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來沒有錯,只有不成熟。用“犯錯誤”來評價孩子的某種行為,本身已是錯誤;以強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錯上加錯。
1我是一個害怕沖突的人,在大女兒還是個愛哭鼻子的小小孩兒時,兒子就來了,意外的懷孕讓我有些猶豫。
別的問題好說,如果兩個孩子打起來,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該幫誰呀!雖然有焦慮,還是咬咬牙,心想“到時候總會有辦法的”。
果然不出意外的,從兒子會爬開始,我家的吵鬧聲出現(xiàn)了井噴之勢,以往的寧靜一去不返。這時候,大女兒四歲。
女兒正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別人是什么狀態(tài)她可不怎么關(guān)心,在我開火炒菜的時候,她也會要求我馬上去給她找掉在床底下的玩具,拒絕正閑著的爸爸幫忙。對于新來的小弟弟,她好像沒多大感覺,不喜歡也不討厭,這種態(tài)度好像是在說:不煩我就好。
安寧的日子過了幾個月,事實證明,事情總會發(fā)展到人心愿之外的方向上去。以弟弟會爬這件事的發(fā)生,作為新時代到來的標志,女兒的好日子——哦不,是我的好日子,到頭了。
2兒子的身體得到了解放,他可以去那些讓他好奇的地方了,尤其是,姐姐的玩具箱子。那里本已是姐姐的“冷宮”了,可看著弟弟一件件探索,姐姐的護物之心也被喚醒,重新“寵幸”起它們。
凡是弟弟要碰的,姐姐會趕忙搶回來,護著,沖弟弟大喊“這是我的,我的”!接著是弟弟大哭。我跑過來替弟弟說情,姐姐若是心急了,就也哭起來;若是心情不錯,答應借了,然后弟弟拿來突然往地上一摔,壞了,最后姐姐還是大哭收場。
終于沒多久,姐姐忍不住上手了。
大孩子占優(yōu)勢,姐姐本能地上手一推,不到一歲的弟弟不只玩具沒搶到,自己還四仰八叉地躺倒在地板上,后腦勺和地板之間發(fā)出重重“咚”的一聲,馬上哭。
哭法和想吃奶不一樣,委屈,憤怒,小臉的五官恨不能擠在一點上,只有嘴巴咧得老大,好像在說:“世界好殘酷,我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
女兒緊緊抱著“戰(zhàn)利品”,怔怔地在一旁呆住,不去扶,也不說話。此時,需要我出手了,我心想著一定要先教育女兒懂得“不能動手”這個基本底線。
“過來,寶貝,跟弟弟說對不起”,我溫和又嚴肅地說。
“哼!”
“你也知道你把他弄疼了對吧?你該道歉,說一聲‘對不起’,這不難?!蔽覉猿?。
“哼!”
“難道你弟弟撞到地板你不心疼嗎?”我有點急。
“哇——”堅持了很久的倔強崩潰了,仿佛決堤的大壩,女兒大哭。
3到了這一步,再想說什么也進行不下去了,分開挨個安慰一下,不了了之,是最好的結(jié)尾。
為什么我沒有堅持讓女兒道歉?
