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燕策》記載了一個寓言故事“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p>
后人將這個故事總結(jié)為一個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形容在各種紛亂復(fù)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jié)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就是一個典型的“第三者”,他之所以能夠登上至尊之位,就是因為競爭皇位的多爾袞與豪格實力相當,誰也沒有壓倒性的實力,這才使得福臨趁虛而入!
多爾袞大家都熟悉,豪格是誰呢?他最后是何結(jié)局呢?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先來看豪格的身份
據(jù)《清史稿》所載,豪格全名愛新覺羅·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出生于1609年,他自幼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zhàn),多有戰(zhàn)功,被努爾哈赤封為貝勒,1626年,年僅17歲的豪格在征討蒙古扎魯特部的戰(zhàn)役中大放異彩,親手斬殺了扎魯特部的貝勒鄂齋圖。
次年,他又在寧錦之戰(zhàn)中擊敗明軍,被皇太極大加賞賜!1632年,豪格隨大軍討伐察哈爾部,并親自率軍攻入明朝境內(nèi),在歸化諸路大肆燒殺搶掠,此戰(zhàn)過后,豪格因功晉升為和碩貝勒!
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豪格作為長子且戰(zhàn)功彪炳,順利晉升為和碩肅親王,并兼管天下銀錢,可謂是大權(quán)在握!
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暴斃,由于其死的“倉促”,生前沒來得及立下遺囑,皇位的歸屬就成了當時最“熱門”的話題,眾宗室旗主蠢蠢欲動,紛紛站隊,誓要在這場“皇位爭奪戰(zhàn)”中分得一杯羹!當時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就是皇太極的長子和碩肅親王豪格以及睿親王多爾袞!
二、那么皇位到底花落誰家呢?
按理來說,豪格是皇太極長子,順理成章的享有皇位繼承權(quán),但一來皇太極并沒有立豪格為儲君,二來多爾袞戰(zhàn)功彪炳,實力雄厚,擁護者甚多。
而且從輩分上講,也有皇位繼承權(quán),因此一時之間皇帝之位“懸而未決”,多爾袞與豪格以及他們背后的支持力量發(fā)生了激烈的碰撞,誰也不肯相讓,這一度使得新生的大清政權(quán)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
關(guān)鍵時刻,清朝權(quán)貴居中調(diào)節(jié),使多爾袞與豪格達成協(xié)議,雙方各讓一步,誰也不染指皇位,轉(zhuǎn)而由先皇第九子,當時年僅六歲的福臨繼位,即后來的順治帝!
福臨登基后,由擁護豪格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出任第一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出任第二攝政,這樣一來,皇權(quán)實現(xiàn)了平穩(wěn)過渡,新生的政權(quán)得以避免土崩瓦解的結(jié)局,多爾袞以及豪格也在政治上達到了平衡,可謂是“一舉三得”!
綜上所述,皇太極駕崩時,福臨還是一個年僅六歲的稚子,背后也沒有強大的力量支持,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皇位似乎都沒有可能落在福臨的身上,但命運就是這么奇妙,豪格與多爾袞“鷸蚌相爭”,反而使福臨這個“漁翁”撿了便宜,平白無故得了一個皇位,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三、那么福臨繼位之后,豪格最終是何結(jié)局呢?
據(jù)《清實錄》所載,就在福臨繼位后的第二年,豪格就因為惡意中傷睿親王多爾袞被議罪削爵,這也能看出豪格雖然能征善戰(zhàn),卻缺乏政治頭腦。
清軍入關(guān),遷都北京后,多爾袞與福臨大封諸王,豪格憑借軍功得以恢復(fù)原封和碩肅親王!
從1946年開始,清廷任命豪格為靖遠大將軍,全力剿滅盤踞在四川一帶的張獻忠,同年十一月,豪格率大軍大破張獻忠的軍隊,并親手射殺張獻忠,立下不世戰(zhàn)功,順治帝親自下詔嘉獎!
此后豪格又率軍輾轉(zhuǎn)四川各地清剿張獻忠的殘余勢力,1647年,四川局勢基本平定,1648年,豪格率大軍班師回朝,順治帝親自設(shè)宴慰問!
立下大功的豪格本以為能夠與多爾袞“扳扳手腕”,沒想到就在他在外征戰(zhàn)的這段時間,多爾袞已經(jīng)一躍而為“皇父攝政王”,不僅實權(quán)在握,而且在禮儀排場上也開始向皇帝看齊,可謂是“不是皇帝,勝似皇帝”,豪格根本沒有與之爭斗的實力。
果不其然,就在豪格班師回朝后沒多久,多爾袞就以隱瞞部將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將其關(guān)入大牢,同年四月,豪格冤死獄中。
多爾袞身死,順治帝親政后,豪格得以“沉冤得雪”,不僅洗清罪名,恢復(fù)和碩肅親王的封號,還在1656年被追謚為肅武親王,此后豪格這一支便一直傳承下去,一直傳到第十代愛新覺羅·善耆,善耆此人籍籍無名,生了個女兒卻是“了不得”,正是臭名昭著的“東方女魔”川島芳子!
小結(ji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豪格與多爾袞“兩虎相爭”,卻被福臨白白“撿了便宜”,這其中固然有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的因素。
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時勢使然,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是在學(xué)習還是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做互不相讓的“鷸”與“蚌”,一定要因勢利導(dǎo),做最后得利的“漁翁”,如此才是成功之道。
若是傻乎乎的與人相爭,不懂得審時度勢,因勢利導(dǎo),只會成為別人的“踏腳石”,被別人當槍使!
此外,在如今這個經(jīng)濟全球化已成既定事實的時代中,彼此斗個你死我活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了,為時代所不容,若是固執(zhí)己見,一味好勇斗狠,只會被“漁翁”得利,即使我們做不了“漁翁”,最起碼也要懂得“合則兩利,分則兩弊”的道理。
若是能夠與自己的對手達成一定的默契,形成一定的合作,雙方處于一種良性競爭的狀態(tài),那么既不會成為愚蠢的“鷸”與“蚌”,也不會被別人趁虛而入,反而會達到“雙贏”的理想結(jié)局!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