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劉邦嗎?知秀網(wǎng)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劉邦建立漢朝以后,首要任務并非是發(fā)展生產(chǎn),而是各地平叛。卷入叛亂之中的既有項羽分封的諸侯,也有自己分封的諸侯,還有跟隨自己起兵的故友,甚至樊噲后來也差點被定為叛臣。為什么劉邦稱帝后有如此多人發(fā)動叛亂呢?
這不得不從當時大眾的思想文化說起,分封依舊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崇尚天下一統(tǒng)的秦始皇不但二世而亡,而且還是漢朝推翻的對象,其所推崇的統(tǒng)一思想自然不能為漢朝大眾接受。也就是說,在當時的人心目中,雖然劉邦是皇帝,但這個皇帝更像是周天子那樣的“天下共主”,真正管轄地方的依舊是分封的諸侯。因此無論是英布還是韓王信其實都能獲得當時手下人的支持,這是他們發(fā)動叛亂的底氣。
接下來就是劉邦為了擊敗項羽給予諸侯的權力和地盤太大,這威脅了之后劉邦的統(tǒng)治。劉邦就要一步步瓦解諸侯,他的行為招致了諸侯的不滿,即使對他的近臣來說也是如此。盧綰就是如此,劉邦殺了部分諸侯王之后,新分封的諸侯王肯定也害怕會牽連之中,他們雖然不會直接叛亂,但也會保存和增強自己的實力,而這在劉邦看來無疑是想要和自己分庭抗禮,因此想要剿滅新的諸侯王也在計劃之中。劉邦和諸侯王都處在這樣的“囚徒困境”之中,劉邦怕諸侯王過于強大因此要限制諸侯王,諸侯王害怕自己弱小被劉邦吞掉,劉邦又因為諸侯王強大自己的實力再限制諸侯王。可以說,最終產(chǎn)生那樣的結果完全不意外了。
此外,劉邦的繼承人劉盈過于暗弱也是劉邦對諸侯王下手的重要原因。平定天下以后,劉邦歲數(shù)已經(jīng)非常大了,而他分封的諸侯尤其是韓信還非常年輕,劉邦自己固然能夠鎮(zhèn)住天下,但到了他兒子的時代就未可知了。所以,為了守護自己打下的基業(yè),對那些曾經(jīng)為自己打下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痛下殺手也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了。與劉邦同樣的其實還有明朝的創(chuàng)建者朱元璋。
劉邦通過不斷地將異姓王更換為同姓王,最大的貢獻就是維護了封建的“家天下”。這種思維逐漸流傳到后世,后世發(fā)動叛亂尤其是在國家剛剛創(chuàng)建時發(fā)動叛亂的也就越來越少了,人們越來越習慣于“一姓之天下”這種思維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