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耶路撒冷時間1981年6月7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日的下午16時45分,以色列飛行員駕駛14架涂著偽裝色彩的戰(zhàn)斗機從西奈半島埃拉德港灣附近“月亮山谷”中的埃其翁(也有譯作“艾其昂”、“埃錫安”)空軍基地出發(fā),開始實施“司芬克斯”行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巴比倫”行動——炸毀伊拉克的核工廠。其中8架F-16運行轟炸任務,每架F16裝載900公斤炸彈,威力相當于16噸TNT炸藥,6架F-15A擔任護航以及轟炸時的阻絕戰(zhàn)斗巡邏任務。每架飛機都帶有導彈和加油箱。F16機翼下攜載的是一排“響尾蛇”導彈,F-15機身下攜載的是“麻雀”導彈。此外還有兩架雙座F-15B擔任無線電通信中繼站的工作。F16轟炸機在本國上空再次加油。
14架飛機緊貼近千公里長的約伊邊界線南側低空飛行,以躲過雷達飛機的雷達掃描。
與傳統(tǒng)說法不同的是,“巴比倫”行動中,以色列空軍飛行編隊并沒有采取密集隊形來模仿民航客機,實際采用的是分散隊形,目的是減輕遠程飛行中的疲勞,保證安全。任務途中,由行動指揮官直接向總部報告,其他人不得與地面塔臺通話,通訊全部使用英語。而掛彈的F-16則需打開敵我識別器,避免擔任護航的F-15誤傷友機。
在亞喀巴灣上空時,他們無意間擦過約旦領空,這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為飛行員們看到一艘豪華游艇。約旦國王侯賽因就在艇上,他曾經也是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但是飛機機翼上的炸彈和飛行的方向并沒有引起他太大的懷疑——但也有傳說:幾年后,侯賽因曾告訴以色列總理拉賓,當時他立刻電話通知約旦空軍司令,要他趕快告訴伊拉克方面:以色列飛機正在去偷襲圖瓦薩的路上。
進入沙特阿拉伯領空后,“串子”和“鑿子”小分隊將飛行高度保持在60米,分隊內部各機相互間隔為600米,“串子”和“鑿子”分隊距離為3600米,它們的外圍是6架F-15戰(zhàn)斗機,這6架F-15掛載著AIM-7F、AIM-9L導彈和ALQ-119電子對抗吊艙。在80多分鐘的時間里,以色列機群在沙漠上空以緊湊隊形飛行,速度維持在0.7馬赫,并實行絕對的無線電靜默。當副油箱內的油用光后,以色列戰(zhàn)機才將它們拋到沙漠中特別選擇的地點,以免留下痕跡。
在進入伊拉克領空之前,沙特阿拉伯防空部隊發(fā)現了飛機,航管員曾通過國際通用應答頻道詢問這些“不速之客”,要他們說明國籍?!按印标犻L拉茲用流暢的阿拉伯語回答道:“約旦空軍,例行訓練。”因沙約兩國關系友好,兩國軍機互相偶入國境是常有的事,沙特方面便信以為真了。拉茲在確認危險解除后,立即向總部發(fā)出“黃沙丘”的暗語,表示飛行順利。
在飛往目標——巴格達郊外的圖瓦薩的這段航程耗時90分鐘,飛行1060公里,穿越了幾個敵對國家,然而沒有一個雷達站發(fā)現這個大規(guī)模的做戰(zhàn)機群。因為,伴隨這些飛機飛行的是一架看上去像艾爾·林格斯公司的班機,但實際上這是一架以色列的波音707加油機。戰(zhàn)機排成密集隊形,波音飛機在它們下面飛行,因此看上去好像只有一架民航機在作民航飛行。
在以色列國內,直到17時整,以色列總理兼國防部長貝京才指示其秘書通知所有的部長召開緊急內閣會議。政客們一個個迅速趕到會場,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當貝京步入會場時,部長們見他面色嚴峻,都更為緊張起來。貝京冷冷地宣布說:“我們在這里開會之前,我們的飛機正朝東向伊拉克飛去,去炸掉巴格達郊外的‘希拉克核反應堆’,也就是說,我們的‘巴比倫’行動開始了!”部長們有的為之愕然,有的為之神采飛揚,最終,18名內閣部長一致同意了這個“巴比倫”行動。其實,即使他們不同意,“巴比倫”行動也已是脫弦之箭,很快抵達巴格達了。所以,內閣部長除了對摩薩德頭頭胡菲一手策劃的這個行動點頭認可外,又能奈之以何?
