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末期到底是什么樣的?當時的崇禎到底面臨什么樣的局面?崇禎為何落到一個國破身亡的局面?
第一點就是朝廷上下和各地藩王
木匠皇帝朱由校死后,由于自己的膝下無子,就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面的崇禎皇帝,對于正常人來說,得到皇位,可以說是眾多皇子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對于崇禎來說,面對快要搖搖欲墜的王朝,也不了解崇禎心里是高興,還是憂愁的?
在朝廷內部,各地的藩王眾多,由于各地藩王和地方官僚貪婪成性,明代的國庫早就已經虧空了,甚至是國庫倒貼錢去贍養(yǎng)各地藩王,對于低層的百姓來說,已經被壓榨的苦不堪言。
很不幸的是,遇到幾百年不見的天災,當時的中原大地莊稼收成大幅度減少,以至于爆發(fā)大規(guī)模饑荒,最終爆發(fā)大規(guī)??棺h,各地農民起義軍也是揭竿而起,明代政府無力鎮(zhèn)壓,也只能是疲于應對。
第二點就是,內憂
在朝廷里邊,內部已經不是一塊鐵桶了,可以說朝中官員腐敗不堪,混亂透頂,當時的宦官和東林黨,相互攻擊對方,有時候,有時候文官集團就相互勾結在一起,以此來對抗“宦官”乃至“皇權”。
第三點就是外患
如果說明代內部的情況已經堪憂到讓人難以應對,那明代外部滿清政權的入侵使得明代統(tǒng)治更加岌岌可危。
隨著滿清游牧民族的壯大,關外土地也在淪喪,朝廷也有多次的組織大規(guī)模戰(zhàn)役,無可奈何也失敗了,只能退守在邊防線一些比較大的城池。
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明代的東南沿海形勢也是十分不樂觀的,當時的海盜,倭寇十分的猖獗,不斷的騷擾沿海城市,當?shù)鼐用窨嗖豢把?,由于倭寇的流動性十分強,圍剿之后也會很快死灰復燃?/p>
隨著后面的國力越來越弱,東南沿海也是愈發(fā)嚴重。
崇禎帝就是在這種搖搖欲墜的情況下繼位了,剛繼位之初的崇禎帝懷著力挽狂瀾的救國抱負,決心再度恢復大明的輝煌。
惋惜的是崇禎帝生不逢時,天意弄人,瀕臨亡國的大明代早已千瘡百孔,無力挽救,最后只能在亡國的無可奈何中自縊而亡。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