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朱允文在朱元璋面前是裝孝順,初登大寶就對他的各個叔叔痛下殺手,流放的,死的,自焚的,朱棣就兩個兒子,都拉進南京當人質,兵權也交出去了,還能怎么造反,但是朱允文不肯啊,“勿使朕背負殺叔罪名”意思是不要活捉回南京,不然我不好處置,陣前格殺是最好的。再者,黃子澄,方孝孺,齊泰這些人就只會夸夸其談,最后也只是禍國殃民,大談周禮,朱棣靖難之后黃子澄之流為何不隨建文帝而去,忍辱偷生,令人不齒。
其實朱棣自己并不想當反,因為自己當燕王,其實也是海外的皇帝,待遇也很好,只是當時削番被逼無奈,因為削番過程中有親王自殺,朱棣也很忌憚,萬一被削去兵權,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證。朱棣第三次南征,確實是直接繞過了盛庸防守的濟南直接奔向南京方向,但朱棣的心思是誘出盛庸的軍隊,在半路打伏擊,如果直接打南京,將被盛庸的軍隊追著打,再加上南京部隊的抵抗,會收到兩面夾擊,形勢危險。所以朱棣的軍隊半路打伏擊,消滅盛庸手下大將平安的軍隊后才攻入南京的!
在陸權時代,南京是長江以南的軍事和政治中心(尤其是明朝)。陸權時代,北方勢力自北而下,一旦突破長江并且攻下東南門戶南京,那么大勢就定下來了,后面的仗基本就不用打了,會像喝稀粥一樣順暢,一順到底直達兩廣,南京一下,南方即使有抵抗也左右不了大局了。按照史書記載,暗示胡瀅找到了建文帝,在漠北行軍中,胡瀅連夜來報告,胡瀅如果沒找到不會急匆匆連夜稟報消息,他只可能帶著找到建文帝的消息報告,否則你在逗朱棣玩呢?朱棣不要你腦袋?而且二人在大帳內密談很久,雖然沒人聽見內容,但如果就說沒找到也不需要,后人推測必定找到了。
靖難之役前建文帝大力削藩,弄的天下各王人人自危,甚至逼死了藩王,失去人心。諸王盼望有人出頭制止削藩,所以按兵不動。朱棣進南京后,眼看建文帝大勢已去不如依附在新帝門下享受太平。朱棣又實行寬松政策,確保諸王地位并恢復了被廢的藩王封號,所以沒人反。再說想反也打不過他。只占領南京和北京就夠了啊,北京是他的地盤,南京嘛,必經(jīng)之路打不通,就繞過去干,最后反正是干贏了,成則王,我就是要當皇帝,誰不服?不服立馬發(fā)兵干!誰敢造次!藩王基本都不行了,大臣們就更沒說法了。況且,朱棣當皇帝,也確實創(chuàng)出了豐功偉績。一部永樂大典做到了各種知識的總結,鄭和下西洋讓那時的明朝真正做到了四海朝服。對外方面打了蒙古不敢來犯。
可惜重八皇帝死前殺光了所有驕兵悍將,建文即位時已經(jīng)沒幾個經(jīng)歷實戰(zhàn)的名將了,本來就沒辦法和燕王對抗,加之又啟用了個李景龍這樣滴豬隊友,不敗才怪!不管怎么說,事實證明,燕王繼承大統(tǒng)后,政績肯定是要大于建文。假如靖難失敗,就沒有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也沒有了永樂大典,也許國都會一直在南京,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北京城的繁華昌盛了,再也許明朝歷史不會持續(xù)近300年。第一,建文帝在根基不牢,且?guī)讉€叔叔輩沒有任何反叛的情況下強行削藩,于情于理都沒有有依據(jù)。第二,重用黃子澄等幾個文人,一天到晚咋咋呼呼削藩,不考慮老百姓需要安定的生活環(huán)境過日子的需求。第三,朱棣本身能力很強,是從血海中一路走過來的,人家是憑本事吃飯,不是靠嫡長這樣的身份。
太祖的機制就是讓朱氏宗族在皇帝被權臣,宦官等架空時攻進京師,以確?;饰辉谥焓鲜掷?,而建文帝現(xiàn)在就削藩,等于把以后宗族的力量給削弱了,也是在打太祖的臉,朱棣雖然就是想篡位,但他用這個“清君側”的理由的確是符合太祖祖訓的。如果當時真的是那兩個大臣有不臣之心,朱棣的做法就是太祖防御機制的啟動。只不過他才是謀反之人,用太祖的機制套路了建文帝,讓建文在輿論上占不到便宜,被反殺了。攻下南京后,朱棣就給諸王,諸地方勢力封官,發(fā)獎金。明朝朱元璋開始就限制地方政府的軍權,諸王不反,地方政府也樂亨太平。因為建文帝削藩,得罪諸王,朱棣奪權暫時保住藩王的利益,因為諸王自然就心向朱棣。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