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為大帶來宋朝朝會制度是怎么樣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宋朝時期的輟朝制度涉及到許多方面,并形成逐漸制度化的一個過程。這一制度涉及到喪禮輟朝、式假輟朝、國祭輟朝,一些像天象異常,皇帝身體原因或者是自然災害等并不包含在制度之中。
在這其中喪禮輟朝是輟朝制度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整個制度的主體。如若是皇帝長時間輟朝必定會對政務產(chǎn)生影響,在中央集權大制度之下,會出現(xiàn)人心不穩(wěn)的情況。另一方面,輟朝制度在那一時期也是作為一種禮制而存在,對維護封建統(tǒng)治以及作為外交手段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宋朝朝會制度簡述及輟朝制度定義
朝會是古代封建社會重要禮儀的一種,主要泛指諸侯和朝臣等人進朝面見君主,朝會制度屬于賓禮之中。據(jù)史料記載,大朝會最早是在宋太祖建隆二年的元旦,開始在大慶殿崇元殿舉辦,初步制定了朝會的禮儀制度。
這一時期的禮儀制度并不完善,后經(jīng)過不斷地修改,最終到宋神宗元豐元年,由宋敏等人正式制訂了大朝會的禮儀制度。
“元旦、五月朔、冬至大朝會,有司設御坐大慶殿,皇帝接受百官朝賀”
輟朝顧名思義即是停止上朝,其中并不僅僅局限于大臣的喪禮,還有皇帝停止臨朝聽政。
輟朝并不是指皇帝停止對事務的處理,只是停止群臣面見皇上的儀式,在輟朝期間,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皇帝依然會在后殿正常的處理事務。
宋朝行皇帝喪主要的禮制分為四個階段:宋太祖喪,這一時期是開國初期,喪禮制度并不是完備,只是在舉喪之時輟朝五日。宋太宗喪,這一時期的宋朝大行喪的制度基本成形。
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宋哲宗喪;這一階段宋朝大行喪的制度已經(jīng)成熟。最后一個階段南宋時期宋高宗喪時,對前一階段的大行喪制度進行完善總結。
二、宋朝輟朝制度的變遷
宋朝時期的輟朝制度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化的輟朝模式,另一方是非制度化的輟朝操制度。
制度化的輟朝制度只要是下幾種情況:喪禮輟朝、式假輟朝、國忌輟朝。非制度化的輟朝一般是因為天氣的變化,皇帝的個人原因以及皇室重要成員生病,又或是因為自然災害等一些突發(fā)情況輟朝。
制度輟朝一般是對前朝輟朝制度進行沿襲總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輟朝制度,非制度輟朝由于變化因素較多,因為各朝代統(tǒng)治者的不同有著很大的差異,具有階段性。
宋太祖和宋太宗時期由于國家正處于開國之初的重要時期,有著開拓疆土的重任,這一時期的輟朝制度處于不穩(wěn)定且不完善的時期。
在這一時期,皇帝對于政事非常勤懇,每日都要趕赴長春殿視朝,只有在國家祭祀,大臣喪禮等時期才會輟朝。在這一時期,不論是國家祭祀是大還是小都只是簡單的輟朝一日。宗室喪的輟朝禮制在這一時期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
“齊衰親輟朝五日,大攻親輟朝三日,小攻親和緦麻親都是輟朝一日”
從這里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官臣的輟朝是由官品和官職兩方面因素決定的。
可以確定的是,宋太祖和宋太宗時期輟朝制度并沒有真正的形成,只是有一個簡單的雛形存在。
宋真宗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政局逐漸趨于穩(wěn)定化,在檀淵之盟之后,社會穩(wěn)定,百姓安居樂業(yè),社會處于發(fā)展時期。
宋朝的輟朝制度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漸走向成熟,宋朝大行喪的輟朝制度也是在這一時期基本成型。在因為大臣喪輟朝的制度基本是沿襲前朝,有所不同的是節(jié)度使喪的輟朝是一日或者是二日不定,在這一時期,由于天氣原因開始對輟朝制度產(chǎn)生影響。宋真宗就曾下詔在極寒酷暑時放朝,改為令式。
宋仁宗、宋英宗時期,這一時期恢復了宋太祖和宋太宗每日視朝的制度,到宋英宗時期仍被沿用。在大行喪方面也是對前朝制度進行了沿襲,并在輟朝天數(shù)上進行改變,在這一時期,宋朝大行喪的輟朝制度已經(jīng)成熟。
宋仁宗時期,對于天氣不好的情況影響詔令有了新的不同,但是還沒有出現(xiàn)因為天氣原因而輟朝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只是對大于大雪的情況進行了新的規(guī)定,在這種情況下會改為常朝,如若遇到天氣顏色,皇帝會在后殿視事,后有改編成前后殿不坐。
在宋神宗之后的北宋時期,基本是沿用每日視朝的制度。對于大臣喪情況下的輟朝除了繼承宋仁宗的制度之外,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動。宋神宗時期在天氣嚴寒時期是否視朝也是沿襲了后殿視事的習慣。
南宋時恢復了御前殿制度,御前殿視朝每日都在繼續(xù),但發(fā)展到南宋后期,這種每日御前殿視朝也是名存實亡,皇帝已經(jīng)很少進行。這一時期的大臣喪的輟朝制度也是基本沿襲元豐時期的制度。
三、輟朝對于政務的影響以及輟朝時期的事務處理
在一般情況下,輟朝的時間基本不會太長,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大臣也是基本可以接受,對國家政務來說也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前文提到,在輟朝時期,不做特殊說明的話,皇帝一般會在后殿繼續(xù)處理事務。但是在皇帝生病的情況下,輟朝時間一般會比較長,并且對于國家政務也是不進行處理,這種情況下的輟朝對于國家政務來說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在國家喪期間,有舉喪不視政的禮制,由于是國喪的原因,沒有人可以代替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在皇帝未視政的這段時間里往往會產(chǎn)生政務的堆積,一直要等到皇帝聽政的時候才能對堆積的政事一一處理,所以對國家政事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皇帝生病不能處理政務的這段時間里,對于大臣來說會心中又不安,害怕政局會發(fā)生動蕩。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穩(wěn)定群臣之心,皇帝會在大臣的建議之下確定繼承人。
例如在宋英宗統(tǒng)治時期,宋英宗的病情加重,宋英宗就立穎王為皇太子,讓太子監(jiān)國,文武大臣對其輔助,另一種情況就是由皇太后代替皇帝去處理政務。
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造成皇帝無法視朝都會對政務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即使是在有人待處理的情況之下,在中央集權的封建時期也會在城證據(jù)不穩(wěn)定,人心動蕩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在我國封建時期對于禮制十分的重視,宋朝也不例外。在宋朝的思想家心中,“禮”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原則,在國家政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禮制不可逾越,作為國家政治穩(wěn)定的根本。統(tǒng)治者認為,通過禮制思想去規(guī)范民眾的行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
在輟朝制度中的體現(xiàn)就是,在為不同地位的人進行輟朝時,輟朝的天數(shù)都是不相同的,強調至上而下的封建等級制度。為了大臣而進行的輟朝,主要為了表達對人才的重視,希望可以給百姓做到榜樣的作用。在天災的情況下輟朝,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對天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則時統(tǒng)治者為了標榜自己是以德治天下,表達皇帝的仁愛之心。
總之,輟朝制度的實施對于教化民心,維護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維護外交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