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嘉慶皇帝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所謂的“明君”,是指英明的君主,出處《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 唐·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廣開言路”向來就是“明君”的寫照,這也是封建社會作為“明君”更愿意嘗試帶領國家走“民主路線”的一個寫照。然而,在很多時候,此“廣開言路”卻不同于彼“廣開言路”。在中國古代,“廣開言路”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納諫”,更多的時候,“納諫”的本質(zhì),也不過是鞏固帝王政權的一種手段而已。
所以,很多封建帝王,為了表明自己“虛懷若谷”的形象,常常會高舉“納諫”的旗幟。
在高舉“納諫”的皇帝中,不乏明君,比:如唐太宗。根據(jù)歷史的記載,唐太宗公私分明,被揭短而不嫌痛,虛心聽取多方意見,開明之極,更讓唐朝出現(xiàn)了一個盛世的局面。由此看來,真正意義上的“納諫”,對于治國安邦的君主來說,真是有著諸多裨益。
而中國歷史上,并不是所有高舉“納諫”旗幟的君主,都會像唐太宗這樣的開明,有的往往只是效仿歷史,樹立自身形象而已。更有甚者,一些君主把“納諫”這把治國利器,作為了自己鏟除異己誘導大臣犯錯,將忠臣送上斷頭臺的一把“利刃”。
這樣的君主,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清朝第五任皇帝嘉慶了。當年,嘉慶帝登基之時,正值清朝由鼎盛走向衰敗的過渡時期。前朝遺留下來的問題諸多,權臣當?shù)溃月范氯?,大臣之間內(nèi)耗嚴重,朝廷表面風光,實則敗絮其中。
面對這樣的局面,確實給當時剛剛親政的嘉慶帝,帶來了不小的阻力和壓力。
此時,嘉慶帝想要“開門納諫”,最初,他渴望著“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的治國理念,渴望勵精圖治,讓清朝在他的手中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鼎盛的局面。但不幸的是,當時,嘉慶帝頭上還有“太上皇”乾隆帝當?shù)溃@也導致嘉慶帝心中的許多治國抱負,無法得以施展。
由于“太上皇”乾隆帝一直手握實權,導致嘉慶帝無法親自治國。而這樣的局面,在嘉慶帝登基后持續(xù)了四年之久。直到1799年,即:嘉慶四年,乾隆帝駕崩,國家的實權終于落到了嘉慶帝的手中,他終于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在乾隆帝駕崩幾天之后,嘉慶帝立刻發(fā)布詔書昭告天下:號召大臣們勇于上奏折進諫,表達自己的治國想法,幫助嘉慶帝改進治國工作。一時之間,朝野上下,呼聲一篇。嘉慶帝的詔書昭告天下后,立即引來了無數(shù)大臣的支持與熱烈的相應。
之后,大臣們相繼上書進諫,其中,御史廣興協(xié)同給事中廣泰以及王念孫等大臣紛紛上書,一起彈劾了當時權傾朝野的貪官和珅。而嘉慶帝也做了個順水推舟的舉動,下令立即查辦和珅。嘉慶帝的這一舉動,不僅扳倒了國家之患,還除掉了當時令帝王無法臥榻安睡的政敵。
鏟除和珅之事過后,朝野上下的大臣們,無不彈冠相慶,拍手稱快。而且,對于嘉慶帝的“廣開言路”,積極“納諫”一事,更是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認可。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身為明君的治國作風,也為了向大臣們進一步表明自己“廣開言路”的“誠意”,嘉慶帝平反了在乾隆帝執(zhí)政時期,因為直言不遜而獲罪的曹錫寶和尹壯圖兩位“忠臣”。
