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選擇玩具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但是現在孩子們的玩具誰家不是堆成山呢?甚至很多寶寶在出生之前,媽媽們就屯好了積木、娃娃、早教機、各種聲光電玩具......要知道這樣給孩子選玩具,是很多媽媽都會犯的錯!
有些父母認為玩具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當然是多多益善,而且自己小時候玩具少,現在有條件了能補償就得多補償孩子。
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玩具太多會分散孩子注意力,還是要理性看待。
玩是人類的天性
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馬克·貝科夫認為,“玩耍就像個萬花筒,具有隨機性和創(chuàng)造性。玩耍能提升孩子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他們遇到意外情況或處于新環(huán)境時,將更具競爭優(yōu)勢”。
玩耍是孩子們接觸世界的第一步,也是他們實現自我的重要一步。
不管是擺弄樂高還是變形金剛,孩子們在玩具的幫助下,開始快樂地觸摸這個世界,也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樂園。
玩具太多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媽媽們沒有節(jié)制的買買買,又都一股腦的擺在孩子面前。你認為這是愛他,殊不知正是你的這種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每個孩子大腦的發(fā)展水平、年齡狀況不一樣,專注力水平也不一樣。
2歲以下,更多時間是無意識的專注,也就是說孩子很難自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3歲,專注力只有5分鐘。
4歲,專注力會提升到8分鐘。
5歲,專注力也只有10分鐘。
7歲左右學齡期的孩子,專注力能持續(xù)20分鐘就已經達標了。
所以玩具過多給了孩子太多的選擇,一會玩玩這個,一會摸摸那個,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如果玩具少,孩子會想辦法動腦筋玩出百種花樣,而且更懂得珍惜。
如果“剁手黨”一族的媽媽們實在忍不住給孩子買了一堆,也沒關系,每段時間拿出一兩樣給孩子就可以了。
孩子們從一起玩玩具學會社交
現在大部分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平時都是孩子一個人玩。所以在面對這么多玩具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些玩具都是我的”。
其實玩玩具是一個很好的讓孩子懂得合作分享的方式,但是需要成人在旁邊引導。比如在玩積木類的玩具時,成人可以給他們一個小任務,讓他們合作完成這個任務,他們就會想到怎樣才能把這個任務完成,從而促進交流,慢慢分享,懂的合作!
其實孩子在玩玩具時他們也經常會遇到:這里放什么更合適?那個東西有多大?這個顏色與那個顏色是一樣的嗎?怎樣才能讓這個東西不掉下來?
在富有刺激性的環(huán)境下孩子的思維能力會逐漸向更高的水平發(fā)展,同時他們的語言交流就會更豐富,社會交往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當他們完成作品時,也會互相交流分享我的是怎么完成的,使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選擇玩具,父母有發(fā)言權孩子有決定權
有時候你給孩子買了玩具,但他并不喜歡!
很多時候,父母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孩子喜歡什么,容易造成一件玩具“父母喜歡,孩子沒興趣”的現象。正確評估孩子的期待值,讓孩子參與是重點。
可以一起挑選。從玩具類型、玩具主題、顏色款式,孩子看了圖片、視頻,或者在幼兒園、游樂園玩過類似的,最喜歡哪一類哪一款,再斟酌下單。
同時,要適當增加孩子對玩具的期待值。如果是網上下單的玩具,要告訴孩子快遞叔叔幾天送到,到時候讓他拆包裝等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