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代“墩軍”和“夜不收軍”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明代時期的“墩軍”和“夜不收軍”是做什么的?他們屬于什么兵種?
終明一朝,因為蒙古鐵騎不斷南下襲擾,明代北部邊患一直十分嚴峻。
所以,明王朝也成為中國古代最后一個修長城的朝代。在明代初年,明軍就依托萬里長城,構建了相當完備的防御體系。而這其中,墩臺和情報人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在明代人的眼里,守衛(wèi)墩臺的墩軍與情報人員中的夜不收軍,被稱為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他們究竟苦在哪里呢?
一、邊軍之苦,莫甚墩軍
1、墩臺的模樣
長城是中國人最熟悉不過的古代防御建筑了。但提到墩臺,恐怕許多朋友會比較陌生。
其實它并非明代特有,早在秦漢時期,在長城沿線就已有之。
明代立國以后,為加強邊防、情報傳遞,也在邊境上廣設墩臺。墩臺到底長什么樣子呢?
《宣府鎮(zhèn)志·法令考》中,是這樣說的:
“凡邊方山川、城堡疎遠空闊處,俱筑煙墩(墩臺)。高五丈有奇,四圍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釣橋,外設塌窖、賺坑......墩置官軍守瞭,以繩梯上下。”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明代的墩臺,大約是16.5米高(明代一丈約3.3米),四周有圍墻,高約4-5米。墩臺上有懸樓,下面還有壕塹、釣橋(吊橋)、塌窖、賺坑等防御設施。墩臺不設樓梯,軍士通過繩梯上下。
從下面這張圖也可以看出,墩臺實際上類似于一座微縮的城池。
2、墩軍的勞苦
每座墩臺上的兵力,按照其大小之別,一般大型墩臺10人,小型墩臺5人。墩軍的主要職責,就是守衛(wèi)墩臺、瞭望敵情和傳遞烽火。
邊境上敵人并非時時出現,所以這些任務看起來并不繁重。但如果知道了墩軍們的生活,您就不會這么快下結論了。
(1)被虜被殺之苦
墩軍在高高的墩臺之上,雖有飽覽邊塞壯美河山的便利條件,但恐怕他們沒這種心情這么做。因身處國境最前沿,他們要常常直面蒙古騎兵的快馬彎刀,其生命安危往往懸于一線。
即便是敵人不對墩臺直接發(fā)起進攻,墩軍們的日常生活也是險象環(huán)生。
因為北方邊塞多缺水,而墩臺又多數建在山坡或高崗之上,遠離水源,打井取水不僅成本較高,而且十分困難。
比如崇禎年間,名將盧象升就上奏說:
“每墩臺三座,用井一眼......但山原高燥,募夫浚鑿,深至三十余丈,始見水泉,每眼約費三四十金?!?《盧象升疏牘·南山修筑墩臺疏》)
打一眼井就耗費三四十金,而且只能是三個墩臺用一口水井,可見當時墩軍用水之難。而蒙古騎兵就是抓住這一點,以糞土填塞各墩臺附近挖的水井,迫使墩軍到更遠的地方取水。在此過程中,墩軍便很容易被敵人擄走或殺害。
后來,墩軍們干脆在墩臺上設置了一個水柜,“暖月盛水,寒月盛冰”,但在干旱少雨的邊塞,這樣做是杯水車薪。
(2)自然災害之苦
除了要時刻應付敵人的進攻以外,墩臺上的兵士還要時常應付各種自然災害之苦。
除了風霜雨雪以外,因為墩臺多是建在空曠的高處,因此,遭到閃電雷擊的幾率就比較高。
比如在《明武宗實錄》中,就有許多處墩臺遭遇雷擊而造成人員傷亡的記載:
“正德五年( 1510) 六月十二日,雷震萬全衛(wèi)柴溝堡,墩軍死四人”,“正德六年 ( 1511) 六月九日,雷震大同后衛(wèi)石泉墩,擊死墩軍三名?!?/p>
(3)生活困難之苦
從萬歷年間開始,為了防止墩軍們當逃兵,朝廷還把他們的妻小也送到墩臺,以讓他們視墩臺如家。有的地方為了提高墩軍的積極性,還將墩臺附近的荒田賜給他們耕種,以補家用。
不過,這并非現代人想象中的“農婦、山泉、有點田”的美好生活。
墩軍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月糧和口糧,但因為俸給太低,還有家小需要撫養(yǎng),墩軍們的生活十分困苦。
再加上明代中后期,上級克扣勒索糧餉的現象愈加嚴重,致使墩軍們生活更加艱難。
弘治年間,一個叫吳世忠的大臣從大同歸來后,向皇帝奏報了他的所見所聞:
“軍士奔走于風霜之中,面色慘黧,甲衣無褐。其妻子所居,泥屋一間,半無煙火。七八歲男女,猶有祼而向日者?!?/p>