這在當時的清朝,更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原本,早已沉寂的政治氛圍,在嘉慶帝大刀闊斧的舉動中,猶如一潭死水被打破,言路大開。上到國家的朝廷重臣,下到地方的無名小官,都可以上書進諫皇帝,對朝政治國提出意見。一時間,人們心中嘉慶帝的形象,瞬間變得無比光輝。但是,萬事萬物有利就有弊,隨著言路的開放,各種各樣的治國意見,隨之而來。
畢竟,言路大開就會涌現(xiàn)出更多愿意為國家積極進諫忠言的大臣,但是,“忠言逆耳”從來都不假。
然而,這些忠言的到來,卻極大地突破了嘉慶帝“納諫”的底線。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積極納諫帶來的后果,這是他不愿意面對的。可以說,他只是把納諫作為樹立自身形象,拉進君臣之間距離的一個工具而已。最終,這一切的忠言,慢慢引起了嘉慶帝的反感,因為,當初他選擇廣開言路,也只不過是希望更多的“合于己意”的“正言”涌現(xiàn)出來。
所以,那些“逆耳之言”,嘉慶帝開始越來越反感。
而最初,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嘉慶帝選擇了忍耐,他心中打算,這種對于治國無益的所謂的“妄言”,終究,是成不了大氣候的,由此,他選擇了鼓勵官員們繼續(xù)大膽進諫。但是,在君主這樣的誘導之下,越來越多的尤其是那些涉世未深的知識分子們,內(nèi)心炙熱地以為自己生逢幸世、遇到明君,終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學了,所以,便開始大肆地抨擊朝廷的弊病。
甚至,還有人肆無忌憚地批評嘉慶帝的所作所為。殊不知,嘉慶帝卻是一個擅長玩“陰謀”的政治家,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官員,落入到了嘉慶帝用“納諫”設下的陷阱之中而不自知。
在清朝的歷史中,洪亮吉一案,就是嘉慶帝時期最典型的例子。
洪亮吉是嘉慶時期一位典型的學者型官員,也是一位飽讀之士,當時,任職翰林院編修。因為,洪亮吉博學多才、精通經(jīng)史,所以,對于乾隆末年,以及嘉慶初期面臨的治國問題,有著特別清晰的見解和認識。在后來的史實中,通過洪亮吉的作品《治平篇》以及《生計篇》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洪亮吉對于當時的社會問題的獨到見解,也是他最早提出:“過快的人口增長會給社會帶來更大的隱患。”
平時的洪亮吉,就是一位性情耿直,直言不諱的人。當遇到嘉慶帝“廣開言路”的治國策略之時,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為國家勵精圖治、為民造福的偉大抱負,洋洋灑灑地書寫了將近六千字的進言書,并拜托軍機處大臣成親王,以及吏部尚書朱珪與吏部右侍郎劉權,輾轉(zhuǎn)將這封諫言書呈交給了嘉慶帝。然而,在這份進言書中洪亮吉用詞十分激烈,他認為:“當時的國家,嘉慶帝雖勵精圖治,但是,沒有將措施運用到根本,國家還是世風日下,賞罰不明... ...”
并且,還說道:“嘉慶帝看似廣開了言路,實則言路未通暢,大臣們看似整肅了朝政,其實,朝野內(nèi)部依舊是一片混亂... ...”除此之外,對于很多大臣的做法,洪亮吉更是給出了十分露骨的抨擊。他認為:“大臣們大多都是欺軟怕硬之輩,整天都在研究如何取悅皇帝而升官,沒有人愿意站在為百姓造福的角度,為國家貢獻力量... ...”而最為過分的則是在進諫書的最后,洪亮吉居然劈頭蓋臉地諷刺嘉慶帝。
據(jù)《清仁宗實錄》記載:
“自三四月以來,視朝稍晏,竊恐退朝之后,俳優(yōu)近習之人,熒惑圣聽者不少... ...”
大概意思就是:“指責嘉慶帝處理朝政拖拖拉拉,猶豫不定,最后,還諷刺嘉慶帝,是不是被身邊的饞臣、戲子、妻妾迷住而無心朝政... ...”
