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候的審美標準是怎么樣的呢?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唐朝時期審美的標準是什么
根據(jù)歷史記載,唐朝是以胖為美。
唐代繁榮昌盛,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其國力強盛與文明發(fā)達,使唐人充滿自信,成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唐人不拘于傳統(tǒng)的以瘦為美。
統(tǒng)治者的血統(tǒng)也決定了唐人對健碩的體魄更易親近。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族,而鮮卑族的游牧狀態(tài)造就需求健碩的體魄,所以唐朝選妃都以胖為先,導致了人們對胖的追求變的合情合理了。
2、唐朝為什么以胖為美
初唐時期的一只雞都拎不起來的骨感審美。在描繪唐朝初期的《步輦圖》中,九個身形纖細的宮女簇擁著李世民行走,有舉扇子的、打著傘蓋的、還有抬輦子的......她們的腰走路的時候猶如柳條扭來扭去,身姿就像細柳拂風一樣飄飄蕩蕩。
中唐時期的圓潤、壯碩審美。唐朝的王室血統(tǒng)是混有胡人鮮卑族的漢族人,朱熹就曾到:“唐源流出于夷狄”,認為統(tǒng)治集團自身帶有胡人的生活習性,胡化程度也很大。 因此,胡風的生活習慣便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盛行,進而通過政治影響力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民眾的生活習性。女性也開始參加各種高運動量的娛樂活動,像騎馬、射箭極其考驗體質,所以女性比較傾向那種健碩的體型,這在當時的大眾眼里是一種健康的美。但是這里的“壯碩”絕不是肥胖,而是那種緊致的肌肉線條的曲線美。因此,在經濟得到發(fā)展等各種影響因素的變化下,中唐時期的女性體態(tài)相比初唐更加圓潤了很多。
晚唐時期回歸食不果腹的骨感美。安史之亂以后,經歷了戰(zhàn)亂的摧殘和逃難的奔波,人們生活水平下降,整天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擔驚受怕的,不像盛唐時期經濟的一派繁榮之景象,人們有閑暇的時間吃喝玩樂,所以唐人又回到纖瘦審美的時期了。再加上安史之亂后的經濟政治中心的南移,人們接觸到的南方民族的風俗習慣改變了自帶的北方習俗的胡風習俗,這種以勁瘦為美的南方審美觀念,讓更多人崇尚起來,并逐漸成為了時尚主流。
可見,唐朝的審美觀念每個時期有著不同的特點?!霸葡胍律鸦ㄏ肴荩猴L拂檻露華濃?!边@是李白對楊貴妃的描寫,既是衣著華麗的描寫,又是體態(tài)豐盈的描述。事實上,這是唐朝很多世人心中美女的描寫,豐肥濃麗,額寬、臉圓、體胖,卻最招人喜歡,因為這既是富裕的象征,又是生育能力強的表現(xiàn)。這是唐人追求的“富態(tài)美”;從出土的女著男裝的騎馬雕像中可以看出唐朝追求的另一種“壯碩美”;纖瘦的身姿猶如弱柳扶風,這又是一種美——“纖瘦美”。多樣化的審美觀讓唐朝產生了眾多色彩斑斕的服飾,造就了精彩紛呈的大唐盛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