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武器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寶劍和寶刀鑄造出來后,動不動就是削鐵如泥,現(xiàn)代武器為何辦不到?
中國古代的寶刀不多,名氣也遠不如寶劍。因此大家提到“削鐵如泥”的寶刀、寶劍,主要還是指寶劍。這些寶劍大多出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劍體用青銅、錫、鉛、鐵、硫等礦物鑄成。
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青銅鑄造,劍身鍍鉻;鍛造技術(shù)領(lǐng)先歐洲二千多年。據(jù)說可以吹毛斷發(fā),輕松劃開二十六層紙。但是,“削鐵如泥”只能是一種形容。
中國古代的劍,在戰(zhàn)場上的實用性遠不如刀,但是刀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又遠不如劍。自商朝發(fā)明了“劍”以后,秦、漢、三國時代的君主,往往以“寶劍”作為自己權(quán)力的象征。
后來,貴族和士人紛紛效仿,很多人都有了佩劍的習(xí)慣。讀書人講“劍膽琴心”,江湖人講“仗劍天涯”。劍,是宋代以前中國人“尚武精神”的體現(xiàn)。
但是“寶劍”則不一樣,它是一種裝飾性大于實用性的“禮器”。因為它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于是被讀書人“神話”了。神話故事都是杜撰、夸大的,于是就有人吹它們“削鐵如泥”。
一、“寶劍”非劍,而是一種“禮器”
說到中國的“寶劍”,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劍,而是幾個有名的鑄劍師,比如歐冶子、干將和莫耶。
歐冶子是越國人,他鑄造了龍泉、湛盧、魚腸、工布、泰阿、龍淵等名劍。反正只要是他鑄的劍,就沒有一把不是“寶劍”。
干將、莫邪的故事,出于漢代劉向的《列士傳》。傳說,這對夫婦是春秋時期吳國的人。
在春秋戰(zhàn)國那個冶鐵技術(shù)不發(fā)達的時代,這些高手鑄造“寶劍”的原材料都是以青銅為主。青銅硬度不及鐵,根本不可能削鐵如泥。
那么,中國人為什么愛吹牛說寶劍“削鐵如泥”呢?這大概有如下兩種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天然有一種“祖先崇拜”,總覺得我們國家古代的文明程度領(lǐng)先世界,而如今的中國,很多先進的技術(shù)都失傳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古人,事實上是有“尚武精神”的。最早用劍的是商朝人,后來周武王克商,他的戰(zhàn)士手里也拿著劍。
《禮記》中介紹,當(dāng)時的劍,長約三尺,重三斤十二兩;短的長二尺,重二斤多。按《呂氏春秋》的介紹,它們都是銅、錫合金制成。古書上記載,夏啟曾鑄造一柄銅劍,長3尺9寸。
秦始皇也鑄了兩把劍,長3尺2寸。后來漢朝的劉邦斬白蛇起義,得到了一柄劍,也是三尺多長。三國的曹操也有一把長劍,長三尺六寸,上面還有金字銘文。
以前網(wǎng)上有人問:古代西方的國王,手中都有金制的權(quán)杖,那么古代中國的皇帝手上有什么呢?答案是,我們中國古代皇帝手上有“寶劍”。
“寶劍”在上古是皇權(quán)的象征,與此同時,它還是祭祀時候用的一種禮器。
東漢流行巫術(shù)的時候,漢代的君王經(jīng)常叫人把寶劍埋于山中,或者投擲于大河之上。后來流傳到民間,道士們作法,手里總是握著一柄桃木劍。
最初,帝王身上佩戴的“寶劍”,是玉質(zhì)的。戰(zhàn)國時期因為講究實用性,所以也有國君佩帶青銅劍。后來冶鐵技術(shù)上來了,就不流行青銅劍了,改佩鐵劍。
二、古代的“寶刀”、“寶劍”和它們的象征
中國古代的“寶劍”,大約不出歐冶子、干將莫邪、徐夫人等人之手,它們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真實的“寶劍”,不能削鐵,然而它的“殺傷力”豈止于削鐵?即使世界上最硬的金剛石,它也能當(dāng)豆腐切,因為它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
古代皇帝派特使到民間辦案,常常會賜他們“尚方寶劍”。手持此劍者,如皇帝親臨。不僅“見官大一級”,并且擁有“先斬后奏”的權(quán)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僅僅是用“削鐵如泥”來形容寶劍,實在是把它看輕了。
古代王公貴族佩戴“寶劍”,曾經(jīng)是一種流行文化。因為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上行下效,于是在宋代以前,古代的普通書生出門時,也開始佩劍。
古人相信“寶劍”能鏟除世間的不平事,替人們伸張正義。因此今人讀《西廂記》,會看到里面的張生也佩劍。
他一出場就唱,“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你聽了,要真的以為他是一位武林高手,就扯淡了,他頂破天只是練了一套“廣播體操”。
中國的“寶刀”比起“寶劍”,在文化意義上來說要弱很多。一般它們被人記住,主要是由于使用它們的人比較厲害。
比如《三國演義》中的“青龍偃月刀”,不是因為那把刀有多神奇,而是因為使用它的人是關(guān)羽。至于大夏龍雀、新亭侯這些名字,非刀劍愛好者,幾乎就沒有聽說過。
中國的鑄刀技術(shù)出現(xiàn),遠早于鑄劍術(shù),但是由于刀的用途比較簡單,始終是用在戰(zhàn)場上殺伐,它沒有寶劍那種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很多典籍都不愛寫刀。
今人想研究三國以前的鑄刀技術(shù),資料都非常的罕見難得?!皩毜丁贝笙凝埲?,假如是夏朝的刀,那么肯定是銅的。削鐵?被鐵給削了還差不多。
“青龍偃月刀”則是羅貫中從宋代“挪”去給關(guān)羽的,所以它肯定是鐵的。但是它能不能削鐵如泥呢,這個恐怕就和它本身的硬度無關(guān),而與關(guān)羽的武力值有關(guān)了。
結(jié)語
網(wǎng)絡(luò)上曾有一個八卦說,越王勾踐劍在展出的時候,被玻璃柜臺給硌出了一個缺口。可想而知,它是多么的脆弱。所以,大家不要對古代的寶刀、寶劍產(chǎn)生任何幻想了。
銅制的刀拿來削生鐵,那是不科學(xué)的。寶刀,只有在神話故事里面才會“削鐵如泥”。“寶劍”的情況相對比較復(fù)雜,它能不能“削鐵如泥”就要看你怎么去理解了。
從“寶劍”背后所代表的皇權(quán)來看的話,“削鐵如泥”實在不足以形容它動輒抄家滅族的恐怖殺傷力。假如不考慮附加在它上面的“權(quán)力”,它就只是一把,古代貴族和文化人用的裝飾品。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