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釋天(梵文:?akro devānām indrah),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簡稱因陀羅,意譯為能天帝。本為印度教神明,司職雷電與戰(zhàn)斗,后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
在梵文中,釋迦(?akra)意為”能夠、有能力”;提婆(deva)意為“天人,神明”;因陀羅(Indra)意為“王者、征服者、最勝者”。其全名釋提桓因陀羅(?akro devānām indrah)合意即為“能夠為天界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或“釋天帝”,亦稱因陀羅、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梵文漢譯時為了符合漢語語序就將原語序反轉(zhuǎn),譯作“帝釋天”。
據(jù)諸經(jīng)論所載,帝釋天原為摩伽陀國之婆羅門,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此類記載系印度自吠陀以來,至佛教時代,將其因陀羅之神格具象化而成者。
佛經(jīng)上說,釋尊下生時,他化現(xiàn)七寶金階,讓釋尊從忉利天一級一級地下來。下來時,帝釋天在釋尊的左前方,手執(zhí)寶蓋,和右前方的大梵天,一起侍候著釋尊,為釋尊引路。釋尊成道后佛教產(chǎn)生,因陀羅成為釋尊之守護神,稱為帝釋天。佛陀升于忉利天為母說法時,帝釋天手持寶蓋,任佛陀之侍從。
帝釋天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吠陀”時代,他是手持金剛杵、騎著白象、投擲雷電的戰(zhàn)爭之神。佛教產(chǎn)生后,他是女人變成的帝王。佛教傳入中國后,有的寺廟作少年帝王像,男人女相;有的作青年女后像并附有侍女三人。
帝釋天入佛教后,其形像通常呈天人形,乘白象,右手執(zhí)三鈷杵、左手置于胯上。
其形象依《大日經(jīng)疏》等說,頭戴寶冠,身披瓔珞,手持金剛杵,身騎六牙白象,住于須彌山,有諸天及眾眷屬圍繞。帝釋天不斷七情六欲。據(jù)《譬喻經(jīng)》說,阿修羅王之女容貌姝麗,帝釋天以重金聘求,并且揚言,如若不允,即訴諸武力。阿修羅王大怒,遂爆發(fā)大戰(zhàn)。經(jīng)多次酣戰(zhàn),互有勝負,最后講和,阿修羅王以女納于帝釋天,而帝釋天則以甘露作為回報。
在中國寺廟里,帝釋天多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在水陸畫中,帝釋天完全是一副中國后妃模樣。于密教胎藏界外金剛院中,另有神王形等各種造像。法海寺壁畫中帝釋天鳳衣鳳冠,雙手合十,象征她既有帝王女后之尊,又有虔誠護法之心。
三位侍女可能象征在忉利天時的三位夫人。侍女中一位給帝釋天打方頂幡蓋,以示莊嚴(yán)神威。另一侍女右手拈一牡丹花,左手托一牡丹花盆,以示艷麗富貴。最有趣味的是第三位侍女,雙手捧一山石盆景,這是忉利天之山顛,濃縮為盆景。
為了表現(xiàn)帝釋天居于忉利天,采用這種象征性手法,可見壁畫畫師對繪制內(nèi)容的絕妙構(gòu)思,女后、侍女,臉胖而俊,繼承了唐代女性風(fēng)度。侍女情態(tài)自然,容顏姣好,玉指素臂,豐腴圓潤,服飾細膩,繪制技法真可謂巧奪天工。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