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門女將的故事廣為流傳,但從清朝之前,正史根本沒有過楊門女將的記載,尤其是宋人的筆記小說、各種野史都沒有留下過只言片語。盡管從清朝開始,各方極力考證這些女中豪杰的真實性,但是收獲寥寥。因此,絕大多數(shù)史學家認為,楊門女將均屬虛構。那么這些俠肝義膽、活生生的楊門女將是怎么來的?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還是如前所述,清朝之前正史沒有提及楊門女將,也就沒有提及過佘太君。明代成化年間成書的《山西通志》只記載了楊家三代,沒有佘太君。到了清代,部分地方志出現(xiàn)了有關佘太君的記載,比如《乾隆一統(tǒng)志》、《保德州志》、《岢嵐州志》等等開始載入佘老太君的故事,而且成書時間越晚,生平事跡越是詳盡。到后期的地方志,史實與傳說混雜,很多與正史相沖突,明顯為后人牽強附會摻雜進去的。
其實在北宋初期還真有一個佘太君的原型,她就是豐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折太君。王承美守邊有功,而折夫人有勇有謀,輔助王承美屢次擊敗來敵。太平興國七年,折太君夫婦率軍與契丹軍激戰(zhàn),斬首以萬計,生擒契丹天德軍節(jié)度使韋太。次年,契丹軍前來復仇,又被折太君夫婦擊潰,并追逐百余里。此后,契丹軍聞名喪膽,不敢再犯。王承美和折太君共同守住豐州35年,契丹人從未能踏入一步,因此不僅王承美受到加官進爵,當時的宋真宗還特別賞賜了折氏,每月賜錢五萬,讓她享受邊疆官員的待遇。
王成美過世后,折太君依然為了豐州的問題奔波,多次往返京城和駐地之間,直到仁宗朝。她的故事相當豐富,但沒有小說演義中佘太君那么傳奇,應該就是后人以“折”和“佘”讀音類似而慢慢誤傳導致。佘太君最早出場是在元代雜劇《謝金吾詐拆清風府》中,但戲中的佘太君形象較弱,沒有主見,小說家可能使用移花接木手段,逐步演化為現(xiàn)在佘太君剛強果敢的形象展現(xiàn)在世人。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