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很難準確的描述,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總體來說,明朝的內閣并不是一個常規(guī)化的行政機構,而是皇帝的顧問機構。這和宰相是兩回事。
宰相是中書省長官,是可以直接處理國家的日常行政事務的,很多事情用公文處理就可以,不需要經(jīng)過皇帝?;实劭梢宰ゴ蠓判?,只管一些重要的事情,而一般的日常行政事務,可以放手交給宰相去處理。
這個制度在宋朝的時候達到了巔峰。但皇帝的集權同時也在加強,皇帝并不過多干預日常事務,甚至許多事情皇帝的意見也可以被大臣和宰相用“祖宗之法”的理由堵回去。但這時候皇帝并沒有被架空,仍然是整個國家的政治核心。雖然宰相可以處理日常事務,但是皇帝可以通過宰相的人事變動,來調整政策。
這是一個相對平衡的結構。所以,如果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宋朝是歷史上昏君最少的朝代,沒有什么不顧大臣的反對,就是要胡來的事情。但同時,宋朝也出了很多權相,著名的比如丁謂,王安石,秦檜、蔡京、史嵩之、湯思退、史彌遠等。就是因為宰相在日常行政事務運轉中處于中樞地位,比較容易弄權。
元朝很大程度上也是這樣,皇帝對日常行政事務很少插手,忽必烈之后的元朝皇帝大多數(shù)都不怎么理會國家日常治理的事情,國家的日常行政事務全部交給中書省和宰相去處理。所以,元朝的宰相權力是比較大的。
正是因為宋元兩代多次出現(xiàn)權相,皇帝被架空,加之先后出現(xiàn)李善長、汪廣洋和胡惟庸三個企圖在自己眼皮子低下弄權的宰相,讓朱元璋對宰相這個制度失去了信任,從而下令徹底廢除了宰相,由皇帝自己承擔原來由宰相承擔的工作。
朱元璋精力過人,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這沒問題,但后世子孫就很難有這樣的精力了。所以,出現(xiàn)了內閣,主要是充當皇帝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的顧問,后面逐漸發(fā)展到擬定處理意見,再有皇帝畫圈,然后交給各行政機構去具體實施。
所謂內閣,就是說,這是附屬于皇權的機構,而不是一個常規(guī)化的行政部門。而且,因為是在宮內辦公,直接擬定處理意見,呈送皇帝畫圈,這是相對于外朝而言,所以才叫內閣。
因為內閣是附屬于皇權的,所以內閣和皇帝之間的權力分配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实劬鲝姼?,內閣的權力運作空間就很小,如果皇帝對日常行政事務不是太有興趣,內閣的權力就會相對大一些。
而且,內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穩(wěn)定的同時,皇帝又在內廷設立了司禮監(jiān),協(xié)助皇帝批閱奏章,處理日常行政事務。所以,司禮監(jiān)同時也是對內閣的牽制和平衡。也是因為有這個平衡,司禮監(jiān)和內閣很難一個機構獨大,也就很難弄權,主動權始終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所以,明朝除了張居正之外,雖然也有嚴嵩這樣的著名權臣,但相對而言,并沒有出現(xiàn)以往朝代常見的那種大奸大惡的宰相。就是因為內閣的權力是受到制約的,在內廷有司禮監(jiān),在外還有言官監(jiān)察,內閣處在中間,還受到皇帝的制約,是不容易弄權的。
但如果出現(xiàn)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和內閣輔臣相互勾結的情況,皇帝就很容易被蒙蔽。比如劉瑾和魏忠賢時期,輔臣都投靠了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而張居正則和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馮保相互勾結。也是因此,明朝才出現(xiàn)了孟森先生說的那種能夠有所作為的內閣大學是,都必須在內廷得到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只要皇帝意識到這個問題,無論是誅殺司禮監(jiān)的大太監(jiān),還是罷免內閣輔臣,都只是一句話的問題。所以說,皇帝始終掌握著主動權,在權力核心。
至于能不能發(fā)展成現(xiàn)代責任內閣,這完全是兩回事。
現(xiàn)代的內閣,是責任內閣。無論內外事務,內閣負責制訂政策,并具體執(zhí)行,如果出現(xiàn)問題,內閣必須負全部責任。比如某項政策如果失敗,內閣就只能辭職,放棄權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南宋初期反而有點這個意思。張浚和趙鼎就是主戰(zhàn)和主和兩派的代表人物,張浚當宰相主張北伐,北伐失敗,辭職外任,高宗又召趙鼎入朝為相。
明朝的內閣附屬于皇權,權力不獨立,自然也不對具體事務承擔后果和責任,這個后果和責任只能由皇帝自己承擔,如果皇帝不愿意承擔,就可以讓負責具體執(zhí)行的部門主官承擔。
所以說,無論是權力還是責任,明朝的內閣都與現(xiàn)代內閣相去甚遠。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