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好心,幫孩子很多忙,別人問孩子問題,孩子沉默不語的時候,我們會馬上替他回答。
孩子穿鞋穿不好,我們會馬上替他穿。
帶孩子外出,他說想要吃冰淇淋,我們會為了他好,替他做決定,“吃冰淇淋會拉肚子的,媽媽給你買牛奶吧,牛奶營養(yǎng)好?!?/p>
然而這樣的好心,真的對孩子好嗎?
高一男孩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如果學期結束,我的文科成績還是比理科成績好,可不可以讓我學文科?”
男孩滿懷期待,換來的卻是媽媽的堅持反對。節(jié)目錄制過程中,媽媽總共說了4次“我堅持反對”,讓男孩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中。
媽媽沒有想過,自己的為了孩子好,可能會讓孩子一輩子活在遺憾里。讀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永遠活在當初沒有堅持初心的后悔里。
忘了是在哪里聽過,有一個男孩在父母的壓力下,讀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
博士畢業(yè)那天,父母很開心,沒想到男孩把畢業(yè)證書遞到父母手上后,說了一句,“這是你們想要的畢業(yè)證,以后我要為自己而活?!?/p>
在那之后,男孩再也沒有碰過自己苦讀十年的專業(yè)。
以愛為名義,替孩子做決定,不僅會導致這種遺憾的發(fā)生,還會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
讓孩子產(chǎn)生依賴,無法獨立
前面提到了大人幫孩子回答問題的例子。在中國,這好像是很多大人的習慣,總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我們有義務幫孩子回答。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要幫孩子回答到幾歲呢?孩子入學考試的時候,不會有人替他回答。找工作面試的時候,也不會有人替他回答。
這種獨立思考能力和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能力,只有從小練習,才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但如果我們總是不給孩子鍛煉的機會,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形成依賴,養(yǎng)成思維的惰性。到了需要獨自面對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會一片空白,緊張地只能低頭抓衣角,而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引起孩子的消極反抗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明明自己做不好事,我們好心幫他,他卻大發(fā)脾氣。
小樣2歲的時候,特別想要自己吃飯。奶奶覺得他吃不好,就會經(jīng)常去搶他的勺子。次數(shù)多了,小樣會很生氣,自己爬下桌,連飯都不肯吃了。
雖然在大人眼里,孩子發(fā)脾氣就是不對。但蒙臺梭利說,孩子必須把事情完成,這是受到內(nèi)心需求所促使的。如果有人打斷了他的行為,就會造成他性格的變化,他做事就會毫無目的和興趣。
也就是說,成人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導致孩子發(fā)脾氣,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成人的錯。
因為我們沒有尊重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這種需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主性需求”,也就是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獨立完成事情的需求。
如果我們能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需求,給他機會自己做事,他就會感受到我們的信任,從完成任務中獲得快樂,還能通過不斷的練習提升技能,做得越來越好。
但如果我們不相信孩子,覺得他還小,什么都做不好,孩子就會因為自主性需求得不到滿足,因為父母對自己的否定而變得暴躁、易怒。
大一點的孩子,即使表面聽話,背后也會消極反抗。比如有位媽媽堅持每天讓孩子吃一個雞蛋。孩子說了不想吃,媽媽也不聽。于是孩子每天離開家后,就把雞蛋送給同學吃。并且從上大學開始,再也沒有吃過煮雞蛋。
媽媽的這種堅持顯然是沒有意義的。不僅沒有讓孩子往好的方面發(fā)展,還把他的能量浪費在了和大人斗智斗勇上。
限制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很多大人怕孩子累著,便整天把孩子抱在手上,不讓他們走路,不讓他們做事。
其實孩子的所有努力都是有意義的。
比如孩子自己吃飯,是在鍛煉手部肌肉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跑跑跳跳可以提高他的平衡能力和對身體的運用能力。自己穿衣服、系鞋帶,能為將來拿筆寫字打基礎。
如果我們什么都不讓孩子做,沒有足夠的基礎訓練做支撐,將來孩子完成復雜動作和有難度的任務時,就會覺得特別困難。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怕孩子累著。他們天性好動,需要在活動和勞累中尋找快樂,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
不要讓我們的好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