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指的是古代專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男性奴仆,自東漢之后,宦官完全由閹人擔(dān)任。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砹藲v史上五大宦官,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趙高
趙高( ——前207年),趙國人,秦朝宦官。
趙高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善于弄權(quán)、左右朝局的宦官,秦朝短暫的存在和他有直接的關(guān)系。趙高本是趙國人,趙亡后,赴秦國依附于少公子胡亥。在“沙丘政變中”趙高說服胡亥和李斯,毀掉秦始皇立長子扶蘇的遺詔,篡改立胡亥。這還不夠,還下偽召逼死扶蘇。此時,秦國大權(quán)已經(jīng)完全掌握在胡亥、李斯和趙高手中。
胡亥登基后,每日只想著玩樂,對朝政不感興趣,這給了趙高機會。他先是設(shè)計讓李斯入套,然后將李斯殺掉,鏟除了最大的政敵。之后,趙高的野心越來越大,做起了皇帝夢,通過著名的“指鹿為馬”,將敵對者盡數(shù)鏟除。條件成熟后,讓弟弟趙成處死胡亥,自己試著做皇帝??墒?,迫于壓力,趙高并沒有當(dāng)成皇帝,隨改立子嬰為帝。這時的農(nóng)民軍已經(jīng)逼近,趙高被子嬰除掉,秦王朝之后也走向滅亡。
趙高一生胡作非為,改遺召,誅李斯、殺胡亥,成為秦王朝的掘墓人,自己最終也同樣逃不掉被殺的命運。
四、李蓮英
李蓮英(1848——1911年),直隸河間人,大清著名宦官。
或許是清朝距現(xiàn)在比較近,或許慈禧太后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影響甚大,李蓮英的名氣也非常之大。李蓮英的家鄉(xiāng)河間是一個多出太監(jiān)的地方,他日后的成功不知和從小的耳濡目染是否有關(guān)系。慈禧太后作為晚清的實際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清王朝達半個世紀(jì)之久,李蓮英作為跟隨慈禧時間最長、最受得寵的宦官,可見其有多精明能干。
李蓮英通過給慈禧太后梳頭,一步步接近太后,并取得信任。辛酉政變后,慈禧已經(jīng)將李蓮英視為心腹。當(dāng)然,李蓮英拍馬屁的功夫和斂財都十分了得,為慈禧修頤和園籌款、江南采購物資、巧取進貢寶物等,不僅獲得慈禧太后的滿意,更讓自己中飽私壤。李蓮英的出人頭地離不開他的圓滑性格,伺奉太后期間,對光緒帝和隆裕太后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熱情,大玩擦邊球,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電視劇中,經(jīng)??吹嚼钌徲⒏S慈禧身后,其他人等皆在遠處,親密程度可見一斑。李蓮英不僅在生活中照顧慈禧,也是慈禧的“知己”,同她聊天解悶,超越“君臣”關(guān)系。李蓮英可能是最符合要求的宦官,善于對主人阿諛奉承,左右逢源,辦事能力強,政治野心又不大(或許是沒機會),這樣才能夠落得一個好下場。
三、魏忠賢
魏忠賢(1568——1627年),直隸肅寧人,明末宦官。
明熹宗朱由校當(dāng)皇帝期間,魏忠賢權(quán)勢熏天,全國各地官員為了討好他,居然競相為其修建生詞,可以說這在以往是沒有的,可見魏忠賢在朝中的地位。
在朝廷局勢動蕩時,內(nèi)外官員幾乎都不看好朱由校的父親,也就是明光宗,因為明神宗萬歷皇帝并不喜歡這個兒子。可是,魏忠賢是個戰(zhàn)略投資家,也是個賭徒,他將一生投資在朱由校身上。后來證明,他賭對了,光宗僅繼位一個月就駕崩,朱由校繼位,稱為天啟皇帝。魏忠賢的投資有了回報,隨后開始大勢干政,左右朝局。當(dāng)時,在魏忠賢眼里,除了皇帝,沒有別人,被稱為“九千歲”。爪牙遍布朝廷內(nèi)外,號稱“五虎”、“十孩兒”、“四十孫”等。東林黨人左光斗、魏大中等人都受其迫害,東廠爪牙甚至以“莫須有”罪名當(dāng)街抓人。魏忠賢連恩師王安也不放過,將其除掉。
可憐的天啟皇帝只顧著在后庭做木匠活,殊不知,大明天下已經(jīng)被魏忠賢極其閹黨搞得烏煙瘴氣。還好,弟弟崇禎帝朱由檢還算是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登基后,把魏氏閹黨一網(wǎng)打盡。
二、鄭和
鄭和(1371——1433年),云南晉寧人,明朝宦官。
