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時期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官員,他在宋神宗熙寧年間,曾發(fā)動一場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社會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為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的局面,發(fā)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這場在我國歷史上頗有影響的變法,到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而告結(jié)束。
王安石變法雖然本意上是好的,但在具體實施操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偏激的形勢,以至于從變法一開始,就遭到眾多朝野人士的紛紛反對,就連大文豪蘇軾、蘇轍等人也因反對變法而被貶出京城。王安石變法的對與錯我們暫時不討論,而是通過描述宋神宗去世后,北宋都城汴京內(nèi)外發(fā)生的故事,王安石變法的是與非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病逝,當(dāng)時已在西京洛陽潛心編撰《資治通鑒》15年的司馬光聞訊后,當(dāng)即起身趕往京城汴京奔喪。
據(jù)《宋史·司馬光傳》記載,沿途官員和百姓得知司馬光要去京城, “民遮道聚觀,馬至不得行”。人們甚至要求司馬光“公無歸洛,留相天子,活百姓?!?/p>
老百姓們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希望司馬光去了京城,就不要再回洛陽了,而是留在京城當(dāng)宰相,以“活百姓”。
司馬光到了汴京后,京城的老百姓們?yōu)榱丝匆谎圻h(yuǎn)道而歸的司馬光,紛紛爬到其宅院房屋頂上,或者爬到大樹上,以至于“瓦碎枝折”。
這一切正是民心所向的確切表示,因為,老百姓們都知道司馬光是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他們希望司馬光能夠糾正"新法”的種種弊端。
可是,司馬光也害怕這種民心的凝聚又成為其他人攻擊自己的借口,于是,他在參加完宋神宗的葬禮后,立即回到洛陽。
由于繼位的宋哲宗年幼,其祖母太皇太后高太后(高滔滔)垂簾聽政,高太后把朝廷的詔書送至洛陽,重新對司馬光委以重任,司馬光才又回到了汴京。
高太后召見司馬光,詢問當(dāng)下的治國思路,司馬光直接回答:“開言路?!?/p>
于是,在司馬光的主持下,朝廷下詔廣開言路,準(zhǔn)許所有臣民實事求是地直言朝政得失、百姓疾苦。
京城里百姓的意見書可以直接投到京城指定的地點,外地官員、百姓的意見書可交給當(dāng)?shù)伛v軍,由官方驛站快馬加鞭送達(dá)京城。
一時間, “四方吏民言新法不便者,數(shù)千人”。這就是當(dāng)時的民主和言論自由,與王安石主政時期的“一言堂”形成鮮明的對比。
司馬光以自己年老體衰而請辭,高太后不準(zhǔn),反而下詔授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正式拜為宰相。司馬光主政后很快就廢除了免役法、青苗法。
北方的契丹遼國聽說司馬光重新入相,立即下令邊境所有官吏: “中國相司馬矣,慎毋生事、開邊隙!”
顯而易見,這是因為王安石急于求利而失民心,司馬光重新入主朝廷后,民心再次得到凝聚,而令契丹人不敢輕易尋釁。
只可惜的是,此時的司馬光已經(jīng)67歲了,第二年,他就去世了。當(dāng)司馬光的靈柩運回家鄉(xiāng)夏縣(今山西夏縣)時,沿途自發(fā)哭送的民眾成千上萬,甚至還有數(shù)萬民眾從外地趕來為司馬光送葬。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很多民眾將司馬光的畫像“請”到家中,京師畫工甚至因為售賣司馬光畫像而發(fā)了一筆小財。
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改革派是為了大宋王朝的強盛,而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是為了大宋王朝的穩(wěn)定,兩者孰是孰非,讀到最后的你,該是如何理解的呢?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