中。他的爵位一直由其家族的后人襲,延續(xù)到清朝滅亡。

鄭克塽,鄭成功的孫子,鄭經(jīng)的兒子??滴醵?1683年)施瑯攻占臺灣,鄭克塽投降,被封海澄公。投降后的鄭克塽被軟禁在北京朝陽門內(nèi)的一處住宅里,是他的曾祖父鄭芝龍被軟禁的地方。他的爵位只是個空頭爵,沒有俸祿,全家靠三弟鄭克壆(xué)的佐領(lǐng)的俸祿過活。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鄭克塽病逝,終年37歲。死后爵位被收回,他的三個兒子鄭安福、鄭安祿、鄭安康已變成普通百姓。

下面是侯爵。

張勇,原明朝副將,順治二年(1645年)投降清廷,為“河西四漢將”之首。順治十年(1653年)獲封三等阿達哈哈番(三等輕車都尉),這個爵位就是后來清廷表彰洪承疇的“開清第一功”所賜給洪的,這是后話了,暫且不表。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康熙皇帝連忙晉封張勇為一等靖逆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張勇病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皇帝晉一等靖逆侯為世襲罔替,張勇的后代一直襲爵到清末。

馬得功,原明朝總兵,順治二年(1645年)與總兵田雄一起擒拿弘光皇帝,投降清廷,初封三等侯,世襲罔替??滴醵?1663年)進攻廈門時死亡,康熙皇帝下令追晉一等侯,由其子馬三奇襲爵。乾隆十四年(1749年),朝廷確定各侯的封號,馬得功為一等順勤侯。馬得功的后人一直襲爵直到清朝末年。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中期以后馬家的后人不復漢姓。

田雄,原明朝總兵,順治二年(1645年)與總兵馬得功一起擒拿弘光皇帝,投降清廷,初封世襲罔替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順治十八年(1661年)晉封二等侯,康熙二年(1663年)死,乾隆十四年(1749年)確定為二等順義侯。田雄的后人一直襲爵到清末,與馬得功一樣,田家不復漢姓,具體時間是在乾隆末年和嘉慶初年之間。

施瑯,原鄭芝龍的部將,順治三年(1646年)鄭芝龍投降清廷,施瑯隨著投降,不久即叛,回歸鄭成功部。施瑯為人跋扈,桀驁不馴,與鄭成功部將曾德有仇。順治八年(1651年)施瑯將其私自殺死,鄭成功大怒,抓捕了施瑯德弟弟施顯,施瑯于是又投降清廷,鄭成功斬殺施瑯的父親施大宣、弟弟施縣,施瑯與鄭成功決裂,死心塌地的以剿滅鄭氏為目標。

清廷對這個二五仔并沒有太多看重,施瑯在北京任職期間他的老婆都要做女紅貼補家用。施瑯對鄭氏恨之入骨,一直希望出兵,但清廷對這個建議并沒有太過熱衷,施瑯被冷藏了十多年。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下令出兵進攻鄭氏,第二年鄭克塽投降,施瑯因為平臺有功,封三等靖海侯世襲罔替。其后人一直有人襲爵直到清末。

這個人物爭議頗大,因為兩岸政治形態(tài)的不同,對施瑯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這里就不深入展開了。施瑯的二兒子施世綸,民間小說《施公案》的主人公。

鄭芝龍,歷史上著名的才大志疏的典范,明朝末年著名的海盜,鄭成功的父親,精通漢語、閩南語、日語、西班牙語、荷蘭語,在天啟七年(1627年)手下有戰(zhàn)船700余艘,崇禎六年(1633年)擊敗荷蘭人,獨占南洋,崇禎十二年(1639年)壟斷日本、大明、臺灣、印尼的貿(mào)易航線,荷蘭人不得不與鄭芝龍和談,荷蘭往來日本的貨物,必須交由鄭芝龍轉(zhuǎn)運到臺灣,崇禎十四年(1641年)一年中明朝往來日本貿(mào)易的海船,鄭家占了22.68%。鄭芝龍是名副其實的東方海洋霸主,他的勢力范圍北到日本,南抵爪哇,西起馬來西亞,東達蘇門答臘,在這片海域行駛的船只,無論是商船、戰(zhàn)船、漁船,也無論是明朝的、荷蘭的、土著人的,必須要掛鄭芝龍的龍旗。歷史記載鄭芝龍在福州的宅邸后面有一條人工運河直通大海,一條海船常年停在宅邸的后院。