當他們在另一次被地面部隊發(fā)現時,以色列的一位飛行員又用國際商業(yè)班機通用的英語回答說:“尊敬的指揮官先生在雷達屏幕上看到的是一架大型商業(yè)噴氣式飛機?!边@14架飛機沿著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的邊界向巴格達進發(fā),但是一起飛通過紅海上空時就被搭乘游艇度假的約旦國王侯賽因發(fā)現并且通報他們的防空單位,除此之外,即使途中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棄置用完的副油箱,也沒有被雷達發(fā)現。就這樣,14架飛機終于蒙混過境,直指巴格達。
為了保證偷襲成功,以色列戰(zhàn)機干脆涂上了約旦空軍的標志以蒙混過關
到了18時10分,機群長途奔襲2500千米,從沙特阿拉伯進入伊拉克領空后,波音機給戰(zhàn)機加了油。隨后,波音朵在兩架戰(zhàn)斗機的保護下,抄快捷方式穿過敘利亞西北,在塞浦路斯機場著陸,就像是進行一次正常的商業(yè)飛機。而那兩架戰(zhàn)斗機在波音機飛出敵方領空后,返回了比爾謝巴基地。
配有“響尾蛇”導彈、普通炸彈和2000磅激光制導炸彈的以色列編隊提速到0.8馬赫,直撲伊拉克巴格達以南的圖瓦伊塔核設施。
由于己經有了哈立姆提供的情報,以色列人很精確地知道襲擊什么位置能造成最大損失。關鍵是要炸毀位于工廠中心的圓頂。在這個區(qū)域內,有一名以色列特工帶著一臺信號發(fā)射機,以予定頻道發(fā)出短促嘟嘟信號,引導飛機飛至目標。
在距巴格達以西50公里處,以機編隊發(fā)現了等待已久的巴爾米爾湖。按照計劃,湖中一個長條狀大島將作為發(fā)起攻擊的初始點,“串子”和“鑿子”分隊在那里確定最后的領航坐標,然后拉升高度開始沖向目標。但是,以色列飛行員們實際看到的卻是四個小島。面對疑慮,拉茲果斷決定保持原航向。后來才知道,原來雨季過后,大島被部分淹沒了。飛過一片有人居住的綠洲時,拉茲破例打破無線電靜默,提醒大家注意高壓線,結果整個機群被迫爬升,盡快脫離伊拉克防空導彈的殺傷范圍。
18時25分,機群從約伊邊界航向轉北,機群距離巴格達附近的目標已不到400公里。直到此時,伊拉克防空部隊才測定了敵機方位。
在距離巴格達40公里時,負責護航的3個F-15雙機分隊率先分散,轉而對鄰近的哈巴尼亞、阿爾·塔卡杜姆、阿爾·摩薩納、阿爾·拉希德和薩爾曼·帕克的伊拉克軍用基地進行監(jiān)視,防范可能出現的伊拉克截擊機。同時,F-15戰(zhàn)斗機還打開機載雷達和電子干擾吊艙。
在距圖瓦薩只有6公里的地方,“串子”和“鑿子”分隊再一次加速,并爬升到3000米的高度,經過短暫的目視搜索后,伊拉克時間下午18時30分他們看到反應堆的大穹頂。機群開始轟炸核反應堆。
這個時候,他們驚奇地發(fā)現伊拉克防空系統(tǒng)沒有被激活,那里也并沒有什么阻塞氣球,難道伊拉克人沒有收到約旦國王侯賽因的警告嗎?根據后來的報道,因為當天是星期天,負責圖瓦薩防務的伊拉克軍官下午就去巴格達度周末了,約旦方面根本沒有與他取得聯(lián)系。更重要的是,圖瓦薩的防空體系必須依靠防空軍中央司令部的激活命令和目標鑒別,整個過程至少需要2-3分鐘,屆時以色列機群早就揚長而去了。
戰(zhàn)斗機群飛臨目標上空向下看去,這個由三面高大的原子彈保護屏圍護著的核反應堆并沒有異常的反應,盡管它的周圍布有高射炮群和對空導彈。他們原來的飛行,低得能看清田野中的農民,而現在他們不再需要這種特技內部消息行的掩護了。
由于戰(zhàn)斗機群自西而來,耀眼的夕陽正在他們身后,暮色在逐漸包圍巴格達。因此當他們對核工廠狂轟濫炸時,伊拉克人幾乎無法瞄準,高射炮只能盲目開火。白色的爆炸煙云告訴以色列飛行員,他們正在遭受炮擊。這一情景是以色列人早就設計好了的,他們不允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半點差錯。
首先開始攻擊的117中隊的“鑿子”編隊的8架F-16,從30米超低空急速爬升到2100米的高度,這個高度剛剛使它們能夠在轟炸之前在命中區(qū)上空列好隊形。盡管伊拉克人在1980年9月遭到空襲后對核設施精心地作了偽裝,但胸有成竹的8架F16轟炸機還是單刀直入地從兩邊低空呼嘯而過。
