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原本是擁護曹操的,曹操收取兗州的過程中陳宮沒少出力,但后來曹操東征陶謙并大肆屠殺抨擊他的文人,引起了陳宮的不滿,陳宮聯(lián)合呂布抄掉了曹操的老窩。
這次背叛對曹操的打擊不小,畢竟老巢都沒了,所幸最終曹操干翻呂布,陳宮也被生擒,于是有了載入史冊的對話。
裴松之注引《典略》的記載:下邳敗,軍士執(zhí)布及宮,太祖皆見之,與語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謂宮曰:“公臺,卿平常自謂智計有馀,今竟何如?”宮顧指布曰:“但坐此人不從宮言,以至于此。若其見從,亦未必為禽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當云何?”宮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死自分也?!碧嬖唬骸扒淙缡?,奈卿老母何?”宮曰:“宮聞將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碧嬖唬骸叭羟淦拮雍?”宮曰:“宮聞將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碧嫖磸脱浴m曰:“請出就戮,以明軍法?!彼熠叧?,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宮不還顧。宮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於初。
曹操是一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政治家做事往往將政治效益放在感情之上,他若殺陳宮全家,自然是為了報復陳宮背叛,感情多過效益;他若放過陳宮家人,留得仁義之名,效益多過感情。
曹操也不是沒有把感情放在效益之上的時候,比如屠徐州為父報仇,給他的英名蓋上了層層陰影,可謂得不償失,但在陳宮這件事上,曹操是有周密考慮的。
曹操先跟跟階下囚拉家常,看起來平易近人,其實不過是貓戲老鼠罷了,殺不殺只是曹操一句話的事,可憐呂布還真以為曹操不計前嫌,自己有存活之機,一番求饒下來,還是難逃一死。
陳宮就清醒多了,不存任何僥幸,開口就說“為臣不忠,死自分也。”(我背叛了你,死是我應得的)。曹操又跟他扯家人,陳宮直接把話題引向曹操,用仁孝兩頂帽子蓋向曹操,曹操是戴還是不戴?
陳宮很清楚,自己是絕無幸禮的,他也不做五位的掙扎,只是用生命做賭注,給家眷留下一條生路,至于這條路走不走得通,就得看曹操如何抉擇了。
曹操最終選擇善待陳宮家眷,收獲仁、孝的政治聲譽,比較此時他正處于事業(yè)上升的關鍵期,必須緊抓仁孝這種名聲大旗,為自己帶來巨大政治收益。
至于陳宮兒子報仇,曹操是完全不怕的,所謂“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曹操便是手沾無盡鮮血的梟雄,他的仇人多了去了,他想的過來嗎?
事實上他壓根就沒想,與其提心吊膽想仇人,不如做好自己的安全防護,曹操不是孫策那種“輕而無備,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的人,正相反,他惜命得很,為人多疑狡詐,漢獻帝想搞他很久了,不餓呀以失敗告終?陳宮的兒子想要為父報仇,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曹老板也不帶怕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