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zhàn)神,在楚漢爭霸的戰(zhàn)場上,他幾乎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可最后最落得身死滅族的結(jié)局,令人唏噓不已,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讀《史記·淮陰侯列傳》可以發(fā)現(xiàn),韓信通兵法,有謀略,智慧過人,心性堅韌,能忍別人不能忍受的屈辱。但他的性格卻也有極大的缺陷,就是拿不起,放不下,猶豫不決。
在戰(zhàn)場上,韓信很有決斷力,但在人生的重要關口,他往往對事情缺乏正確的判斷,所以總是優(yōu)柔寡斷。韓信一生,在關鍵時候,該拿起的沒有拿起,該放下的沒有放下。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他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后,先后平定趙、齊兩地,打敗并殺死項羽的大將龍且,威震天下,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就連一向氣吞山河的楚霸王項羽也感到了害怕,他派了一個叫武涉的人去勸說韓信,想讓他脫離劉邦獨立,和楚漢三分天下。韓信斷然拒絕了對方的說辭,并且說:“你告訴項王,沒有漢王,我就沒有今天,所以我到死也不會背叛他的?!?/p>
看這番言辭,韓信對劉邦是絕對忠誠的,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慢慢分析。
武涉來勸說韓信,是為了項羽。而另一個一心為韓信考慮的人物出場了,他就是蒯通(本來叫蒯徹,后人為了避漢武帝劉徹的諱,改為蒯通)。蒯通知道當時的天下大勢就掌握在韓信手中,就想勸韓信建立不世的功業(yè)。他先給韓信相了一面,說:“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边@個蒯通會不會相術,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句話卻很明顯是在暗示韓信,“背”就是背叛,意思是說韓信只有背叛劉邦才會“貴不可言”。以韓信的聰明,話里的意思他是很明白的,如果他是絕對忠于劉邦的,此時就該制止蒯通,別讓他再說下去。可是,韓信明顯有點心動了,他希望蒯通把話說明白。
蒯通接著說:“秦滅以后,楚漢紛爭,雙方都已經(jīng)很疲憊了。此刻您擁有天下最強的軍隊,漢王和項王的性命其實是掌握在您的手中:您幫漢則漢勝,您幫楚則楚勝。其實,對于您來說,最好是誰也不幫,這樣就會三分天下。然后憑借您的才能,等待有利的機會,不難統(tǒng)一天下。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正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韓信說:“漢王對我很好,我怎么能見利忘義呢?”蒯通說:“您自以為和漢王關系好,功勞大。可是,這些都是不足憑借的,張耳、陳余當年關系多好,后來還不是反目成仇;伍子胥、文種功勞多大,還不是功成身死。功蓋天下者不賞,以您現(xiàn)在的情況,聯(lián)合楚國,項王不敢相信您;回歸漢王,漢王也會懷疑。您如果不早作決斷的話,就很危險了?!?/p>
韓信下不了決心,說:“讓我好好想一想?!边^了幾天,蒯通又去見韓信,韓信還是猶豫不決。他最終還是不忍心背叛劉邦,他覺得自己的功勞大,劉邦不會對不起自己的。蒯通見韓信不聽自己的,就逃走了。
這是韓信一生最重要的關口,他需要作出選擇。他的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徹底的忠于劉邦,像張良、蕭何一樣;要么狠下心來背叛劉邦,加入天下的爭奪。除此之外,是沒有第三條路好走的。
可是韓信卻偏偏想走第三條路,他一直在左右搖擺,既不能放棄一切個人私利為劉邦盡心竭力,又不能下定決心獨立山頭。他又想獲取最大的個人利益,又想劉邦能夠?qū)λ冀K如一,就像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的說的那樣:“夫乘時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報德者,士君子之心也。(韓)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難載!”
韓信平定齊地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形勢危急,盼望韓信來幫助他。韓信卻派了一個使者說,齊地剛剛平定,形勢不穩(wěn),希望能封自己為假(代理)齊王來鎮(zhèn)撫齊地。劉邦非常生氣,但形勢所迫,還是封韓信為齊王。
后來劉邦帶兵追趕項羽到固陵,約定韓信出兵共同攻打項羽,但韓信按兵不動。劉邦聽從張良的計策,把陳地以東的土地封給韓信,韓信這才出兵一同在垓下包圍項羽。
這些時候,劉邦早已有心要除掉韓信了,只是害怕韓信的兵力,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殺掉項羽后,劉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其不意地進入韓信的軍營,奪下他的兵符。然后,把韓信調(diào)離齊地,改封為楚王。
項羽已死,兵權被奪,做了楚王的韓信,已經(jīng)失去了依仗。此時他若能韜光養(yǎng)晦,放下身段,低調(diào)做人,或許還能保全身家性命。
但韓信還是看不清形勢。鐘離眜是項羽手下大將,過去和韓信是好朋友,項羽死后,劉邦派人捉拿鐘離眜,鐘離眜就投奔了韓信,韓信收留了他。再加上韓信在楚國,出入都帶了很多的衛(wèi)兵,于是就有人告發(fā)他謀反。
劉邦聽了陳平的計策,假裝到南方的云夢澤游玩,要求諸侯都來相會,其實是要借機捉拿韓信。
韓信得知劉邦來到了楚地,又一次陷入了猶豫之中。他想起兵造反,但覺得自己沒犯什么罪;想去見劉邦,又怕被劉邦捉拿。翻來覆去也拿不定主意。這時有人勸他:“你殺了鐘離眜,皇上高興了,就不會為難你?!逼鋵嵾@是一個餿主意,如果忠于劉邦,當初就不該收留鐘離眜,甚至鐘離眜一到就該把他抓了獻給劉邦,這個時候再殺了鐘離眜,既對不起朋友,也不能取信于劉邦。
韓信卻聽從了這個計策,他帶上鐘離眜的人頭去拜見劉邦。劉邦當即把他抓了起來,韓信大呼冤枉,說著“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話。劉邦拿不到韓信謀反的證據(jù),就赦免了他,降他為淮陰侯。
這個時候的韓信,已經(jīng)失去了所有資本,就更應該夾起尾巴作人,放下對于權勢地位的想法。但韓信卻不能安分守己地過日子,他羞于和周勃、樊噲等人同列,整天怨氣不斷,怏怏不平。
陳豨被任命為鉅鹿守時,來向韓信告別,韓信就悄悄和他說:“你所去的地方,是天下精兵所在之處,你從外邊起兵,我在里面響應,天下就可以謀求了?!?/p>
后來,陳豨果然舉兵造反,劉邦親自帶兵去平叛,只有呂后和太子留守京城。韓信召集家臣想要襲擊呂后和太子,但有人告密,呂后知道了他謀劃。呂后和丞相蕭何商量,蕭何就騙韓信說:“皇上那里已經(jīng)傳來消息,陳豨已經(jīng)被殺死了,大臣們都應該進宮向呂后道賀?!表n信稱病不愿意去,蕭何就說:“即使有病,也應該強打精神進宮道賀?!?/p>
韓信相信蕭何,就進了宮。呂后讓武士抓住韓信,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他,并誅滅了他的三族。
一代名將就落得個這樣的結(jié)局,令人唏噓不已。可以說,在戰(zhàn)場上,他是時代的最強者,但在政治權謀上,在人生的抉擇上,他卻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他的失敗,主要就是性格原因:在該作出決斷的時候,他總是猶豫不決;在該低調(diào)的時候,他卻放不下對權勢地位的欲望。所以司馬遷說韓信如果能學會謙讓,不夸耀功勞,不自恃才能,他在漢朝的地位就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太公相比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