這樣一個人,跺跺腳荷蘭人都不敢放屁的厲害角色,在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逼近福建時,居然就投降了。

洪承疇招降鄭芝龍時給的價碼是王爵,鄭成功苦勸鄭芝龍,鄭芝龍執(zhí)意北上,鄭成功選擇與父親、叔叔、兄弟決裂,獨自抗清。鄭芝龍到北京后迅速被軟禁,僅封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順治十年(1653年)晉同安侯,命他招降鄭成功。順治十八年(1661年),黃梧獻“遷海令”,其中有兩條是掘鄭家祖墳,斬鄭芝龍。清廷于是在同年將鄭芝龍連同其在北京的親族一同斬首,終年57歲。同安侯爵位被收回。

順便多說一句,監(jiān)斬鄭芝龍的就是在《康熙王朝》中特別正面形象的,拿著伍次友的卷子高聲朗誦的蘇克薩哈。

再多說一句,鄭家對福建是有基因里的認同感的。三藩之亂時,耿精忠呼吁鄭經(jīng)一同起兵,鄭經(jīng)倒是起兵了,不過只打耿精忠,你占著我的福建,還有什么好說的。

吳惟華,先祖蒙古人,永樂年間歸順大明,朱棣賜姓“吳”,封“恭順伯”,至崇禎末年為其哥哥吳惟英襲爵,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去世,次年多爾袞進京,吳惟華拜迎馬首,主動歸降,自薦去招撫山西、陜西各地。順治二年(1645年)被封恭順侯,順治八年(1651年)因貪污被奪爵,發(fā)配寧古塔,康熙元年(1662年)回京,康熙七年(1668年)死。

譚弘、譚詣,明末重慶地主武裝,后投降南明,是方安國的部將,與譚文同稱“三譚”。順治十六年(1659年),天子棄國退入緬甸,李定國在云南邊境對抗吳三桂,川東的督師文安之聯(lián)絡(luò)夔東十三家,準備進攻重慶,緩解李定國的壓力。譚弘、譚詣秘密投降清廷,殺死譚文,文安之的攻略功虧一簣,戰(zhàn)敗后郁郁死于軍中,南明最后的反撲被剿滅。譚弘被封“慕義侯”、譚詣被封“向化侯”。

譚弘、譚詣日后參與三藩之亂,被奪爵。歷史上記載譚弘死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的兒子譚天密投降,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被處死,譚詣沒有記載,推測和譚弘一起叛變,死于亂軍之中。

林興珠,原鄭成功麾下的地主武裝,順治十四年(1657年)投降清廷,參與鎮(zhèn)壓三藩之亂??滴跏吣?1678年)封建義侯??滴醵哪?1685年)參與雅克薩之戰(zhàn),他手下有一支藤牌兵,和《三國演義》中的藤甲兵類似。

林興珠卒年不詳,如今在福建永春有他的祠堂。但是很奇怪的是他的爵位不能世襲,由此推測他受封爵位時是三藩之亂之后了,那時清廷對爵位不再像開國之初那樣輕予輕授,即使后來林興珠參與了雅克薩之戰(zhàn),也沒有再被晉封,猜測歷史上真實的雅克薩之戰(zhàn)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是一場戰(zhàn)果輝煌的勝利。

為什么清朝對投降的漢人會區(qū)別對待?

清廷對早期投降的人開價非常高。對孔有德能直接封異姓王,就連吳惟華這么一個什么都不是的人在1644年因為搶先下跪也能封侯爵。沈志祥是一個非常正面的例子,投降的很早,開價不高,自己能夾起尾巴做人,雖然在皮島已經(jīng)被打的沒兵沒將了,但還是世襲到清末。到1657年之后則規(guī)范了起來,不光封爵慎重的多,給予世襲罔替的也少了,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林興珠,既不是二五仔又不是漢奸,爵位居然比不上馬得功和田雄這兩個小人,真是讓人唏噓。

或者因為投降而改變力量對比的人,也都能給出高價。對比黃梧和譚弘、譚詣,都是在清廷面臨危機時憑一己之力改變局勢力量對比的。黃梧在五王死后是漢人爵位第一人,譚弘、譚詣、和黃一樣都是小人、漢奸,卻因投降的太晚,黃花菜都涼了,只能是個侯,至于最后再次叛變,那就是自己有所追求,愿賭服輸吧。

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關(guān)鍵的年份就是1657年,這一年是永歷十一年,順治十四年,這一年孫可望投降。