拉茲中校以110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目標做35度角的俯沖,經過1067米投彈高度的一剎那,他用力按下操縱桿上的紅色投彈按鈕,扔下兩枚MK84炸彈,然后迅速向左脫離。不巧的是,他發(fā)現自己已飛出投彈點800米。僚機飛行員亞德林看到拉茲出錯,沒有再等拉茲校正位置,果斷向目標俯沖。在1066米的高度,核反應堆完全進入亞德林的視野,他投下自己的炸彈后迅速駛離。他回頭看去,兩枚炸彈已經穿透了大穹頂,反應堆發(fā)生爆炸。這幾顆炸彈都使用了延時引信,目的倒不僅是為了增大破壞程度,而是防止觸發(fā)引信會使爆炸產生的濃煙影響后面的飛機投彈。
僅在107秒鐘之內,就把16噸炸彈傾瀉在長32米、寬25米的大廠棚上。拉茲中校以600節(jié)的速度向目標做35度角向反應堆俯沖,以5秒鐘間隔在1200米高度相繼投下兩枚2000磅(907千克)Mk-84炸彈。先后以兩波,每波4架的方式進行轟炸,共投下了16枚炸彈,16枚炸彈命中目標,使反應堆發(fā)生爆炸。
接下來投彈的是110中隊的“串子”編隊,另外3架F-16以5秒鐘的間隔向目標扔下了炸彈。當輪到“鑿子”分隊攻擊時,“串子”飛行員只能向爆炸的煙霧投下炸彈了?!按?”投下炸彈后目標看起來完好無損,而“串子2”的炸彈扔偏了,剩下的“串子3”和“串子4”只能向爆炸過后產生的蘑菇云里投彈。輕裝的以色列戰(zhàn)斗機向西加速飛去。
在整個空襲過程中,護航的F15截擊機在空襲目標和最近的伊拉克空軍基地之間的空域執(zhí)行警戒任務。它們緊張地注視著是否有伊拉克的飛機出動。但是,一切都是平安無事。守護著該廠的薩姆6導彈也按兵不動,沒有任何反應。而那些高射炮雖然賣力地向他們不停地開炮,但對于這些性能先進的飛機來說,伊拉克人的抵抗沒有傷到以軍戰(zhàn)機半點毫毛、威脅不大。
在他們投下的16枚炸彈中,有12枚直接命中目標,兩枚炸彈擊穿了反應堆的地下室,但沒有爆炸。其準確的程度不僅使目擊者呆若木雞,而且連五角大樓的專家們在研究衛(wèi)星拍攝的照片時也感嘆不已。炸彈將核反應堆的圓頂掀開,把核反應堆的根基炸翻,一個秘密的地下研究室也被摧毀殆盡,同時還嚴重破壞了另外兩座建筑物。
在短短的45秒內,圖瓦薩的“圖瓦薩-1號”(古巴比倫語中“地獄之神”,又有“七月”的意思)反應堆被完全摧毀了。8位以色列飛行員對轟炸過程都進行了錄像。據說這個錄像曾在議會放映了一個小時。
整個攻擊過程中,伊拉克人沒有發(fā)射防空導彈。18時45分,在完成任務后以色列戰(zhàn)機迅速升空脫離,這些筋疲力盡的雀鷹飛行員開始回航。這個龐大的作戰(zhàn)機群就像在進行一次假日旅行,輕松自如地完成了一次震驚世界的轟炸,然后又飛越約旦領空,并最終按計劃返回基地——途中沒有遭遇任何阿拉伯國家戰(zhàn)機攔截。
然而,對于伊拉克來說,這三個小時的轟炸卻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核工廠被徹底摧毀了,它的核大國的夢想也徹底破滅了。反應堆大樓被夷為平地,鋼筋水泥墻體被炸得東倒西歪。對工廠至關重要的其他兩座大樓也嚴重損毀。從以色列飛行員拍下的錄像帶上看,反應堆堆芯被炸得七零八落、翻倒在冷卻池里。
在攻擊過程中,當時的以色列總理貝京和全體內閣成員一直在他家中等候消息,他們整整等了兩個小時。晚上快七點時,以色列空軍總司令打電話給貝京,報告任務完成,全體人員安全返航。摩薩德頭頭胡菲得到消息,立即向總理貝京報告。
聽完電話,貝京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連聲用希伯萊語輕聲地說:“上帝保佑!上帝保佑!”從而給“司芬克斯”行動添上了一個最為簡短的結語。
巴格達的人們對于這一切都蒙在鼓里,直到第二天才知道核反應堆已蕩然無存了。而在這個首都的外交界人士,因為當晚正在意大利大使館聚會,參加意大利國慶節(jié)的活動,所以當他們看到高射炮彈在夜幕上空滑行爆炸時,還以為是在放焰火呢!