墩軍們的老婆孩子蝸居于泥屋之中,在寒冷中沒有半點煙火取暖,七八歲大的孩子甚至連一件蔽體的衣服都沒有。
明代中后期,朝政腐敗,軍中缺餉,作為被遺忘的弱勢群體,墩軍們的權益更加得不到保障,以至于時人這樣痛斥道:
“家不以無盜而忘犬,室不以無鼠而忘貓。邊城烽火,緩急是賴,前人以和國而革墩卒之食,豈其無貓犬之慮乎?”(《新修安定縣志·地理志·烽墩》)
墩軍被削減和克扣糧餉,就等于是家里沒被盜就忘了狗的存在,屋里沒有老鼠就忘了貓的存在,這個比喻實在是貼切。
墩軍之苦,既來源于敵人,更來源于內部。與他們同病相憐的,還有夜不收軍。
二、深入虜穴,九死一生——夜不收軍
所謂的夜不收軍,因其晝夜在外巡邏、駐守、哨探,夜間不回營地而得名。
在明代歷史上,這看似很“自由灑脫”的軍種,實則干系重大、要求極高,還屢屢因為要深入敵后而九死一生。
1、夜不收軍的職責
夜不收軍非常類似現在的偵察兵,又因為他們是明軍中的佼佼者,技藝高超,驍勇善戰(zhàn),也可以說是一支特種兵。他們的職責主要有:
(1)哨探
墩臺雖可以烽火相傳,向國內傳遞敵情。但是,因為墩臺在明處,進攻的敵人往往會故意避開,或者虛張聲勢、制造假象,以誤導墩臺。
所以,作為主要哨探人員的夜不收軍,就可以靈活的進行主動哨探,深入敵境,打探消息,以最大限度的擴展情報網絡。
(2)燒荒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的威脅,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北伐,如漢武帝、明太祖、明成祖,均多次領導北伐。
但北伐只有在國力強盛時才可能出現。而常規(guī)動作,可能就屬燒荒了。
燒荒,顧名思義,就是在秋冬季節(jié)到塞外將枯草點燃,燒出大面積的隔離帶,以防止游牧民族在邊境放牧,以此來達到將其驅離的目的。
為確保燒荒順利進行,明軍總是要先派出夜不收軍出境進行偵查。在確保目標地點沒有敵人行跡的情況下,再通知大部隊出發(fā)。
(3)奇襲
如果說哨探、燒荒更多體現了夜不收軍偵察兵角色的話,那么承擔奇襲任務的他們,就更像是特種兵了。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提到每營有“夜不收五十名”當時每營兵力為3000人,而夜不收軍僅有50人,堪稱是其中的精銳。
而在明代將領何良臣所著的兵書《陣紀》中,專門提到這么幾條選用夜不歸軍的標準:
“捷能飛檐走壁,而殺人放火技能奇巧異人而駭世驚俗,術能窺天測地而預知露餡之類,俱應選入中軍為心為膂之用?!?/p>
由此可見,能跑的,能跳的,能打的,甚至會一些占卜術等“特異功能”的,均可被選入夜不歸軍,供軍中主帥在特殊場合中使用,對敵人進行奇襲。
比如,“遣夜不收潛往燒劫賊營”、“選夜不收及敢勇死士,持長刀巨斧并炮數百,四面夜襲虜營”(《明英宗實錄》)等等,均是夜不歸軍作為特種兵執(zhí)行極難險重任務的寫照。
2、夜不收軍的痛苦
雖然夜不收軍的職責看起來非常風光,比之“苦哈哈”的墩軍,更有英雄氣概。但是,深入敵穴進行偵探或奇襲,畢竟非常危險,有的任務遠達數千里,常常需要晝伏夜行,或者遠涉荒漠、沖沙冒雪,其勞苦和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正因為夜不收軍是最先對敵人造成致命一擊的人,他們往往也最先成為敵人殺戮或者俘虜的對象。
所以,在光輝戰(zhàn)績的背后,更多的是諸如“夜不收三人哨探出境為達賊所執(zhí)”(《明英宗實錄》)這樣的記載,而最直接的受害者,莫過于他們的家屬:“妻子分散,父母無倚,彼皆因公,誠為可憐。”
結語:墩軍和夜不歸軍,是明代守邊的兩支重要力量,同時也是明代邊境中最苦的兩個差事。而且,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存在,很長時間以來鮮有人知。
有一句唐詩和一句宋詞,或許可以準確的形容他們的心境:
對于夜不歸軍來說,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而對于墩軍來說,則是“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p>
參考資料:《明英宗實錄》、《陣紀》、《明神宗實錄》、《新修安定縣志》、《明武宗實錄》、《盧象升疏牘》、《宣府鎮(zhèn)志》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