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guī)頄|漢末年割據(j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其他王朝相比,東漢滅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經(jīng)過一個漸變到突變。一個痼疾纏身的王朝,在茍延了數(shù)十年后終于倒下了。
摧毀東漢王朝的真正兇手,既不是外患也不是所謂的黃巾軍大起義!因為黃巾軍大起義只是部份地撼動了東漢王朝的統(tǒng)治基礎與秩序,遠遠沒有達到徹底瓦解并毀滅東漢王朝的威力!
導致東漢王朝冰消瓦解的根本原因有兩個。
一、中央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內訌。
東漢王朝步入統(tǒng)治后期,曾經(jīng)幾次出現(xiàn)過“主少國疑”的情況。
由于皇帝未成年,還不具備獨自處置國政的能力,所以通常都會由太后臨朝攝政。
太后是女主,女主要想壓制百官維護權威,就不得不依靠娘家人的支持,于是外戚的勢力便逐步做大,以至于最后如同脫疆之馬失去控制。
比如少年天子漢質帝僅僅是罵了外戚梁翼一句“跋扈將軍”,便被人下毒害死!
后來,皇帝為了從外戚手中奪回權力,就不能不依靠自己的家奴——宦官的幫助,從而又使得宦官有了參予朝政上下其手的機會。
最后,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的沖突,以漢靈帝病死后,外戚大將軍何進欲依靠董卓的支持鏟除宦官,結果卻反“十常侍”矯詔殺死,誘發(fā)了外戚集團與宦官集團的火并,致使董卓不費吹灰之力便控制了京師洛陽而告終!
就這樣,原本輪流“坐莊”的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同歸于盡,中央政權落入了大軍閥之手!
然而,盡管董卓控制了朝廷,但各地官僚卻并不服氣。
于是,這些官僚便和各地的豪強勢力結合起來,打著討伐逆賊董卓的旗號,干著趁機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盤踞一方的勾當。
從此,天下便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二、豪強集團的尾大不掉。
東漢王朝本來就是在豪強勢力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豪強集團一直是東漢王朝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
早在東漢建立之初,光武帝劉秀試圖測量全國的田地,都因受到了豪強集團的反對而無法推行。
于是,光武帝只得聲稱“吾欲以柔術治天下″,與豪強集團妥協(xié)了。
這還是王朝建立之初,中央的實力與權威比較強大,各地豪強就已經(jīng)陽奉陰違,甚至公然反對不買朝廷的帳了。
可想而知,一旦朝廷的實力與權威下滑之后會是個什么樣子?
此外,當初王莽末年天下大亂時,為了自保,許多地方,在豪強勢力的主持下建立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堡壘。從此之后,豪強集團便擁有了部曲與私兵。
即使東漢王朝建立了,豪強集團也仍然做為一股集經(jīng)濟能力、政治能力與武裝能力于一體的怪胎而存在。
尤為嚴重的是,由于東漢王朝時期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選人、用人機制(比如科舉制度),所以朝廷用人多采取薦舉和察舉的方式,通常是由各個地方長官向朝廷舉薦人才,朝廷再量才使用。
這套機制的不足之處在于,難以避免腐敗,薦舉之權力逐漸落入地方豪強之手!
而地方上的豪強又往往與朝廷大員存在利益輸送,許多被任用的人不得不依附朝廷大員。
比如,號稱“四世三公”的袁家和楊家。這些個貴族手眼通天,在朝廷內外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由于一直存在撕掉裂王朝肌體,打亂王朝統(tǒng)治秩序,動搖王朝統(tǒng)治基礎的隱患,所以王朝的根基并非十分穩(wěn)固。
為了鎮(zhèn)壓黃巾軍起義,朝廷又賦予了地方官員過多、過大的權力,使其掌握了用人、用兵之權。
于是,在軍閥勢力、豪強勢力的共同作用下,東漢王朝便分崩離析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