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堅持做好這一點,未來再大的逆境,孩子都能樂觀應對。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做得好,我們喜歡指出“美中不足”,激勵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如果孩子做得不夠好,往往通過“批評”來改正錯誤,希望幫助孩子做得更好;
如果孩子對“批評”不服,大人們會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告訴孩子:我給你指出缺點錯誤,有,你就改;沒有,就用來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這樣的錯誤。
這個邏輯很有意思,就是千方百計讓孩子關(guān)注“不好”的地方,以提示他們繞開它,千萬不要發(fā)生這樣的錯誤。
這讓我想到一個游戲,你可以來試試:
首先,請你閉上眼睛。
然后,全神貫注來聽我的指令,并且按照我的指令去做:
我的指令是:
請你不要想象舞臺上有一只粉紅色的大象,一定,一定不要去想它。
結(jié)果怎么樣,我讓你一定不去想那只“粉紅色的大象”,你做到了嗎?
前兩天在一個兒童活動中心,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畫了一幅畫,并寫上了一些字和拼音,拿給媽媽看:“媽媽,這是我要寄給姥姥的信。這是姥姥的畫像,上面寫著:姥姥,我想你。我暑假去看你,陪你一起去爬山?!?/p>
媽媽放下手機,接過來看了看說:“你姥姥哪有這么尖嘴猴腮呀,下巴畫得太尖了。而且內(nèi)容你可以寫豐富一點,還有這個‘想’字,沒寫對呀……”
作為旁人,看到孩子的“愛心畫”我被感動了;而媽媽的話,卻讓人感到掃興和難過。
孩子原本沉浸在自己思念姥姥的情感世界中,用稚嫩的小手和充滿愛的心給姥姥創(chuàng)作了一封信。他很享受寫信的樂趣,不管這封信的是不是豐滿,字是不是有錯誤。
如果這位媽媽能表揚孩子有一顆愛心,很有想象力,孩子會有多么受鼓舞呀。
而當媽媽用一種批判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的注意力也從“創(chuàng)作的樂趣”轉(zhuǎn)移到了“出現(xiàn)錯誤”上,不僅毫無樂趣可言,反而充滿了壓力,感到氣餒和挫敗。
可能下次孩子根本不想主動畫畫、寫東西,甚至還有可能失去一顆感恩的心。
“批評”,并不會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是在強化事情不好的一面。
看下面這幅圖,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心理學告訴我們:你看到什么就會得到什么。
如果你把85%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認可并鼓勵積極的方面,消極方面就會很快消失,而積極方面就會增長到100%,因為這是你看到的全部。
當你把85%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關(guān)注15%的消極方面時,消極方面就會膨脹,而積極方面不久就會消失。
最近發(fā)生的一件小事讓我感觸頗深:
孩子特別喜歡大自然,喜歡用她的方式去感受大自然中的花鳥蟲魚。
有一次孩子在河邊發(fā)現(xiàn)一片竹林,下面冒出了很多筍尖,孩子感到特別新奇。
爸爸跟孩子講起小時候拔筍的經(jīng)歷,告訴孩子小筍可以吃,味道特別鮮美。
她忽然冒出一個想法:拔幾根回家炒蛋吃。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摔了幾次仰面朝天,她最終拔出了一些。拍拍身上的泥土,抱起這些筍,她滿心歡喜地說:“中午我們可以吃上美味的筍炒蛋,奶奶見了一定會很高興!”