我想的是讓女兒盡量早一點知道心疼弟弟,理解他人,懂得怎么和別人相處。讓她說一句“對不起”,確實是個手段,但也是最簡單、初級的一步。就算女兒嘴上說了,其實心里也并沒有真的覺得抱歉。
從女兒的角度看,她維護自己,沒有做錯。她只是還不懂用什么方式能做得更周全。
推人、打人,是孩子保護自己的本能。孩子天性善良純真,她明白發(fā)生了不好的事情,但憑她當時的年齡經(jīng)歷她還不明白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
當時女兒抱著“戰(zhàn)利品”,小嘴倔強地撅著,身體卻縮矮了一截,眼睛看著墻角,眼神怯怯的,不敢直視弟弟,也不敢直視我,仿佛凍在原地動彈不得。
所以,她其實是心虛的,但也不肯輸了氣勢,于是就用“色厲內(nèi)荏”的表現(xiàn)來掩飾。最終,這個小小的人兒頂不住壓力,以崩潰大哭收場。
女兒的內(nèi)心活動:
“我只是想保住我的東西!我從來不搶別人的東西,他也不能搶我的!”——委屈
“我也不想讓弟弟受傷害。弟弟沒事吧?我會不會犯了大錯?”——恐懼
“除了推他,我不知道還能怎樣保住我的東西了?!薄獰o助
女兒當時僵硬而倔強的樣子,是委屈、恐懼、無助這三種情緒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這不是我一廂情愿給孩子加內(nèi)心戲,而是基于我對孩子的了解和觀察得出的結(jié)論,它能幫助我理解孩子。
實際上,孩子們之間發(fā)生爭搶打鬧,如果非要找個責任人的話,也是我,而不是孩子們。
我的責任:
一、我早就該和女兒商量,在女兒護玩具之心被激發(fā)之前,她一定會樂意把那些她很久不玩的東西貢獻出來的。
二、我的處理方式?jīng)]有緩解女兒的恐懼,也沒有釋放女兒的委屈感。
三、在此之后,女兒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依然無助。
可能有人會覺得,需要培養(yǎng)孩子敢于負責任的品質(zhì),不了了之不是縱容孩子逃避責任嗎?
據(jù)我的觀察,孩子的天性并不害怕承擔責任,相反,孩子都是很愿意承擔責任的。
為什么?
因為承擔責任意味著沒有違背他們善良的天性。
當小伙伴受傷了,孩子天性是同情的,如果是自己弄傷別人的,孩子本能會內(nèi)疚。但在他不知道怎么表達這份內(nèi)疚之前,孩子感受到的是尷尬,僵住了,只能呆呆地望著,不敢說什么,有的孩子會干脆跑開,因為害怕。
這是他們在害怕承擔責任嗎?不是。他恐懼的是這件事情帶給他的尷尬,那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這時候如果媽媽只顧著指出孩子的錯誤,或非要講一些孩子還不能消化的道理,會強化孩子的恐懼感和無助感。這種不好的感覺要么會轉(zhuǎn)化成委屈壓抑自己,要么轉(zhuǎn)化成攻擊性發(fā)泄在別人身上。
4從孩子生下來開始,只要我不小心弄疼了孩子,我都會說一聲“對不起”,現(xiàn)在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是這樣,經(jīng)常會自覺地說“對不起”,然后不好意思地一笑。
但兩個人在經(jīng)歷了爭奪,矛盾僵持之后就說不出來了。這是害怕被對方指責,害怕被抓住辮子不放造成的。
這個時候,辨明是非黑白、抓住罪魁禍首會惡化雙方關(guān)系,也解決不了長遠問題,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適應矛盾,從而自發(fā)解決矛盾。
要達到我的目標,我必須改變一個思路。我要用我的態(tài)度和行動告訴孩子們,有了矛盾不是必須說“對不起”。
爭搶玩具幾乎每天都要上演:兒子先闖禍惹惱了姐姐,憤怒的女兒把兒子打哭。我先看一下兒子挨打的地方,然后輕輕抱抱女兒,微笑著告訴女兒“還好,他沒有受傷,沒事的”。
這個舉動有兩個作用,一是釋放女兒當時的內(nèi)疚和恐懼情緒,讓她放松(所以心疼兒子不要立刻表現(xiàn)出來);二是暗示女兒,生氣歸生氣,動手也沒事,只是別把他真的弄傷了。
然后安慰兒子,“你搶姐姐東西啦?姐姐打你啦?疼嗎,哪里疼?生姐姐氣啦?”一邊給孩子吹吹疼。再問問女兒“你也生氣了嗎?他又弄壞了你的東西,很難過,太生氣了才會打他的,是不是?”
