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洋西南部有一個島國,名叫毛里求斯。毛里求斯由毛里求斯島、羅德里格斯島等組成,面積2040平方公里,人口975 203人,首都為路易港。毛里求斯四面環(huán)水,同大陸隔離,境內(nèi)奇峰兀立,林木蔥郁,流水潺潺,百鳥歡唱。島上的動植物在千萬年的進化歷程中,逐漸形成了同臨近的大陸完全不同的獨特的物種。
1505年,葡萄牙航海家來到該島時,為之取名“蝙蝠島”。1598年,荷蘭人又來到該島,并以荷蘭莫里斯王于的名字命名該島為“毛里求斯”。1715年,毛里求斯被法國占領(lǐng)。1814年,毛里求斯成為英國殖民地達158年之久。1968年3月12日宣布獨立,成為英聯(lián)邦成員國。獨立時,采用紅、藍、黃、綠四色國旗,在國徽上繪有渡渡鳥的圖案,使之成為毛里求斯的國鳥。這既不因其外貌美麗,也不因其習性獨特,而是因其重要的象征作用。
毛里求斯島上過去鳥類很多,后來大多遭到了滅絕的命運,很多種類連標本都沒有留下來,人們只是從殘留的遺骨和航海者的記述中才知道一些它們生活的情況,渡渡鳥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渡渡鳥又名“愚鳩”,是毛里求斯的特產(chǎn),也是毛里求斯的象征。它是一種巨型鳥類,體長100~110厘米,和火雞的大小差不多。體羽主要為灰白色,臉部裸露部分為紅色。眼睛白色。嘴黑色。腿、腳為黃色。它的外形有點像鴿子,但頸部較短,嘴尖鉤曲,尾羽卷曲。身軀臃腫,翅膀退化,善于奔走,不能飛翔。性格溫順而笨拙,棲息于林地中。叫聲似“渡渡”。以樹木果實為食。營巢于林間草地上。每窩僅產(chǎn)1枚卵。
在15世紀以前,島上的渡渡鳥數(shù)量還是很多的。但自從歐洲殖民者相繼在這里定居之后,不僅他們帶來的豬、狗、猴、鼠等動物開始捕食渡渡鳥的卵和雛鳥,而且他們也開始對大片森林進行砍伐和對肉味細嫩鮮美的渡渡鳥進行大肆獵殺,終于導致渡渡鳥于1690年前后絕滅。關(guān)于渡渡鳥滅絕的時間尚有爭議,最后一次被廣泛接受的渡渡鳥目擊報告是在1662年,IUCN上標注的渡渡鳥滅絕事件就是以此為準。但在此后也出現(xiàn)過一些目擊報告。1688年的一次目擊報告可信度也比較高。有研究甚至認為渡渡鳥在18世紀初才完全滅絕。所以從發(fā)現(xiàn)渡渡鳥到渡渡鳥滅絕,至多相隔了2個世紀。盡管這種巨鳥300多年前才滅絕,但它們的DNA卻很難找。牛津大學的基因?qū)W家二00二年獲準解剖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度度鳥樣本,那是一塊腳骨──連同皮和毛。它一直嚴密保管在該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F(xiàn)在,島上棲息的一種名叫卡爾瓦利亞樹的熱帶樹種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卡爾瓦利亞樹高30米,現(xiàn)在只剩下幾十棵,樹齡都在300年以上。樹上每年落下的是一些多皺的李子一般的果實,里面包著種子,但這些種子并不發(fā)芽,所以就不能生長出幼樹了??茖W家發(fā)現(xiàn),卡爾瓦利亞樹瀕臨絕種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自身的遺傳問題,而恰恰同渡渡鳥的滅絕有關(guān)。因為這種樹的種子藏在外殼十分堅硬的果實內(nèi),幼芽自身不能破殼而出,只有渡渡鳥才是它的天然盟友。渡渡鳥最喜歡吃這種樹木的種子,但并不將它完全消化,而是使其外殼變薄,然后排出體外,經(jīng)過這番折騰的種子才能發(fā)芽生長。所以,渡渡鳥與這種熱帶樹是相依為命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無法繼續(xù)生存下去了。從渡渡鳥的滅絕而到卡爾瓦利亞樹的瀕臨滅絕,說明了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重要關(guān)系,更說明了保護動植物種的生存,對于保持生態(tài)平衡是何等的重要!
雖然渡渡鳥已經(jīng)在地球上消失了,可是在毛里求斯島上卻到處可以“遇見”它,因為在國徽、錢幣、紀念品、藝術(shù)品、廣告和俱樂部的名牌上,都能看到它的形象。這些都在提醒人們,要熱愛和保護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不要讓它們再重演渡渡鳥的悲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