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有個叫盧熊的人,人品和才學俱佳,被吏部推薦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委任他到山東兗州當知州。盧熊走馬上任,自然要啟用官印,發(fā)布文告??僧斔压儆∪〕鰜頃r卻傻了眼,原來,“兗州”被朱皇帝寫成了“袞州”。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這事其實很好辦,皇帝老子寫了個錯別字,頂多后人多記個通假字,沒啥大不了的。但盧熊卻向朱皇帝上了一道奏章:“您寫了個錯別字,將‘兗州’寫成‘袞州’,這樣名不正言不順,我怎么上任啊?您受累改過來吧。”老朱一看,惱羞成怒,讓盧熊的腦袋搬了家。
盧熊因為一個錯別字丟了命,看起來很冤,其實并不冤。朱皇帝是窮孩子出身,沒上過學,能批閱奏章已是自學成才的榜樣,寫個錯別字也很正常。但他不是平民百姓,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寫個錯別字不怕,怕的是你知道,而且還有傳播領(lǐng)導錯誤的行動。
再說,皇帝要承認自己寫了個錯別字,那面子往哪擱?所以,他不能認錯,只能是你認錯了。你錯了還不該殺?這就是朱皇帝的邏輯。盧熊是文人,專業(yè)是搞學問,做官只能算業(yè)余愛好,而朱元璋是政客,專業(yè)是搞政治,所以,盧熊錯就錯在跟政客講起了學問。
在清朝也發(fā)生了一件類似的事。乾隆南巡鎮(zhèn)江時,路過金山寺,一時興起,要給和尚們留下點墨寶。于是,隨行的大臣們擬了四個字—江天一覽,不料乾隆卻寫成了“江天一覺”。群臣一見慌了神,皇帝寫了個錯別字,這場怎么收?
乾隆也看出了問題,可承認吧,丟人;不認吧,原版就在一邊放著……這時,老方丈出來打圓場,說:“紅塵中人苦于罔覺,果能覽此江天心頭一覺,即佛氏所謂‘悟’一之旨也,好匾!好匾!”隨后讓工匠鐫刻掛上,乾隆當即龍顏大悅。
朱元璋下詔書,非寫不可,而乾隆題匾,完全是窮得瑟,好在他沒遇到盧熊,要不然這臉面可丟大了。其實,不管皇帝有文化也好,沒文化也好,都要在人臣面前裝出有文化的樣子。他自己有沒有文化,寫沒寫錯別字,心里清楚得很。
在強權(quán)就是真理的時代,你跟他較不了真,因為他手里有指鹿為馬的權(quán)力,你只有接受的份兒。朱元璋也好,乾隆也罷,在有些時候就只掛著塊遮羞布,盧熊將這塊布揭了下來,而那老方丈卻給其披了件大氅。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