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則天,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要知道,在武則天稱帝的過程中,包括李唐皇族在內(nèi)的阻礙者,都一一被武三思給鏟除了,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武則天死后,仍然權(quán)傾朝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在武則天死后,武三思為何沒有遭到李唐皇族的清算?
武周圣歷元年,武則天欲立武三思為太子,但卻遭到了宰相們的反對,因為即使武則天已經(jīng)稱帝幾十年了,但天下的人心依舊向著李唐,如果武三思成為了太子,恐怕會失去了人心。而當(dāng)時的宰相狄仁杰也站出來說:“武三思與廬陵王李顯相比,究竟是姑侄更親還是母子更親?而且廬陵王上位后,您還能憑借母子身份配享宗廟,但武三思上位后,您這個姑姑還能配享宗廟嗎?”就這樣,武三思成為太子一事也就無疾而終了。
等到神龍政變發(fā)生之后,李顯登基成為皇帝,是為唐中宗。按理說,武三思的罪責(zé)對于李唐皇族來說,是要被處死的,但武三思不僅沒有失勢,反而更加受寵了,這一切全是因為一個人,她就是安樂公主李裹兒。李裹兒在十六歲時,就被武則天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xùn),等到李顯當(dāng)上皇帝之后,武崇訓(xùn)也就成為了駙馬。這樣一來,武三思原本與李顯就是姑表兄弟,李裹兒嫁過來之后,關(guān)系又升級到了兒女親家。
這位安樂公主到底有多受寵,以至于李顯免去了武三思的罪責(zé)?要知道,在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就因為空印案誅殺了很多人,但與之不同的是,安樂公主李裹兒曾自己制作詔書,還將詔書內(nèi)容蒙上,拿去給唐中宗李顯畫押蓋印,李顯看都沒看就答應(yīng)了,而且還差點成為了有著皇位繼承權(quán)的皇太女。
但因當(dāng)時的太子李重俊經(jīng)常被武崇訓(xùn)羞辱,而且還慫恿安樂公主去請求李顯廢了李重俊的太子之位。所以在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矯詔帶著三百羽林軍將武三思與武崇訓(xùn)殺死于其府上,然后從肅章門斬關(guān)而入,意圖抓捕上官婉兒。
可惜的是,上官婉兒先一步來告知李顯,所以李顯命右羽林將軍劉景仁率飛騎兩千余人據(jù)守宮門,最終,李重俊兵敗被殺。至此,武三思雖然沒有在武則天死后,第一時間被李唐皇族清算,但還是死在了皇太子李重俊手中,真是可悲可嘆啊!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