盡管,洪亮吉的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朝廷內(nèi)外的種種弊病,不管是對于國家百姓還是朝廷大臣,亦或是嘉慶帝本人,都是十分有建設性意見的。從他的諫言中,也可以感受得到這位大臣的一片赤誠。但是,他雖然用情至深,但卻違背了嘉慶帝廣開言路的真實用意,也更著實傷害了嘉慶帝的自尊心。
據(jù)記載,嘉慶帝在閱讀完洪亮吉上奏的諫言書后大為惱怒,怒斥洪亮吉“誹謗朝政”,認為:洪亮吉以一個小臣的胸懷,妄加評判朝廷百官包括皇帝本人,其用意居心叵測。并立即下旨將洪亮吉革職查辦,交由軍機匯同刑部一同審問。最后,刑部以大不敬之罪,定罪洪亮吉,并處以斬立決。但是,在朱珪等大臣紛紛求情下,嘉慶帝才讓洪亮吉免于一死,改為充軍伊犁。
在這之后,洪亮吉充軍百日之時天遇大旱,嘉慶帝求雨不得,自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而得罪了上天,所以,這才選擇了大赦天下,洪亮吉因此而得到赦免。但是,他卻不可以再回朝做官,只能返回原籍老家度過殘生,并且,在此期間他還要接受朝廷的監(jiān)督改造。日子雖然好過了些,但是,洪亮吉最終都未能替自己摘掉“大不敬”的帽子。
在洪亮吉事件發(fā)生后,人們也漸漸意識到嘉慶“納諫”下的真實面目,看似表面開明無限的“明君”,原來,也只不過是一位自以為是,心口不一的“昏君”而已。至此,剛剛回春的言路再度被嘉慶帝的舉動阻塞了,這也導致言官們一個個也變得如履薄冰,很少再有忠臣愿意冒險為時局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就連小小的建議都很少提出了。
在那段時間,很多本該查辦的大案,也很少有人愿意出面去查,生怕做錯了什么被皇帝治罪,致使曾經(jīng)一度鼎沸的廣開言路,瞬間被打擊的無聲無息。但是,聰明的嘉慶帝,很快就意識到了這種政治氛圍,十分不利于自己的統(tǒng)治,所以,他又撰寫了《諫臣誡》,鼓勵言官們要向朱云、魏征那樣,公平公正地反應朝廷問題,不畏強權見到擾亂朝廷綱紀的事情,要勇于進諫。
然而,現(xiàn)實卻是,官員們早已被嘉慶帝的出爾反爾戲弄怕了,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即使嘉慶帝再怎么游說大臣,也沒有人敢再次百無禁忌而為之了。而最后的結(jié)果正是:嘉慶帝如此的心懷叵測導致其自食惡果,朝廷上下被他一手弄的烏煙瘴氣、積重難返!并且,嘉慶帝的虛偽納諫,對后世尤其是清朝的國運,留下了相當可怕的影響。
總的來說,嘉慶帝與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他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zhàn)爭、南京簽約、聯(lián)軍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jīng)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zhuǎn)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引蛇出洞”的招數(shù),讓數(shù)十萬的知識分子因為自己的耿直,自己的憂國憂民而慘遭毒手。哪怕是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透過歷史依然能感受到嘉慶帝那幽靈閃現(xiàn)的內(nèi)心,和不斷故伎重演的手段,不由得令人不寒而栗。歷史的車輪總在不斷滾滾向前,有時候,雖然經(jīng)歷的人不一樣,但是,在很多時候結(jié)局卻驚人的相似,這樣用“納諫”當幌子的昏君,真的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最終,事情發(fā)展到最后,大多都經(jīng)歷了極為相似的悲慘后果,真可謂是歷史可鑒呀!
參考資料:
【《清仁宗實錄》、《洪亮吉》、《清史稿·列傳一百五十》】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