事實+感受,安撫讓他們得到理解,就沒那么生氣了。當面確認雙方的情緒,有利于讓他們理解對方。表明媽媽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意外,我不是來責怪誰的,雙方的責任是均等的。
“這個玩具弄壞了,咱們看看還能不能修好呀?”
一開始弟弟可能還懵懂,媽媽可以代替他給姐姐收拾他弄的爛攤子。媽媽自己高高興興地收拾、修復玩具,也會帶動孩子們參與進來,矛盾的敵我關(guān)系就變成了有著共同目標的戰(zhàn)友關(guān)系。
試著引導情緒比較好的那一個先承擔責任:
(弟哄姐篇)“修不好了,它壞了。姐姐一定很傷心,你愿意把你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哄她開心嗎?”
“姐姐還在傷心,要不你扮小兔子逗姐姐笑一個?”
看到小弟弟拿著自己幼稚的玩具來“賠罪”,姐姐會很容易被氣得樂了,或是我們一起嘲笑一下弟弟模仿小兔子的笨拙,弟弟的可愛模樣反而更深刻地印在姐姐心里了。
(姐哄弟篇)“弟弟一直哭,這里可能很疼,咱們倆一起幫他吹吹,他會不會感覺好一點呢?”
“我記得,你做的鬼臉很棒,咱們試試看能不能逗笑弟弟吧!”
“逗笑”是更加適合家人,也更適合小朋友之間的道歉方式,這就是各自承擔責任的部分了,比說“對不起”有趣,更讓孩子樂于接受。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強求,可以另想更適合的辦法。
當然,要引導孩子用“自嘲”而不是“取笑別人”的方式逗笑,家長平時也得懂得運用這種幽默,不要以取笑孩子為樂。這樣,孩子在無助的時候才會明白,這個事情大家都會輕松面對,不必緊張。他們完全有能力挽回自己的“沖動”,這個過程不會令人難受,相反,還可以很愉快。
5孩子們只是一開始不知所措的時候,才需要“調(diào)解員”。
漸漸地,姐姐越來越大方,弟弟越來越懂得界限,天然的愛讓很多問題消失于無形。就算偶爾還會打架,他們也能自己處理。
現(xiàn)在弟弟快三歲了,他和姐姐的矛盾早就不再需要我介入了,爭東西的時候他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這都是他們自己發(fā)展出來的,不是我教出來的,什么“溫良恭儉讓”的美德教育都省了。
矛盾還是會有,但兩個孩子的感情越來越好,動不動就甜膩地抱在一起。即使玩瘋了扭打起來,下手也很有分寸,生怕不小心打到對方。也經(jīng)?!跋嘁曇恍︺鞒稹?,或者干脆一轉(zhuǎn)眼就忘了剛才的矛盾。有時候還會主動給對方找解釋的理由。
不只是二孩家庭內(nèi)部,孩子和其他小伙伴的相處也可以運用這個背后相通的原理:在孩子和世界相處時,不讓孩子尷尬、難堪,就是在保護孩子天然的責任心。
在孩子恐懼、無助時,適當?shù)恼嬉龑?,能讓孩子盡快適應。當然,自由的孩子遲早會自己懂得和他人相處的技巧,加快孩子的適應過程不過是為了減少像我這樣比較害怕沖突的家長的麻煩罷了。所以,大人介入不過是為了大人自己,并不是大人們口中的“為了孩子”。
今早,他們倆輪換著扔一個彈力球,玩了半個多小時。我是聽著
“該你了!”
“該我了!”
“一人兩次!”
“你耍賴!”
這樣的對話醒來的。
當我賴在床上假裝沒醒的時候,一個彈力球三兩下彈進臥室,好巧不巧砸在我腦門上。接著他們兩個跑進臥室,我的倒霉樣,讓我們?nèi)齻€笑成一團……
走出門去,我在前面昂首闊步,兩個小不點在后面邊鬧邊走。小區(qū)里的鄰居們會帶著羨慕的口氣問問:這倆孩子打架不啊?
我們總是一起大聲回答:“打呀!”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