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的上位之路可謂歷盡波折,后世傳言他是通過殺死隋文帝來繼承皇位的,這與后世對他的妖魔化有著因果關系,那么他真的是這樣一位道德淪喪的皇帝嗎?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無疑是楊廣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年份。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楊堅崩逝于仁壽宮的大寶殿,終年六十四歲。大隋帝國的最高權杖終于如愿以償?shù)芈涞搅藯顝V手上。這一年楊廣三十六歲。十幾年的刻苦修行終于為他換來了人世間最輝煌的報償。
然而,關于隋文帝之死,其時的長安坊間以及后世的諸多史籍卻有很多對楊廣不利的傳聞和記載。這些傳聞和記載把楊堅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無非是向人們暗示:隋文帝并非壽終正寢,而是死于一場政治陰謀。或者說——是死于一場不為外人所知的宮廷政變。而楊廣正是這場政變的主謀。
真相到底如何?讓我們來看看歷代官修正史對于楊堅之死是怎樣記載的:正月二十七日,楊堅抵達仁壽宮。正月二十八日,楊堅下詔,將朝廷的財政、賞賜之權以及一切大小事務全部交給太子楊廣。四月,楊堅開始感覺身體不適;六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七月初十,楊堅病勢突然轉(zhuǎn)沉,緊急召見文武百官。彌留中的楊堅躺在病榻上,用盡最后的力氣和他的大臣們一一握手話別。場面無比傷感,君臣皆唏噓不已。七月十三日,楊堅死亡。
上面這些文字見于《隋書·高祖紀》和《資治通鑒·隋紀》。如果史書的記載到此為止,那么我們完全可以認定:隋文帝楊堅死得極為從容和安詳。對于把江山交給太子楊廣,老皇帝不但沒有后悔,而且是帶著放心滿意的心情撒手西歸的。我們甚至可以想象他臨終前肯定跟百官們說了許多“盡心盡力輔佐太子、不要辜負朕之所托”之類的話。
對此,《隋書·何稠傳》中記載的兩個細節(jié)可資佐證:差不多在楊堅與百官話別的那一天前后,他又召見了自己晚年親信的大臣何稠,命他負責自己身后的殯葬事宜;隨后又召見太子,用手摩挲著楊廣的脖子,說:“何稠此人做事很用心,我已經(jīng)把后事托付給了他,行事應當和他商量。”(上因攬?zhí)宇i謂曰:“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動靜當共平章?!?
托付后事”的細節(jié)充分表明臨終前的楊堅不但頭腦清醒,而且心境平和;“攬?zhí)宇i”的細節(jié)則更加有力地證明:楊堅的愛子之情仍然不減于往日;換句話說,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對這個帝國的接班人充滿了信心和期望。然而,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上述文字只不過是楊堅之死的故事梗概和版本之一。《隋書》的主編魏徵及作者顏師古、孔潁達等人又在《隋書?楊素傳》和《隋書?后妃列傳》中給出了另一個非常詳細而且充滿了暗示意味的版本。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隋紀》基本上原封不動地采納了這個版本。
于是,一個繪聲繪色、極富香艷色彩也極富陰謀色彩的故事就此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首先在這個故事中閃亮登場的是一個女人——一個據(jù)說是天生聰慧、美麗絕倫的女人。這個女人本是陳朝的一位公主、陳宣帝的女兒,陳朝滅后被納入隋朝后宮,漸獲楊堅寵幸。獨孤皇后死后,陳氏“進位為貴人,專房擅寵,主斷內(nèi)事,六宮莫與為比。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