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武則天執(zhí)政期間,政策穩(wěn)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使大唐成為當時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強國,至于為什么治國有“貞觀遺風”的武則天,最后要把皇位還給李家,知秀網(wǎng)認為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武則天老了
經(jīng)常接觸過老人的人,應該都清楚,老人比較容易懷舊,而且還念舊。
武則天登上帝位時就已經(jīng)67歲了,她真正考慮立太子的時候,年紀差不多已經(jīng)快80歲了。
即使是在現(xiàn)代,快80歲的人那也是老態(tài)盡顯,即使武則天保養(yǎng)的再好,也扛不住歲月的侵蝕。
武則天這一生,還是李家的人陪她的時間更多一些,她在老年回憶往事的時候,自然也會念著李家對她的好,所以在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她站在李家的立場上也要更多一些。
第二,宰相狄仁杰的一番話打動了武則天
圣歷元年(公元698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想要謀求太子之位。
他們多次派人向武則天諫言說:自古以來,皇帝都只立同姓(武姓)的人為太子,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立異性(李姓)人為太子的。
一邊是親侄子,一邊是親兒子,究竟立誰,武則天心中也很是糾結(jié)。
宰相狄仁杰就趁機向武則天進諫說:陛下認為侄子和兒子,哪一個更親近呢?陛下若是立兒子為太子,那么死之后還能進太廟享受后世祭拜;若是立侄子的話,還從沒聽說過有侄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廟的。
武則天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認為狄仁杰說的確實有道理,所以就斷了立武家子弟為太子的心思,并將李顯秘密的接回了洛陽。
第三,武則天看到了支持李唐的勢力還很強大
當然,狄仁杰的話雖然能打動武則天,但促使她做出最終歸還皇位決定的,還是她看到了支持李唐勢力的強大。
這里舉兩個例子。
第一,在狄仁杰勸諫之后沒多久,連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都在有心人的勸說下,經(jīng)常在武則天的耳邊吹風,建議她立李顯為儲君。
第二,有一次大唐征兵,剛開始的時候應者寥寥,各地設立的征兵辦事處都閑的沒事干。后來人們聽說李顯來了,洛陽北郊的一處山頭,竟然被來應征的人群擠的滿滿當當。
此時的武則天才意識到,哪怕她最終將皇位傳給武家,他們恐怕也守不住這江山,反而會給武家?guī)頊缱逯湣?/p>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