大明一朝,宦官的數(shù)量和危害朝政的影響都冠絕中國歷史,這對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遺訓(xùn)是極大的諷刺。但“三寶”太監(jiān)鄭和還是獨樹一幟,以正面形象被歷史所記載,被后世所熟知。
鄭和本姓馬,回族人。明朝軍隊平定云南殘匪后,鄭和由于機緣進入燕王朱棣府中,深得燕王賞識。在“靖難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鄭和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就是下西洋。朱棣此舉目的有二:一是促進與友邦的外交關(guān)系;二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鄭和就這樣帶著大明皇帝的使命在1405年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下西洋。60余艘寶船,近三萬人在鄭和的帶領(lǐng)下浩浩蕩蕩從蘇州出發(fā),開始航海之旅。所到蘇門答臘、錫蘭、古麗等國家,都受到當(dāng)?shù)貒鹾兔癖姷臒崃覛g迎。中國的國威和宣揚友好邦鄰的宗旨也在一次次的饋贈和交易中得到了實現(xiàn)。1407年,鄭和帶著各國的回訪使和滿船的物資返回國內(nèi)。雖然,建文帝下落仍未可知,但此次遠航收獲還是頗多的,鄭和也得到皇帝的認(rèn)可。
不久,鄭和開始了第二次下西洋。此后數(shù)年,鄭和一次次地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的肯尼亞附近,并成就了七下西洋的豐功偉績。鄭和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的航海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壯舉比哥倫布早87年,比達伽馬早93年,甚至比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早116年。當(dāng)大海歸于平靜后,依稀可以看到鄭和與他的船隊前行在茫茫未知的海平面上,為世界傳遞著來自中國的正能量。
一、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前90年),陜西韓城人,西漢宦官,我國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
司馬遷憑借《史記》在中國歷史上名垂千古,千秋一世。但凡做學(xué)問的人,都離開一部古籍作為參考,就是《史記》。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恰如其分的。
司馬遷成為宦官,并不像大多數(shù)宦官一樣由于家貧或是想出人頭地,而是在“李陵事件”中,為李陵辯護,從而惹怒漢武帝,對其宮刑。在獄中司馬遷忍受著宮刑帶來的巨大痛苦,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依然靠著巨大的勇氣完成聊這部歷史巨作。《史記》的完成離不開司馬遷的博古通今和云游各地,受父親熏陶,司馬遷從小就喜歡歷史、典故、文學(xué),并且在20歲開始游歷全國。青年時期的游歷讓司馬遷閱歷大增,對各地的風(fēng)土名情和地理地貌,民間傳說都有所了解。另外,司馬遷宮刑前曾任太史令,有機會閱讀大量的皇家書籍和文獻史料,更加激起了他創(chuàng)作的熱情。
《史記》并不只是簡單的歷史記錄,也是一部文學(xué)作品。里面包括了太史公的邏輯和思辨,對人物細致的刻畫、傳說和典故、甚至夸張的描寫等,內(nèi)容包括自黃帝到漢武帝期間3000年來政治、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動態(tài),皇帝、名將、儒士等列傳紛紛位列其中。50余萬字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包含了太史公司馬遷的一生心血,它帶給我們精彩的歷史,傳奇的故事和不巧的文章。
對于司馬遷,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史記》,宦官身份讓我們盡量忘卻。如今,這部宏偉巨著仍然照耀著光芒。英文、俄文、德文、日文版等譯文不勝枚舉,國人也是一代代地閱讀,這是對太史公最大的尊重,也是對歷史最大的尊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