而這時的以色列飛機,正急著擇路返航。他們知道此刻已是無論如何也欺騙不了約旦的防空部隊了,因此他們索性大膽地飛經約旦上空的筆直中心航線,編隊在4萬英尺高空穿越約旦領空。約旦皇家空軍的飛行控制中心得到以色列飛機正從伊拉克返航的警報,但他們害怕強大的F-15,于是召回在附近巡邏的兩架“幻影”F-1戰(zhàn)斗機。
19時10分,參戰(zhàn)飛機全部在特拉維夫和貝爾謝巴之間某地的帕爾馬契軍用機場平安降落。
本·埃利亞胡與第117中隊長拉茲在停機坪上緊緊擁抱,本·埃利亞胡后來說:“沒有人敢想像我們可以一個不缺地回來?!?/p>
6月8日下午15時30分,以色列國家廣播電臺正式播發(fā)一則新聞:“昨天,以色列空軍轟炸了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近郊的核反應堆,將其徹底摧毀……”此言一出,迅速引起了連鎖反應。
事后查明,珍貴的“圖瓦薩-1號”核反應堆機房已成一片廢墟,巨大的屏蔽鋼罩被炸出直徑達5米的大洞,安放巨型計算機的中央控制室房墻倒屋塌,薩達姆苦心經營的核反應堆消失了,伊拉克進入世界“核俱樂部”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
事后,惱羞成怒的薩達姆一口氣將伊拉克西部防空區(qū)司令兼防空軍司令法克里·侯賽因·賈貝爾上校及其麾下少校以上軍官全部處決,另有23名伊拉克空軍官員被送進監(jiān)獄。
由于空襲是在周末進行的,工廠放假,所以150名法國援建人員和50名意大利技師大多都不在現場,故幸免于難,僅一位名叫達米昂·夏塞皮德的法國值班青年專家不幸遇難。一位法國工程師事后敘述他目擊的情況時說:“中央大樓被夷為平地,核反應堆被炸毀,原子彈防護屏無影無蹤。”1981年6月10日,法國援建團啟程回國,援建顧問團團長是這樣敷衍伊拉克方面的:“即使在伊拉克政府保證安全和資金的條件下,重建反應堆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來恢復?!钡▏艘院笤僖矝]有回到圖瓦薩工地。
美國專家估計,即使法國人愿意全力幫助修復這座核反應堆,至少也要花3年半的時間。
這也是以色列政府最希望看到的美滿結局。而當空襲成功的消息傳到以色列,貝京在贊美完上帝之后便給美國駐以色列大使薩姆·劉易斯打電話。驚恐不定的劉易斯說:“我必須嚴肅地告訴閣下,我懷疑白宮的一些人對這件事會發(fā)脾氣的。你們的武器是從我們這里獲得的,只能用于自衛(wèi)?!必惥┓瘩g說:“自衛(wèi)?有什么能比摧毀薩達姆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更能稱得上是自衛(wèi)?這些武器是讓以色列屈服,屠殺我們的人民,毀滅我們的基礎,換句話說,就是要毀滅猶太民族、國家和人民。過去幾個月我多次對你說,要么美國來阻止這個核反應堆,要么我們來做?!?/p>
貝京在內閣公報的最后寫到,以色列絕不允許“敵人對我們的人民研制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并將采取一切必要的先發(fā)制人的行動來保衛(wèi)以色列的公民。據說當貝京向內閣成員宣布以色列飛機正飛往伊拉克執(zhí)行任務時,一些不知內情的閣員還以為他把敘利亞錯說成伊拉克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