結(jié)果回到家,奶奶接過孩子舉到她面前的筍,用挑剔的眼光看了看說:“就這幾根筍,一剝皮,還不夠一個人吃的,而且這兩根都太老了,不能吃呀?!?/p>
孩子的興奮勁頓時消了,從廚房出來嘟著嘴對我說:“奶奶說這些筍太少了,不夠吃,有幾根太老了,不能吃?!?/p>
后來有一次,孩子在外面看到了一棵矮矮的香椿樹,她湊過去研究了一下,眼睛放光地沖著我說,“媽媽,聞起來可真香呀,攤雞蛋一定好吃,我們摘一些回去吧?!?/p>
不過馬上她又自言自語道:“不過就這些,摘回去奶奶也會說不夠吃。還是算了吧?!?/p>
對于孩子來說,她原本的樂趣在于去觀察、感受和了解大自然。
但經(jīng)歷了上次被批評“筍挑的太老,不夠多”之后,孩子很快把關(guān)注點落在了“不夠吃就不要嘗試了”,體驗和探索大自然的積極性也因此消失了。
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孩子行為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任何建設性的行為,都不應該建立在‘弱點’的基礎(chǔ)上,而應該建立在‘優(yōu)點’的基礎(chǔ)上。
因為,父母看見了孩子的“優(yōu)點”,孩子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而這是驅(qū)動他們向好發(fā)展最強的動力。
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一個參考做法是:父母每天給孩子寫“贊美語”,并說給孩子聽。
根據(jù)以往父母課堂的經(jīng)驗,有兩個難點是父母需要特別練習的:
一個是,有的父母因為長期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的能力被大大削弱,讓他們說出孩子的優(yōu)點,非常難。他們有一種習慣性的認識:我的孩子有很多缺點,經(jīng)常做錯事,真的想不出有什么得說道的優(yōu)點。
首先,我們要打破這樣的習慣性認知,重新看待孩子。
其次,我們要把這些“優(yōu)點”,哪怕只是微小的閃光點寫出來,這樣做是把“它們”放大。
有一位媽媽的分享很值得借鑒,她不是去發(fā)現(xiàn)“美中不足”,而是努力去找到孩子的“好”,甚至是“從不好中看到好”。
她描述了某一天的放學后的情景:
今天孩子一回來就急匆匆找吃的,沒有洗手就去拿瓜。因為自己切瓜,為了不吵醒睡覺的弟弟,不小心把碗摔在地上了。摔碗的聲音,又把弟弟吵醒了。
媽媽問為什么這么著急,他說因為又渴又餓,所以忘記洗手就想吃瓜,還想快點吃完東西早點寫作業(yè),這樣晚上就有時間聽故事。
要是以往,媽媽不僅不會問孩子的原因,聽他解釋,而是會在沒有洗手的時候開始嘮叨,在摔碗的時候批評,在弟弟被吵醒的時候劈頭大罵。
這次媽媽忽略“不好”的地方,只關(guān)注孩子的優(yōu)點,寫了這樣的“贊美語”:
1.有計劃:主動想好晚上作業(yè)和閱讀的事情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動手切瓜、清理碗盤
3.會照顧別人的感受:為了不吵醒弟弟,做到行動盡量小聲
原本可能搞砸的一件事情,不僅化解了,而且孩子被激勵,迅速地處理好局面,很快去寫作業(yè)了。
另一難點是,孩子一旦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他們所有的行為都會被這個陰影罩住,在大人眼里,這樣的孩子“一無是處”。
而實際上任何一個人都有閃光之處,哪怕是你認為“很差很壞”的孩子,他們至少會有“進步”的地方。
首先,大人要做的,是摘掉這副有色眼鏡,客觀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帶有偏見。
其次,要幫助孩子確認他有可圈可點的進步和優(yōu)點,這樣才能轉(zhuǎn)化為孩子自身的力量。
舉個例子:
孩子早教班上,有一個小男孩喜歡打人,每次打人后媽媽都會嚴厲地呵斥“說過多少次了,又打人”,然后不問任何原因,抓起他的小手就打。
每次媽媽這樣打了之后,小男孩會露出更兇的表情,那是一種怨恨的眼神。
而這之后不久,他一定會找一個機會更厲害地打另一個孩子。因為他為了追求歸屬感,心里有一個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想法:“既然我沒有優(yōu)點可以讓媽媽喜歡,那我就用這樣的方式吸引她的注意”。
有一次他想霸占一個球,一邊說著“這是我的”,一邊要推一個也想玩球的小朋友。一位老師看見了,走過來輕輕抓住他的手,蹲下對他說:“我看見了你先和小朋友說了‘這是我的’,而沒有一開始就用手推,你比以前做得更好。這個球如果和別人一起玩也很好玩,你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嗎?”
那是我第一次從這個平時看起來“兇狠”的孩子眼里,看到了被理解之后溫和而友善的光芒。他馬上很愉快地和那個小朋友一起玩起來。
希望孩子越來越好,父母要做的不是去強化“缺點”,而是放大“優(yōu)點”,最終使之成為孩子的內(nèi)生力量。
父母發(fā)現(xiàn)和標明孩子的“閃光點”,就像一束光。
它不僅能驅(qū)散孩子內(nèi)心的“陰影”,還能吸引孩子自然朝著這個光亮的方向,成長得更茁壯。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