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朱元璋和常遇春關(guān)系的讀者,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明洪武二年七月,剛剛奔襲千里,攻破元上都開平的常遇春奉命班師南歸,結(jié)果在行軍至柳河川時突發(fā)重疾病逝,年僅40歲。
聽到這個消息后,難以遏制悲痛心情的朱元璋甚至癱倒在了龍椅上。他在祭奠常遇春的詔諭中寫道:“開拓之功,遇春居七八”??梢?,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地位之高。
不過,即使如此,朱元璋之后的一個舉動還是令人們感到有些驚愕。他下令,讓宮廷畫師為常遇春繪制了一幅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封建時代等級森嚴,稱呼、服飾、宅邸都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皇帝專門讓人繪制臣子穿龍袍的畫像,不僅空前,更是絕后。這一事件實在是太匪夷所思,因此有不少人覺得,這一說法會不會是后世的謬傳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常遇春的龍袍畫像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根據(jù)記載,當時朱元璋下令要畫師繪制的這幅龍袍像,被太祖懸掛于明朝功臣廟當中,名列功臣榜第二(徐達第一)。在祭祀儀式結(jié)束后,常遇春之子常升特地請求朱元璋,讓畫師再依照原像又畫了一張,當作傳家之寶。
靖難之役中,常升戰(zhàn)死,其妻子胡氏攜龍袍像遠逃至云南避難。這80多年里,畫像依舊被常家嚴密珍藏,直到明孝宗大赦建文罪臣時,常家才再次攜龍袍像出現(xiàn)。
在這之后,常家雖歷經(jīng)戰(zhàn)亂,但一直小心保留這幅畫像,不曾遺失。前些年,中大歷史系教授朱希祖、明史專家吳晗等專家經(jīng)過反復(fù)比對考證,認為這幅常家所藏的龍袍像,“即是開平王遇春公生前的真實面貌”。
也就是說,常遇春龍袍像一事并非后世虛構(gòu)。
龍袍像的保存,為后世人們研究這段不同尋常的故事,提供了極佳的切入點。
從畫中龍袍的樣式上來看,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子龍袍,龍袍并沒有使用代表皇家的金色,而是用了明代官服常用的緋紅色作為打底。因此,從形制上來看,它更加接近于明清特有的“蟒袍”。
所謂蟒袍,就是皇帝用來賞賜有功之臣的"賜服",它上面繪制的圖案和天子朝服上的龍紋特別相近,只不過蟒袍上所繪的蟒龍要比正牌金龍“少一爪”。如果不細究顏色,光從紋飾上分析,人們很難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差別。
當然了,如果常遇春像里穿的是這種蟒服,那這件事也不至于被人們大書特書。畫中常遇春所穿的龍袍,并不是紅底四爪龍紋的蟒袍,它介于兩者之間,雖是紅底,但卻是實打?qū)嵉奈遄瘕?
人們猜測,正是朱元璋的授意,畫師們才會在畫常遇春像時用這種高于蟒袍的特殊服飾。這也足以看出朱元璋對常遇春突然暴死的哀痛和惋惜。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重視常遇春,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就像之前所說,常遇春對于明朝的建立,是有著居功至偉的開拓之功的。
早年間,常遇春只是鄉(xiāng)間盜寇,但從1355年投奔朱元璋開始,常遇春就開始嶄露頭角,顯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軍事天賦。他曾說自己“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這也讓他得了一個“常十萬”的外號。事實證明,他的這句話并不是妄言。
1359年,常遇春以奇兵突擊,攻克衢州,擊潰元朝上萬精銳;
之后,采石磯大戰(zhàn)中以先鋒姿態(tài)突入敵陣,幫助朱元璋擊潰守軍,攻占太平,次年再下集慶(即后來的應(yīng)天府);
1360年,與駐守池州的徐達聯(lián)合作戰(zhàn),在外圍伏擊陳友諒,將他逼得敗走江州。第二年,又率領(lǐng)三萬士兵配合馮國勝等人擊破陳友諒數(shù)十萬眾,瓦解了后者對應(yīng)天的猛烈攻勢;
而在決定吳、漢兩勢力勝負的鄱陽湖決戰(zhàn)中,常遇春不僅重傷陳友諒麾下大將張定邊,又利用小船縱火不停給敵軍制造混亂,還在朱元璋坐船擱淺的危機時刻,用簡單粗暴卻很有效的撞擊方式幫助其脫困。
可以說,常遇春幾乎參與了朱元璋開拓時期所有重要戰(zhàn)役,這樣一位“摧鋒陷堅”的大將,又怎么能不讓朱元璋重視。
陳友諒覆滅后,元朝對朱元璋陣營的威脅變得首當其沖。在攻取元大都、征討陜西的歷次戰(zhàn)役中,常遇春一直是以副將軍的身份與徐達配合。
常遇春、徐達,以及李文忠三人,可以說是朱元璋覆滅元朝最重要的軍事將領(lǐng)。而他本人更是在覆滅元朝的戰(zhàn)役中“盡瘁而終”,失去這樣一個有功勞又有苦勞的將領(lǐng),朱元璋如何能不心痛。
當然了,常遇春和徐達這位開國第一功臣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過徐達死后,雖然同樣享受到配享太廟,圖留功臣廟等一系列待遇,但卻再沒有了龍袍繪像的殊榮,這其實也很耐人尋味。
有不少人猜測,朱元璋之所以在酬謝常遇春時有些用力過猛,也與當時的軍事環(huán)境有關(guān)。
常遇春死時,北元雖然被明朝屢屢暴擊,但畢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像元順帝、王保保等這些北元勢力依舊活躍在寧夏、甘肅等地,可以說初生的明政權(quán),隨時有被侵擾的隱患。
在這種情況下,下大力氣哀悼常遇春這樣一位功臣良將,尤其是龍袍繪像這種有些逾制的行為,也可以起到激勵士氣,鼓舞人心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拼殺疆場的武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