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拒絕表白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人遇到表白時,如果想要拒絕的話,古人又是怎么表達?
在生活中,總是會和各種各樣類型的異性打交道。在真正遇到自己心中那個獨一無二之前,未免都要經(jīng)過一個閱盡花叢的過程。
然而我們在感情道路上艱難前行的時候,遇到并不是能與自己度過一生的人時,想要回絕,總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人們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借口來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
如果說是女神面對自己的備胎,這時候往往都會狠心一些,微信上直接回一句“我去洗澡了”,然后就切換窗口和聯(lián)系人的其余帥哥開聊了。我們普通人還沒有那么絕情,畢竟遇到對自己青睞的異性,即使不會反過來也對他/她傾心,但也不會有負面態(tài)度,面子還是要給的。
那么在古代,那個文風昌盛的時代,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古人的說話方式總是比較文雅和藝術(shù)的。那么我們的老祖宗,是怎么回絕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的呢?
比如說古代一個男子上門提親,姑娘尚未婚配。此時男子在前堂與女方父女談天拜問,女兒家就會偷偷躲在屏風后頭觀看,此時這位男子的容貌氣度,言談舉止盡收入姑娘眼內(nèi),等父母和男子散席,就會回到內(nèi)院詢問姑娘的態(tài)度。
這時候套路就開始了,姑娘不會直接地透露自己的心聲,而是會委婉的告知別人自己的決定。要是那位公子甚得姑娘喜歡,她就說:“女兒家姻緣悉聽父母打算”。要是堂前那位男子并非姑娘心中所愛,姑娘可就會楚楚可憐的說:“女兒還想孝敬父母兩年?!?/p>
看來古人日常談話絕不像我們?nèi)缃襁@樣直白,這樣就是我剛才說的給了雙方面子,更平添了幾分含蓄美。
然而古人回絕一個人時,折射出的意境和深意,遠非我剛才敘述的程度。我們再來從幾個經(jīng)典的故事中細細詳說。
比如張籍的一首節(jié)婦吟,里面的詩句就既表達了對對方的謝意,也顧全了兩方的面子,保留了自己的名節(jié),最后還稍微透露一點遺憾之情。詩中講述了一個已婚女子,受到了另外一個男子的求愛,她便委婉地回信。
先是感謝對方贈與我的明珠,我很歡喜,然后又直白地告訴對方,自己是有夫婿的人,已經(jīng)和對方?jīng)]有可能了。
然后還沒說完,為了怕對方死纏爛打,她說了解你對我的心情是天地可鑒的,然而反過來我對我遠在邊疆的丈夫,何嘗又不是生死相隨的情誼?
話提起這里,其實已經(jīng)足夠了,然而詩人敘述的更完美,也為世間留下來一個千古名句?!斑€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傷心地還給對方送我的寶珠,只可嘆,為什么沒有在未曾出嫁的時候遇到閣下呢?
整個回絕過程,層層遞進,面面俱到,不逾禮度,又能感化對方,即使對方再癡情,也會尊重面前這位忠貞的姑娘的。
在工作中,遇到不滿意的合同,生意,或者一個條件不滿足預(yù)期的挖角的人時,就可以套用這首詩里的說法,你大可以夸贊對方公司一通,或者肯定一下這個生意的前景,接下來再說“我們老板對我們很好”之類的回絕對方,最后再嘆氣一下:“唉……我們怎么早沒遇到呢?”
這樣幾句話下來就很完美了,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嘛,這次你拒絕對方下次說不定就有用得到對方的時候。
莊子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著作《南華經(jīng)》是道家至關(guān)重要的經(jīng)書。在南華經(jīng)中就有這么一句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這講的是兩條小魚恰巧落入陸地上一個裝滿雨水的,大車壓出的坑里。日頭毒辣,積水逐漸干涸,兩條小魚為了生存下去,互相吐泡沫,讓對方身體保持濕潤。
然而莊子接下來感慨,它們再互相接濟,到頭來也終究會死去,這種結(jié)果有什么好的呢?倒還不如放歸大江大河之中,一拍兩散,從此不復(fù)相見的好。
同樣,在生活中,我們遇到性格不合,經(jīng)歷沒有相似之處,朋友也沒什么交集的人,若是此時這個人迷了雙眼非要看上你,不了解兩人是不合適的。
這時候就可以說出這句話,借此來勸誡他看清點,我們即使在一起也只能享受短暫共處的光陰,終將陷入無邊的痛苦之中,為什么不就此各自遠離,分別去尋找每個人的幸福和自由去呢?
在職場中也是一樣,不要被眼前短暫的安全所迷惑,如果了解這個崗位不符合自己,決絕地說不,相忘于江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