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并因此而喪失自信心,給人的感覺是,孩子“越學越吃力”了。其實,殊不知很大因素是“成長環(huán)境”造成的,美國幼兒教育學家莉蓮·凱茨在研究中發(fā)現了很多孩子有類似現象,她稱之為“習得性愚蠢”,盲目教育非常不利于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
避免事事代勞
從小就替孩子籌辦好一切,從找好衣服放在床頭,到做好早飯喊孩子起床,再到幫孩子收拾書包,送孩子上學……原因多半是孩子小,怕“累”著他,擔心“傷”了他??蛇@些事情本是孩子該做的,父母全然不顧地一手攬過來。
剛開始時,孩子還會“反抗”,還會對父母的“干涉”表示不滿。 然而孩子慢慢發(fā)現,有父母替自己收拾書包、計劃時間、準備衣食,自己什么都不用操心,其實也挺好的,于是干脆就懶得想、懶得做了。
更重要的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父母會在第一時間替他解圍。就這樣,在“愛”的庇護下,孩子原有的熱情、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被削弱了,責任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轉移。孩子不再認為這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責任意識也就減弱了。
導致:家長替孩子做的太多反而讓孩子的自主能力降低,脾氣越來越暴躁。拒絕拔苗助長
怕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沒有,怕別人家孩子會的自己家孩子不會,怕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都過早地去發(fā)掘孩子的潛能,去完成一些超出同齡人的事。
如果孩子上幼兒園了,幼兒園就是學會在群體中生活,知道協作和擁有童真,不需要學習小學生的知識。如果,幼兒園學了小學,小學學初中,初中學高中,依此類推,孩子只會覺得原來課堂的知識都會了,不好好上課,以后的發(fā)展必然是越來越退步。
導致:總是給孩子定高于他實力的目標,如果一旦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成績,會適得其反,增加孩子的挫敗感,反而越來越糟。不要限制愛好
家長不能用“我以為......”的原因擔心孩子玩耍的時間多了,占用了學習的時間而影響到功課成績。其實孩子不止能從課堂,作業(yè)里獲取新的知識,他們更需要從生活的探索中獲取驚喜。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才是對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幫助,而強制孩子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味去學習,不僅對孩子是一種傷害,而且還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
導致:孩子因為過多地被要求“愛好”,而逐漸開始抗拒嘗試未知的“興趣”。停止負面評價
有些家長在和別的家長交流時,常常羨慕別人的孩子哪兒都好,反過來馬上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就不如這個小朋友! 我們都討厭被人做比較,孩子亦是如此。
更何況,同齡兒童的發(fā)展存在差異是正常的,家長不必著急上火,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爭氣,拿別人的長處與自己孩子的短板相比。這個時候你該多發(fā)覺孩子的閃光點,并鼓勵幫助其得以挖掘提高,日后你會驚喜地發(fā)現孩子在某方面的優(yōu)勢。
導致:父母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力簡直破表,直接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禁止語言暴力
很多時候,家長因為疲憊抱怨也好,心情不快宣泄也好,你一氣之下說出的話,卻在無意間深深地傷害了孩子的心。另外,加孕媽薇信公眾號搜索:shishangqiche ,每天給你精彩。
“住嘴!你怎么這么不懂事?!”
“你再這樣下去長大了有什么出息!”
“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我怎么生了你這樣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怎么學習的,你再看看你!”
……
導致:平日生活里太多這樣的例子,父母的火發(fā)出來痛快了,但給孩子內心留下的是不可磨滅的傷害,如果孩子本身內向,可能還會導致自閉、抑郁。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