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xiàn)執(zhí)拗、發(fā)怒、哭泣等五種行為的時候,爸媽知道孩子的心理秘密嗎?如何讀懂自己的孩子,走進孩子內(nèi)心的世界?下面來看看寶寶執(zhí)拗、發(fā)怒、哭泣等五種行為的心理秘密。
生活中,幼兒常常會有一些反常舉動,讓年輕的父母手足無措。其實,幼兒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只有充分了解這些原因,父母們才能找到正確的應對之策。下面五種行為,在幼兒身上很常見,讓我們來一一分析。
執(zhí)拗:害怕挫折
【案例】東東是個可愛的4歲男孩。以前,他非常聽話,總是纏著媽媽,可近來媽媽發(fā)現(xiàn),東東不那么聽話了,有時故意跟媽媽對著干。媽媽以為男孩都淘氣,所以沒放在心上。有一天,媽媽帶東東去公園坐滑梯,可是東東死活不肯玩。媽媽很奇怪,以前東東最喜歡玩滑梯了,今天這是怎么了?媽媽一再勸東東玩,東東不為所動,但是兩眼直盯著別的小朋友玩。媽媽認為東東是故意跟自己作對,十分生氣,還打了東東兩巴掌。
【分析】我們知道,意識是由物質(zhì)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zhì)生活環(huán)境的反映。寶寶從嬰兒長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去看待世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童心、童趣。父母認為孩子執(zhí)拗,相反,在孩子眼中父母也有可能是執(zhí)拗的。
比如,要求一個4歲的寶寶把字寫得非常漂亮,他一定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拒絕,如果遭到父母的責罵,甚至懲罰,寶寶就會以他的執(zhí)拗來表示反抗。由此可見,寶寶的執(zhí)拗只是一種表面現(xiàn)象,背后掩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東東不肯玩滑梯,可能是看到別的小朋友玩得比他好,他害怕失敗而退縮。在父母眼里,反正都是玩,玩得好與不好沒關系,但在東東看來,那可是自己能力的體現(xiàn),當媽媽執(zhí)意逼他玩,他更加害怕。看,這便是父母與寶寶之間常常發(fā)生的誤會。
【對策】家長應該理解寶寶,多與寶寶溝通,善加引導。要放下身架,與寶寶平等相處,用寶寶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發(fā)火,采取打、罰、哄、物質(zhì)引誘等方法,因為這種沒耐心的專制做法只會令孩子更加反感。父母的束縛、壓制,會使孩子覺得難為情,受到威脅,會更加執(zhí)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父母與子女以民主方式交流,可以互提意見時,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yǎng)大有好處,在管束、壓抑的氣氛中,是很難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
發(fā)怒:控制局面
【案例】林林剛剛兩歲,卻已經(jīng)學會了發(fā)脾氣。在超市,他看中的玩具一定要買,否則就大哭大鬧,甚至躺在地上打滾,但只要父母答應了他,他馬上爬起來,破涕為笑。父母很奇怪,小小孩子脾氣這么大,這么會耍賴,跟誰學的呢?
【分析】寶寶脾氣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的壞習慣。被父母溺愛的寶寶,愿望總是輕易得到滿足,如果父母滿足起來有困難,只要寶寶表現(xiàn)出傷心、難過的樣子,父母馬上妥協(xié),那么孩子就知道了:只要我發(fā)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愿望。于是,每當孩子有新的愿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fā)脾氣,最后家長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得寸進尺,脾氣越來越大,越來越任性、粗暴。
從學會自己走路的時候起,寶寶便萌發(fā)了自我意識,經(jīng)常與父母的意愿發(fā)生沖突,但寶寶不會申明原因,說服父母,與父母談判,他本能地要控制局面,于是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在情緒上表現(xiàn)出不安定。這些都屬正?,F(xiàn)象。
【對策】溺愛寶寶是有害的教育方式,父母們必須克制。寶寶發(fā)脾氣時,父母不需要呵斥,只需要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寶寶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個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階段,父母們需要了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更不要去責怪、訓斥他。
撒嬌:情感交流
【案例】勤勤是個3歲的小女孩,特別愛撒嬌。媽媽認為女孩愛撒嬌沒有什么不好,長大點就好了,于是越發(fā)寵著勤勤。家中老人提醒勤勤媽,撒嬌過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糾正,否則后患無窮。勤勤媽不知道該怎么辦,再遇到勤勤撒嬌,她不知該怎么應對了。
【分析】寶寶向父母撒嬌是依賴、取悅父母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與父母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本能方式。通常情況下,寶寶撒嬌的程度與父母的撫養(yǎng)態(tài)度關系密切,也就是說,父母對寶寶撒嬌反應及時,寶寶就更愛撒嬌,反之,寶寶就會收斂,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對父母不管用,于是尋找其他方法。
