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一些皇帝我們知道也還是超多的,有的皇帝是世襲的,有的皇帝是篡位的,有的皇帝是從農(nóng)民再一直干到皇帝的,但是在中國的古代有這樣一個人他叫石勒,他就是從一位奴隸竟然慢慢的做到的皇帝,這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事情了,那么他到底有什么傳奇人生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揭秘分析看看吧!
《晉書·石勒》中記載有這么一個歷史故事。石勒“雅好文學”(此處文學特指文章和博學),但不識字。雖然身處軍旅之中,只要有空閑之時,便常常讓儒生讀史書給他聽。每每論及古代帝王的善惡,都很有見地,周圍的人聽到后,也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有一次他讓人讀《漢書》,聽到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勸劉邦復(fù)立六國后人,大吃一驚,說道:“這個建議極其錯誤,劉邦怎么會因此統(tǒng)一天下的呢?”接著聽到張良的反對意見后,才放下心來,說:“幸好有張良的諫言啊!”
后趙石勒出身于綠林,這一段“雅好”歷史的故事與他殺人如麻的形象似乎頗不符。其實,翻看石勒的崛起,就會明白,《晉書》中記載的這一段應(yīng)該是有所本的。歷史上殺人如麻的軍閥多如牛毛,但能夠建立政權(quán)并且雄踞一方的卻沒有多少人。石勒對于政治得失的判斷遠不是普通的軍閥莽夫所能比擬的,如若不然,一個異族奴隸在不到二十年如何能夠建立起一個政權(quán)。石勒先歸劉淵,然后漸次崛起,等待時機,在晉元帝大興中,叛前趙稱王,不久,又殺掉劉曜稱帝,其行徑在儒家正統(tǒng)看來,是個不守信用的小人,然而,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jù),石勒的行為其實與其他軍閥相比,也并不丑陋多少。他之所以被士人不滿,除了濫殺,更主要在于他的出身。
史書上說石勒是“匈奴別部羌渠之胄”,而“羌渠”是匈奴入塞十九個部落中的一個,他是“羌渠”里的羯族人。羯族人的長相是一副白人的樣貌,高鼻深目多須,而且信奉的宗教也與中原大不相同,他們信奉的祆教。后人有人認為,石勒的祖先應(yīng)該是來自于“石國”,也就是現(xiàn)在的塔什干,可能有一定道理。石勒的祖先遷居到中原后,便以石為姓,石勒的父親和祖父都曾經(jīng)為部落的小頭領(lǐng)。石勒出生在上黨武鄉(xiāng)縣,即今天山西的榆社北,十四歲時與部落中的人做生意到過洛陽,不久之后,便回到家鄉(xiāng)耕田。
晉惠帝的末年,山西出現(xiàn)大饑荒,并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開始掠奪買賣胡人到山東、河北作奴隸,掠奪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出售奴隸,換取急需的軍糧。當時害怕胡人奴隸逃跑,便用一個枷鎖套住兩個胡人,石勒當時已經(jīng)二十余歲,也在被販賣的行列之中。從山西到河北、山東的一路上,具體情形,不須描述,也知道其慘狀。石勒僥幸活到了目的地,立即賣到茌平人師懽家中,成為耕奴。時間稍久,師懽便發(fā)現(xiàn)石勒與普通的胡奴不一樣,所謂“氣象不凡”,放免石勒成為佃客。
其后,石勒召集王陽等八個人為“騎盜”,接著又得到了郭敖等十個人加入,號稱“十八騎”。在八王混戰(zhàn)中,成都王司馬穎被劉輿殺死,司馬穎的部將公師藩帶領(lǐng)數(shù)萬士卒,起兵趙、魏,打出的旗號就是為了司馬穎復(fù)仇。石勒趁此機會,帶著“十八騎”投奔公師藩。從此,中原大地迎來一位異族的亂世梟雄。
不久之后,石勒又投奔前趙開國皇帝劉淵,成為劉淵的部將,在這一時期,石勒的軍隊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十余萬人。公元三一一年,石勒追擊西晉主力軍“東海王”司馬越于苦縣寧平城,全殲了晉軍。就在這一年,前趙劉曜與王彌會師于洛陽。之后,石勒用計策誘殺了王彌,兼并了王彌的軍隊,勢力大增,信心滿滿的南侵江、漢等地,旋即失敗。采用張賓的計策,北據(jù)襄國,也就是今天的邢臺市,作為根據(jù)地。西晉的東北八個州,石勒擁有其中的七個。公元三一四年,石勒襲擊了王浚,奪取幽州,割據(jù)了河北、山東的大部分地區(qū),兩年后打敗晉將劉琨。公元三二一年,滅掉鮮卑段氏,同年趁東晉大將祖狄病亡,占據(jù)了河南和皖北地區(qū)。接著破曹嶷,取青州,公元三二九年,滅掉前趙,攻占關(guān)隴,此時,中原地區(qū),除了遼東的慕容氏,河西張氏以外,統(tǒng)統(tǒng)都歸石勒所有。石勒建立的后趙,在全盛的時候,其疆域,“南到淮、海,東達大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公元三三零年,石勒正式稱帝。
