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白,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唐朝,是科舉制度的成型時期,這種萌芽于南北朝時期的新型人才選拔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多年,甚至現(xiàn)在的各種考試,也都是科舉的后續(xù)發(fā)展。而詩仙李白,他所生活的時代就是科舉制度一步步完善的時期,他本人又十分熱衷于做官,想盡辦法也要躋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點(diǎn)很奇怪,愛做官的李白為什么沒有參加科舉考試?難道他是要樹立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嗎?
1.李白是怎樣為自己謀取官職的
想當(dāng)官,這不是什么“趨炎附勢”的人生追求,希望能夠得到賞識,實(shí)現(xiàn)政治才能,這可以說是那個時期每個讀書人的愿望。李白也是其中之一,為此,他還專門去找到唐代杰出的道家與縱橫家趙蕤,向他學(xué)習(xí)王霸之道、帝王之術(shù)。李白從不掩飾自己想做管的心思,甚至為此,還可以做的更多,比如拍馬屁,比如倒插門。
李白作為詩人,馬屁都更加不同凡響,“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這是寫給荊州長史韓朝宗用來毛遂自薦的。李白作為男性,娶親也是不可避免,他娶過兩任妻子,第一任是前任丞相許圉師的孫女,第二任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兩次都是倒插門女婿。除此之外,李白還有兩個同居女性,身份地位可能并不高,畢竟沒有記載的,或許都不甚重要吧。
2.科舉制度的要求
而科舉,在注重門第出身的古代,也不是任何一個讀書人或者有才能的人都能夠參加的。我們知道,古代一向是重農(nóng)抑商,因此,商人家的人,或者關(guān)系親近的親屬當(dāng)中有經(jīng)商者的,直接就免掉了考試的資格。想想看,原本商人就不被人看得起,這一下,連自己的親屬都覺得被自己拖累了,多糟心吶。
除此之外,罪人之后也不能參加考試。祖上犯了罪,盡管隔著輩呢,也不能參加科舉。或許是出于政治考慮吧,畢竟如果罪人之后考試成績相當(dāng)好,考了狀元,那犯罪的先祖這個時候就有些尷尬了,但這樣的確很容易埋沒掉不少人才。
3.李白為何不參加科舉
至于說李白為何不參加科舉,他并非不愿意,而是不能。前面所說的兩條,李白都占全了。陳寅恪分析認(rèn)為,李白的先祖是因罪才貶謫到西域,但郭沫若認(rèn)為是被某種社會環(huán)境逼迫,不得不流亡到了西域。而且,李白能夠有閑錢行遍山水,除了別人的資助,自己家中恐怕也是有資本的。
如此一來,李白原本也就沒有參與科舉的資格,那么他愿不愿意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yàn)樗荒?。雖然他后來也通過其他途徑接觸到了唐玄宗,只是,始終沒能完成自己“大庇天下寒士”的愿望,或許,他真的只能成為詩人,而不是政治家吧。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