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李隆基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矛盾激化其實是必然,從武則天被逼退的“神龍政變”到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爭權(quán)的“先天政變”,可以說是唐朝中前期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而在武則天和唐中宗李顯復位前后,由于武氏集團和韋氏集團的先后崛起,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作為李唐宗室,自然形成了同盟關(guān)系,而在外部威脅消除之后,已經(jīng)壯大的兩人自然也就成為了對立關(guān)系,李隆基繼位之后,太平公主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了他最大的威脅。
武則天時期太平公主開始參與朝政,一度成為李唐宗室的希望
作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太平公主自幼便深受兩人喜愛。成年之后,經(jīng)過太平公主的挑選和唐高宗李治的默許,她嫁給了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第一次婚姻期間,太平公主極為安分守己。
然而好景不長,垂拱四年(688年),薛紹的兄長薛顗因參與李唐宗室李沖的起兵叛亂獲罪,薛紹雖然并未參加,但由于武則天長期反對太平公主與他的婚事,薛紹最終被杖責一百、餓死獄中,而此時太平公主的幼子才剛剛滿月。之后,武則天又在載初元年(690年)將太平公主嫁給了武攸暨。
正是這次婚變,導致太平公主性情大變,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太平公主開始積極攫取權(quán)力。她先是通過進獻男寵的方式,通過武則天的寵幸開始插手朝政。由于當時李唐宗室式微,太平公主成為了李唐宗室中唯一有能力參預朝政者,迅速成為李唐宗室的旗幟。
神龍元年(705年),由于張宗昌、張易之亂政,太平公主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fā)動神龍政變,“二張”及其羽翼被剪除,武則天也被迫退位,唐中宗得以復位。而太平公主因為誅滅二張有功,被唐中宗李顯加封為“鎮(zhèn)國太平公主”,開始從幕后走到臺前。
韋氏集團與武氏集團的聯(lián)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度成為盟友
神龍政變之后,武氏集團由于武則天的退位去世而迅速式微,皇后韋氏和安樂公主雖然野心勃勃,憑借唐中宗的寵信頻頻插手朝政,但尚無法對太平公主集團形成威脅,這一時期的太平公主在朝中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由于畏懼太平公主,韋氏母女一方面拉攏內(nèi)相上官婉兒,另一方面則積極與已經(jīng)勢弱的武氏集團聯(lián)手,從而勢力得以迅速壯大。這一時期雖然雙方明爭暗斗,但表面還算相安無事,直到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發(fā)動“景龍政變”失敗之后,安樂公主和宗楚客趁機誣陷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這才使得雙方之間矛盾開始加劇。
在太平公主和韋氏集團斗爭逐漸白熱化的同時(武氏集團在“景龍政變”中被徹底鏟除),李隆基也在暗中發(fā)展勢力。李隆基比較聰明的一點是,他并沒有光明正大的在朝臣中培養(yǎng)勢力,而是將觸手伸向了并不引人注意,但職位卻極為關(guān)鍵的萬騎(皇帝親軍)和羽林軍。
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李顯突然駕崩(另說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韋皇后于是便想成為第二個武則天,然而還沒等其動手,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等人便迅速發(fā)動政變,韋氏集團迅速被鏟除,史稱“唐隆政變”。
唐隆政變之后,相王李旦繼位為帝,而太平公主則再度成為了功臣,再加上武氏集團和韋氏集團相繼被誅滅,而李隆基的勢力又不在朝堂,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影響力頓時達到巔峰,即使皇帝李旦在決定朝廷大事時也不得不常常征求她的意見,甚至主動派宰相到其家中征求意見,她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更是全部被封王。
李隆基雖然在朝中根基不深,但由于在唐隆政變中的貢獻,以及在萬騎和羽林軍中的影響力,他不僅得以成為太子,而且被加封為平王,兼殿中監(jiān),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梢哉f掌握了極為重要的一支力量,且在被立為太子之后勢力迅速增長。
在外部威脅消除之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的矛盾便不可避免的爆發(fā)了,曾經(jīng)作為李唐宗室旗幟的太平公主,此時再出現(xiàn)在朝中顯然已經(jīng)不合時宜。但此時的太平公主想要退出政治漩渦也已經(jīng)不太可能,即使她有這個心思,她麾下的朝中大臣又怎能心甘情愿。
為了鞏固勢力,消除李隆基的威脅,她一方面散布“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的言論,另一方面則刻意挑撥李隆基與李成器、李守禮、李隆范、李隆業(yè)等李唐宗族的關(guān)系,意圖迫使李旦廢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然而,太平公主沒有想到的是,唐睿宗李旦由于多次經(jīng)歷政變,不愿再看到李唐宗室之間爭斗,始終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搖擺。而當年那些朝中大臣為了李唐江山而投靠自己,如今為了李唐江山的他們,卻已經(jīng)不再愿意自己再干涉朝政。
于是,當李旦將皇位內(nèi)禪給李隆基后,太平公主成為了李隆基皇位的最大威脅,而李隆基則成為太平公主勢力急需鏟除的對象。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意圖發(fā)動政變廢掉李隆基,卻因消息泄露而被李隆基迅速鏟除,骨干成員紛紛被殺或被抓,太平公主則被賜死家中,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達數(shù)十人,只有薛崇簡因為屢次規(guī)勸太平公主而得以幸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