孫可望的投降嚴重改變了清廷和南明的勢力對比。在李定國“兩蹶名王”之后,南明迎來了一個反攻的高潮,現(xiàn)有史料說明,當時順治皇帝都想割讓西南七省與南明講和。在這種情況下,孫可望的投降讓南明的防線土崩瓦解,從此以后南明再也沒有反攻的力量,國土面積一步步的被蠶食,甚至皇帝朱由榔在1659年退入緬甸,天子棄國,等同于亡國了。

在1657年孫可望投降之后,清廷再也不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突然暴富的賭徒,再也沒有那種“花贏來的錢不心疼”的感覺了,開始認真的正式的治理國家,無論是自己帶來的、還是牌桌上迎來的,放在自己兜里的就都是自己的錢了。

按《清史稿》記載: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廷定公、侯、伯以次封爵表。一等公襲二十六次,一等侯兼一云騎尉襲二十三次,一等伯兼一云騎尉十九次,一等男兼一云騎尉十一次,自公至男,一、二、三等依次遞降。乾隆十四年(1749年),追錫侯、伯嘉名。如奉義侯、敦惠伯類。自是垂為永制。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世襲七品官為恩騎尉,是為九等。

由孫可望的”奪爵“引發(fā)的后世影響

孫可望,原張獻忠部將,張獻忠死后,與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一起掌控張獻忠余部,內(nèi)政能力極強。順治十一年(1654年)謀求秦王王位不得,于順治十四年(1657年)投降清廷,被封義王,是清初漢人五王的最后一位。

但清廷用其兵而不用其人,很快孫可望就處于被閑置的位置。他在次年(1658年)二月封王,到了八月,就有人彈劾他利用公家的驛站接送自己是個兵丁的弟弟,順治十六年(1659年)又因放債被訓斥,順治十七年(1660年)孫可望被迫上疏放棄王爵,被順治皇帝否決,同年在游獵中被滿族貴族射死。孫死后,爵位由其子孫征淇、孫征淳分別襲,康熙七年(1667年)義王的俸祿由五千兩減為三千兩,到了康熙十一年(1671年),孫征淳死,其弟孫征濠請求襲爵,康熙皇帝以“投誠官員無世襲罔替之例”為由降為“慕義公”,孫征濠死后,其子孫宏相再降為“一等輕車都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下旨“孫可望子孫所有世職,嗣后不必承襲?!敝链艘严г跉v史長河里。

“義王”孫可望的結(jié)局

后來在清廷招降鄭經(jīng)時,鄭經(jīng)曾以孫可望的下場為例子對清廷的招降進行嘲諷:

貴朝寬仁無比,遠者不問,以所聞見之事如方國安、孫可望,豈非竭誠貴朝者,今皆安在?往事可鑒,足為寒心。

在康熙十一年(1671年)康熙皇帝下旨說“投誠官員無世襲罔替之例”時,等于是明著告訴吳三桂他們,你們交了兵權(quán),不光王位沒有了,以后子孫連爵位都沒了。吳三桂腦子有水才會不造反。

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三藩之亂”,有孫可望的珠玉在前,無論康熙皇帝怎么下手,只要他有“削藩”的意思,那么吳三桂必然會反的。

最后再說說清廷對自己比窮光蛋還窮的時候投降過來的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比如范文程、李永芳、李國翰,他們?nèi)齻€,范文程就是個秀才,連舉人都不是,還不如范進呢,李永芳是明朝投降第一人,而李國翰的爸爸就是個做小買賣的投機倒把分子,他們?nèi)齻€,其實都不覺得自己是漢人了,李永芳的玄孫李侍堯,乾隆時被任命為滿洲副都統(tǒng),吏部說不合祖制,乾隆皇帝說,李永芳的玄孫,能是漢人嗎?

總結(jié)一下,如果想投降清廷,越早投降越好,投降的越早,自身需要付出的越少,自己獲得爵位越高。最晚不要晚于1657年,自己有兵而且可以改變力量對比的,投降后可以要求封國公,異姓王就別想了,如果自問沒有那么大本事,那就最高要侯爵。這樣你的爵位世襲罔替,給子孫掙下了一份“與國同休”的鐵桿莊稼。

本文由網(wǎng)絡(luò)整理 ?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打飛機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下一篇
從一個小兵到安史之亂,安祿山到底是怎么上位的?
發(fā)表評論
驗證碼
選擇表情
頁面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