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的衣服去哪了?”
“媽媽,幫我找找我的鉛筆盒。”
“媽媽,我的數(shù)學書呢?”
很多個早晨,我都會被小新這樣的問題弄得一團糟。
寫完作業(yè)不懂得收拾書包,要出門上學了才想起來英語書不見了,做事沒有一點計劃性,可能遺傳他爸吧,真是令人頭疼。
我們都知道,做事有沒有計劃性,這是評判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做事有計劃,這不僅僅是一個人學習,生活,工作上的良好習慣,也代表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做事沒有條理的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yè),都很難取得好的成績。
所以,我們不僅要幫助孩子學會制定計劃,還要引導孩子按照計劃走,堅持下去,不可虎頭蛇尾,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做事效率會高,也會思慮周全。
我們不妨就從一些生活的細節(jié)抓起。
比如:
晚上睡覺前提醒孩子整理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房間擺設要井井有序,以防用的時候找不到。
此外,我們要讓孩子懂得,做事應該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要樹立科學的做事態(tài)度。比如:
根據(jù)生物鐘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學習某一門課程,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做一件事情時,要合理分配時間。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反復的叮囑,會讓孩子感到厭煩和抵觸情緒,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我們?yōu)楹⒆訕淞⒁粋€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見,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計劃,讓孩子幫著制定計劃,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吃完早餐后,我想好好安排我們的生活,我們到公園先去看畫展,然后回來吃午飯,午飯后你小睡一會,一點鐘我們?nèi)ド倌陮m學畫畫,三點媽媽帶你去海洋館看海豚。
這種示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學著去安排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計劃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有了按照計劃做事的意識或者對我們的計劃提出了疑問,那么就可以讓孩子來參與安排,討論計劃。
如果安排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安排不合理,就和孩子講清不能這樣做的理由,這種實踐性的鍛煉往往能夠迅速提高孩子做計劃的能力。
總之,讓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計劃性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引導以外,我們更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的幫助孩子形成這種規(guī)劃能力。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