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入園,不僅孩子有分離焦慮,家長一樣存在分離焦慮,甚至有些家長的分離焦慮比孩子要嚴重得多。有些家長在孩子還沒正式入園的時候,一提起孩子入園的事就眼圈發(fā)紅。這些家長的孩子通常分離焦慮嚴重,適應幼兒園生活需要花費的時間也長很多。相反,那些一提起孩子入園顯得很輕松,甚至給人“沒心沒肺”感覺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分離焦慮反而不怎么嚴重,很輕松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個別孩子甚至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分離焦慮現(xiàn)象。
家長的分離焦慮往往形成一股強大的反作用力,阻礙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因此,孩子入園前,家長也需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首先,家長沒有必要過于擔憂孩子。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相反,他們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得多。因此,我們經(jīng)??吹剑议L還在焦慮呢,孩子早沒事兒了。另外,從幼兒園的角度來說,沒有哪個幼兒園或者老師愿意孩子出問題。所以,園方也會盡可能把孩子的問題處理好。但是,如果家長給老師太多的壓力,老師就有可能轉嫁壓力,這樣對孩子更不利。所以,選擇幼兒園要慎重。但是一旦選定,我們要相信老師,相信孩子。
其次,孩子去了幼兒園,有些家長(尤其那些全職的媽媽們)內心深處會突然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有的孩子入園一段時間之后,一旦遇到他喜愛的老師,他跟老師的關系甚至比跟家長的關系還親密。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也會讓家長心理不太平衡。他們潛意識里會期待孩子回到從前,變得更加依戀他們,于是,他們就會不自覺地給孩子某些心理暗示。孩子接收到這種信息之后,為了滿足家長的這種心理需求,他可能就會在適應幼兒園之后,依然每天早上跟家長分離困難,哭給家長看。但是,家長一走,他立刻歡天喜地,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很多老師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狀態(tài)很好,而家長往往懷疑老師撒謊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常常伴隨一種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期待孩子早點獨立,以便自己有更多的空間。另一方面,家長又害怕孩子獨立。因為,有一個依賴我們的小生命,可以更好地滿足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但是,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看透一個事實——走向獨立是每個孩子不可逆轉的成長目標。養(yǎng)育孩子本質上就是一個陪伴孩子成長,同時也自我成長的過程,一旦家長自我成長了,看待孩子的方式就會轉變,我們就不會再依賴孩子給我們心理支撐,而是能夠很自然地看待孩子逐漸走向獨立這件事。這樣的心態(tài),對孩子更快速地適應幼兒園是有幫助的。
Tips:
①全職媽媽心理上容易依賴孩子,因此最好在孩子入園后找份工作,或者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免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變得比較焦慮,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②如果孩子平時是老人帶,老人也會因為孩子入園嚴重不習慣。最好找一些能打發(fā)時光的事情做。
③帶孩子的時候,可能會有比較辛苦的感覺,但是一旦真的放下這件事,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從孩子準備入園開始,主要撫養(yǎng)人就可以有意識地逐步退出,讓其他家人更多地融入帶孩子的活動中。這對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有好處。不過,也要把握一個度,別給孩子你試圖脫離他的感覺。否則,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帶來更大的問題。
作者簡介
林怡,著名早教專家,親子暢銷書作家,林怡育兒網(wǎng)站、育兒會所創(chuàng)辦人;本著“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的理念,幫助父母學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對方法去愛。曾出版暢銷書:《別以為你會愛孩子》、《上幼兒園不用愁》等,深受父母喜愛。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