石勒是羯族胡人,對西晉以漢族為主的政權(quán)自然有強烈的民族仇恨,所以,他在戰(zhàn)爭中殺死不少所俘虜?shù)奈鲿x王公士卿和世族大家。但是對于投降他的世族大家則采取了較為優(yōu)厚的態(tài)度,并且有步驟的吸收他們加入自己的政府。石勒轉(zhuǎn)戰(zhàn)河北的時候,將當?shù)氐摹耙鹿谌宋?,集為君子營”,并且吸納漢族失意的文人張賓,將其任命為自己重要的幕僚,甚至石勒將其任命為“大執(zhí)法”,總管朝政。這樣的用人方法,使得石勒在征服周邊的軍閥有了不一樣的氣象。建立后趙后,不僅將世族大家三千家遷徙到邢臺,還下令胡人“不得侮易衣冠華族”。同時繼續(xù)采用九品官人制度,很多當時的大族都在石勒的國家中擔任重要的官職。
當然法令歸法令,羯人欺負漢人的事件,還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也是胡漢分治政策下的必然。石勒有一次召見參軍樊坦,看到他的衣服破爛不堪,大吃一驚,問道:樊參軍怎么貧苦到這般田地!樊坦率性直接回答,剛剛遭到羯賊欺負,財產(chǎn)都被劫掠而去。石勒笑著說:“羯賊乃爾暴掠邪!今當相償耳。”隨后賜給石勒車馬衣服以及錢三百萬。當時后趙的法律規(guī)定,稱呼羯人應(yīng)該為“國人”,漢人為“趙人”,嚴禁漢人稱呼羯人為“胡人”,這次樊坦違反禁令,石勒并沒有加以責備,不過,通過這次事件,可以看出來,當時后趙的羯族人明顯高出漢人一頭。
石勒因為早年經(jīng)歷過“兩胡一枷”被賣到山東做奴隸的悲慘生活,所以,他對于普通百姓的艱難生活,應(yīng)該是深有體會的。雖然他也曾在災(zāi)荒年間,為了保證自己軍隊的糧食的充足,不顧百姓死活,采用掠奪方式獲取軍糧,甚至被百姓罵作“胡蝗”,可是當他奪取幽州之后,實施的租賦制度,規(guī)定百姓每戶帛兩匹,谷二斛,遠較西晉政府實施的“占田法”之后,“民丁課田,夫五十畝,收租四斛,絹三匹,綿三斤,輕緩的多。在十六國時期,軍閥林立,戰(zhàn)爭頻仍,石勒減輕編戶齊民的田租戶調(diào)的做法,是難能可貴的。石勒為了節(jié)約糧食,一反匈奴的舊習俗,在自己統(tǒng)治的區(qū)域內(nèi),嚴格禁酒。史書上記載,石勒“以百姓始復(fù)業(yè),資儲未豐,于是重制禁釀,郊祀宗廟,皆以醴酒,行之數(shù)年,無復(fù)釀?wù)摺薄?/p>
石勒在對于不同意見的聽取也頗有可取之處。他曾經(jīng)要營建鄴宮,廷尉續(xù)咸上書反對。石勒大怒罵道:“不殺了這個老臣,我的王宮不能建成!”下令讓御史逮捕續(xù)咸。中書令徐光進言道:以陛下的天資聰穎和睿智,超過了唐虞,卻越發(fā)不愛聽忠臣之言,豈不成夏桀、商紂之類的人了嗎?群臣的話如果可以采納就采納,如果不能采也應(yīng)當寬容,怎么能因大臣的直言不諱而隨便殺人呢!”石勒聽完徐進的一番話,感嘆道:作為君主不能獨斷專行,我難道不明白續(xù)咸諫言的忠誠嗎?原先我就是和他開玩笑?!笔针S后停修了宮殿,賜給續(xù)咸絹百匹、稻百斛,接著又發(fā)布詔書命令百官每年舉薦賢良、方正、直言、秀異、至孝、廉清各一人。石勒的主觀目的當然為了自己政權(quán)的長治久安,但是客觀上卻使得當時朝廷的政治也清明了許多。
相比與中國歷史上一些君主自吹自擂,石勒對于自己的評價,倒是頗公允。
他曾經(jīng)在宴請高句麗和余溫屋孤的使者,酒興正酣時,對徐光說:“我相當于自古以來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哪一類君主?”徐光大拍馬屁回答:“陛下的神明威武宏謀大略勝過高祖劉邦,才略卓絕超過魏祖曹操,自三王以來沒有人可比,可以說僅次于軒轅!”石勒聽完笑著說:“人怎能沒有自知之明呢,你的話不是太過分了嗎?我如果遇到高皇劉邦,必當北面而事奉他,與韓信、彭越并肩齊驅(qū)而爭為人先。倘若遇到光武帝,當共同馳騁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要行事光明磊落,如日月光明,不能像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負孤兒寡母,以狐媚來奪取天下,我應(yīng)當處在二劉之間而已,哪能與軒轅相比呢!”
這一段話,石勒說的很誠懇,他也確實在一些政策上效法漢高祖的,拋開石勒是否有吹噓之嫌,在他統(tǒng)治下,百姓要比漢族執(zhí)政的西晉末年,和匈奴人劉氏統(tǒng)治的前趙時候,生活的更好,這都是不容置疑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