【對策】幼兒向父母撒嬌屬于正常,但過度撒嬌的確有害。至于什么叫“過度”,父母要視具體情況謹慎區(qū)分寶寶撒嬌哪些是合乎情理的,哪些是過分的。比如,寶寶生病時容易撒嬌,每天午飯后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外界擾亂了寶寶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寶寶吵鬧、撒嬌,寶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因產(chǎn)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另外,寶寶有生理節(jié)律的周期性變化,當寶寶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容易撒嬌。這些撒嬌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都應予以理解,并給予安撫。但是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fā)脾氣、撒嬌,父母不能縱容。
哭泣:尋求安慰
【案例】童童是個5歲男孩,長得壯壯的,卻特別愛哭,而且哭起來沒完沒了,父母怎么哄都止不住,還越哭越起勁,所以,爸爸總是哄著哄著就被惹惱,恨鐵不成鋼地打兒子的屁股,童童則更委屈地大哭起來。童童媽也很煩兒子哭,她認為男孩子動不動就哭,太不像話了,而且,心里有委屈就說嘛,講道理嘛,哭有什么用呢?
【分析】寶寶哭泣這種行為是結(jié)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jié)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心里一定有某種情感在活動。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比如,寶寶哭泣,有時是悲傷的情感在起作用,有時是因為恐懼,有時因為寂寞,有時是感覺到痛或熱。不管寶寶內(nèi)心有什么情感在起作用,總之是想讓父母安慰他、同情他,是幼兒的依賴心理所致。因此,僅僅勸寶寶停止哭泣,而不解決他內(nèi)心的情感問題,是止不住哭的。
【對策】當寶寶哭泣的時候,父母不要只勸其別哭,而應該首先詢問寶寶哭泣的事由,進而揣摩寶寶此時的心情。接下來,父母一定要明確向?qū)殞毐硎荆职謰寢寣δ愕膬?nèi)心情感非常同情和理解,也就是說,把寶寶需要的情感反饋過去,此時寶寶的哭泣多半會停止,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父母堅持用這種方法應對寶寶,寶寶愛哭的毛病會逐漸被克服,因為他的內(nèi)心在父母的支持下迅速強大起來。注意,父母切莫用大道理去批評寶寶,因為那是成人的道理,不是寶寶能理解的,更不是他所需要的。
嫉妒:抗壓手段
【案例】幼兒園老師發(fā)現(xiàn),無論大班還是小班,寶寶們個個是醋壇子,特別愛嫉妒。比如表揚了這個孩子,其他孩子就不滿意,有的當場揭被表揚孩子的短兒。每天父母來接寶寶時,寶寶總是第一時間說今天得到小紅花了,如果沒得,就一臉不高興。父母們也常提出這樣的問題:寶寶小小年紀,怎么這么愛嫉妒呢?
【分析】寶寶的嫉妒,是對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方面條件比自己優(yōu)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究其實質(zhì),是寶寶抗壓的手段。孩子嫉妒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別的寶寶。
2.別的寶寶取得了某種成功,比如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寶寶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寶寶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伙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對方。
4.別的寶寶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就產(chǎn)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寶寶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qū)Ψ届乓约旱耐婢?,而且不借給那個寶寶玩,借此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對策】一般來說,對寶寶的嫉妒心理,只要恰當?shù)亟逃龑?,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fā)寶寶奮發(fā)上進,養(yǎng)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對于好嫉妒的寶寶,父母應進行心理疏通并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寶寶嚴格要求,鼓勵寶寶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對于寶寶浮躁、損人利己的不當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2.對寶寶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寶寶承認自己的成功是在周圍伙伴幫助下取得的,不可趾高氣揚;同時,要幫助寶寶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寶寶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寶寶。
3.引導寶寶把嫉妒轉(zhuǎn)化為競爭意識,使寶寶在趕超先進的過程中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zhuǎn)變?yōu)閯恿?,超越嫉妒?/p>
4.教育寶寶誠實待人、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伙伴,善于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伙伴合作共進的團隊精神。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