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走進了解韓王信的故事。
韓王韓信,與“漢初三杰”之一的淮陰侯韓信同名同姓,為了加以區(qū)分,史書多稱其為韓王信。韓王信本是韓國宗室后裔,秦末亂世和楚漢爭霸期間,長期跟隨劉邦作戰(zhàn),因而被封為韓王。不過,在西漢初的“七國八王”之中,韓王信與燕王盧綰算是最為特殊的兩個,而韓王信之所以會反叛,從漢初的形勢分析,自有其必然。
韓王信本為韓國宗室后裔,秦末天下大亂后被封為韓王
韓王信本是韓襄王的庶孫,雖然身高八尺五寸、孔武有力,但秦滅六國之后,他便也失去了往日的榮華富貴。
在項梁擁立楚懷王熊心之時,六國后裔已經(jīng)紛紛復國,唯有韓國沒有,張良認為韓國諸公子中韓成最為賢能,因而勸說項梁立韓成為王,并協(xié)助其在潁川一帶打游擊,后因項梁戰(zhàn)死,韓成投奔楚懷王。劉邦西入關中之時,張良率領軍隊跟隨劉邦,在劉邦的協(xié)助下攻占韓國故地十余座城邑,并在攻打陽城時得到韓王信,便任命其為韓國將軍,率領韓國軍隊追隨劉邦西入關中。
項羽西入關中滅秦之后,大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張良通過項伯也為韓成求取了韓王之位,但項羽卻認為韓成沒有戰(zhàn)功,因而不許其返回封地,反而將其帶回西楚,不久后降封為列侯,后于漢元年(前206年)七月將其殺死。劉邦重新殺回關中統(tǒng)一三秦之后,為防備劉邦東進,項羽改封鄭昌為韓王。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劉邦東進,韓信平定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韓王鄭昌也被迫投降,劉邦于是立韓王信為韓王,此后韓信便帶領韓地軍隊長期跟隨劉邦作戰(zhàn)。彭城之戰(zhàn)劉邦戰(zhàn)敗,韓王信隨劉邦撤退至滎陽,與項羽陷入對峙當中。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劉邦撤出滎陽,留韓信和周苛等人守衛(wèi)滎陽,結果在項羽的共計之下最終失守,韓王信投降楚軍,但不久后便又逃出,重新投向了劉邦,劉邦則再次立其為韓王,并在之后跟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建立西漢。
西漢立國之后,劉邦正式封韓王信為韓王,最初封地在潁川。然而,劉邦認為潁川北靠近鞏縣、洛陽,南逼近宛縣、葉縣,東邊則是重鎮(zhèn)淮陽,戰(zhàn)略位置太過重要,于是改封其到太原以北地區(qū),使其抵抗匈奴,建都晉陽。結果,韓王信又上書表示為了更好抵御匈奴,請求建都馬邑,劉邦同意。然而,在匈奴的進攻之下,韓王信私通并轉(zhuǎn)投匈奴,結果最終被漢將柴武斬殺。韓王信為何反叛西漢,內(nèi)在原因與外在形勢共同作用的結果
西漢初共存在七大諸侯國、八大異姓王,而在這些人當中,韓王信和燕王盧綰則是最為特殊的兩個。其他諸侯國,要么是項羽早期分封的諸侯,要么是楚漢爭霸過程中劉邦所分封,這些諸侯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根基穩(wěn)固和相對獨立,而盧綰則是由于劉邦想要將燕地收回中央管轄才分封,而韓王信則長期跟隨劉邦作戰(zhàn),且韓地長期被項羽占據(jù),根基其實并不穩(wěn)固。
至于韓王信為何會背叛西漢轉(zhuǎn)投匈奴,則主要是內(nèi)在因素和外在形式共同作用的結果:
1、外在形式:馬邑是匈奴南下必經(jīng)之路。太原地區(qū),歷來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戰(zhàn)略要地,將韓王信改封到太原以北,的確可以抵御匈奴的南下,但那是建立在韓王信有足夠?qū)嵙Φ那闆r下。如前文所說,韓王信本就是漢初異姓王之中實力較弱的一個,再加上又是剛剛改封到此、根基不穩(wěn),而匈奴卻早已趁秦末中原大亂時崛起,以韓王信的實力,他根本不是匈奴大軍的對手。與此同時,劉邦的力量主要集中于關中地區(qū),一旦匈奴南下,想要從關中發(fā)兵前往救援,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這種情況下,一旦匈奴南下,韓王信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拼個魚死網(wǎng)破,要么只能選擇與匈奴勾結。
2、內(nèi)在因素:韓王信立場不堅多次反叛。從秦末亂世以來韓王信的經(jīng)歷來看,他顯然不是個立場堅定的人物,為了生存他根本不在乎反叛,可以說是為了自身利益可以隨意改變陣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滎陽之戰(zhàn),項羽攻破滎陽之后,周苛堅決不降被殺,結果韓王信轉(zhuǎn)眼便投降了項羽。而在劉邦重新穩(wěn)住陣腳之后,韓王信又逃出項羽陣營,重新投向了劉邦。因此,在西漢立國,韓王信擁有了自己的封地之后,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在無法抵御匈奴進攻的情況下,他的投降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綜上所述,韓王信的背叛其實可以說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實上,韓王信被滅之后,劉邦將自己的兄長劉喜封為了代王,然而劉喜也無法抵御匈奴的南下,雖然沒有像韓王信那樣投降匈奴,結果也是棄國獨自逃回洛陽。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