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媽媽問我:“孩子兩三歲了,明明是我?guī)У亩啵裁炊际俏以诠?,可是他就偏偏跟爸爸最親,我心里都有些嫉妒了,這可怎么辦?”
孩子為什么大多不喜歡媽媽?
其實這個事情非常普遍。家庭教育中,一般媽媽都會扮演兩種角色:
養(yǎng)育者: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要跟他玩、照顧他。
管教者:負責跟孩子講規(guī)則,告訴他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還要出面對孩子進行管教。
所以,媽媽因為扮演的角色多,在孩子眼中通常就沒有只陪他玩的人來得親近。而這個人可能是爸爸,可能是長輩,甚至可能是一個鄰居。
我們當然會覺得嫉妒,還會覺得有些不平衡,但其實是很好的一個和孩子溝通的機會。
孩子不跟你親,你只需要把你的感受講出來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不喜歡你,只喜歡爸爸,你只需要對孩子把你的感受講出來就行。
你可以這樣說:“寶貝,你看你和爸爸在晚飯之后玩得好開心,我心里都覺得酸酸的,都有些吃醋了。平常跟你一起玩,都沒有覺得你這么投入,這么開心,笑得這么歡快,所以我心里好嫉妒,好吃醋哦。”
你只需要這樣把你的感受講出來,對于跟孩子的整個關(guān)系來講,就會有那么一點點的松動和不一樣。孩子會領(lǐng)會到:媽媽其實也有脆弱和無助的地方,她不僅僅只是想讓我聽話、懂事,她也需要我的回應和笑臉,這對孩子來講是非常不一樣的體驗。
多跟爸爸分享自己的心情
同時,也可以把這種嫉妒、不平衡的感覺跟孩子爸爸說出來,這種釋放和傾訴,對自己來說,感覺也是會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問孩子爸爸:“看你和孩子玩的那么開心,我都會吃醋呢,你說這是為什么?”這就變成一個新的家庭互動的方式。
嘗試把心里的想法和感受攤開來,跟孩子爸爸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也嘗試告訴自己,這可能是一個新的機會,雖然這會讓我覺得不舒服,但這可能是以后的無數(shù)溝通的時候,新的一個啟發(fā),和老公新的一個溝通、交流的點。
當然,養(yǎng)育孩子從來不是父母某一方的責任,應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只有父母肩負其自己的責任并這樣做時,孩子才能真正從中受益。
即使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和風格不一致,但這種差異反而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因為孩子能從中學到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的技巧。最重要的是,他能從多重依戀關(guān)系中獲得心理支持和能量,彌補其他家庭成員教養(yǎng)方式的不足,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