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開始,中國古代形成了為皇帝立碑的禮法制度,此后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之前都有本朝所立的石碑并書寫碑文。不過有意思的是,十三陵的大部分明朝皇帝的墓碑都是無字碑,簡直是人均“武則天”。那么明朝皇帝的墓碑為什么多是“無字碑”呢?接下來知秀網(wǎng)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大臣給皇帝書寫碑文是“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后世子孫戒”,便立下規(guī)矩:皇帝陵寢的碑文只能由皇帝書寫。明孝陵(朱元璋陵寢)的碑文是明成祖寫的(建文帝的碑文被毀),明長陵(明成祖陵寢)的碑文是明仁宗寫的。
不知道是之后明朝皇帝得了“懶癌”還是要突出明太祖和明成祖的特殊地位,在明長陵完工之后,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這七代明朝皇帝的陵寢都沒有立碑,自然也就沒有碑文了。明武宗死后,他的堂弟明世宗嘉靖帝登基。
嘉靖帝登基后爆發(fā)了有名的“大禮議”事件,最終以嘉靖帝追尊生父興獻王為皇帝而結(jié)束。為了鞏固勝利成果,嘉靖帝下令將興獻王的王陵重修為皇陵(明顯陵)并立碑,碑文是嘉靖帝親自寫的。可是興獻王終究不是皇帝,嘉靖帝為興獻王立碑自然引起了爭議。
為了平息爭議,嘉靖帝下令為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立碑。按照朱元璋立的規(guī)矩,這七位明朝皇帝的碑文只能讓嘉靖帝書寫。但嘉靖帝卻在下令立碑后得了“懶癌”,直到去世都沒有為他登基之前的七位明朝皇帝寫碑文。
因為皇帝不寫碑文而大臣又不能寫,所以這七位明朝皇帝的墓碑就全成了“無字碑”。嘉靖帝之后繼位的明穆宗隆慶帝也向皇考學習,不僅沒有給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寫碑文,也沒有給自己的父親明世宗嘉靖帝寫碑文。
于是從隆慶帝開始,明朝形成了皇陵“立碑而不寫碑文”的潛規(guī)則,此后的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都是“無字碑”,明思宗崇禎帝的碑文則是清朝皇帝寫的。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之外,明朝其他皇帝陵前都是“無字碑”。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