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春秋時衛(wèi)國大臣,被后世稱為純臣。不知道沒關系,知秀網小編告訴你。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血緣至親,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行為理念。而在某些時候,當這兩者有所沖突的話,就需要人們做出抉擇。有的人選擇了大義,成就了大義滅親的美談,而有的人則選擇了親人,被人詬病。而在歷史之上,第一次大義滅親之人是石碏,此人在兒子誤入歧途之時,將其毫不猶豫地斬殺了,因此留下了“大義滅親”這個成語,并且流傳至今。
衛(wèi)前莊公姬揚是衛(wèi)國的第十二任國君,也是一個對兒子寵溺無比之人。而莊公姬揚寵愛的這個兒子名為州吁,是他和一些非常喜歡的小妾所生的。正是因為如此,州吁自幼便被姬揚當作是寶貝看待,即使他做錯了事情,姬揚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作沒有發(fā)生過。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難免會有些許的囂張跋扈,畢竟他的眼中,并沒有對和錯的概念。
對于這樣的局面,大夫石碏非常著急,因為他知道州吁不是太子,而姬揚這樣的行為,容易威脅到太子的地位,最終造成國家的動蕩不安。
為了國家的發(fā)展著想,石碏建立衛(wèi)莊公早做打算,要么好好管教州吁,要么直接讓他當皇帝,否則的話,不是長久之計。對于石碏的擔心,衛(wèi)莊公也是贊同的,但是當他看到了州吁可愛的樣子之時,便將石碏的建議拋到了腦后。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而姬揚也在公元前735年到來之時,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后,太子姬完繼承了皇位,也就是衛(wèi)桓公。石碏知道,國家在不久之后會有一場腥風血雨,于是便告老還鄉(xiāng)了。
果然,石碏走后不久,州吁便開始搗亂了,而姬完也不是省油的燈,對州吁進行了處罰。州吁一生之中哪里受過這樣的氣,于是一怒之下便離開了衛(wèi)國,并在外呼朋引伴,企圖弒君奪位。
十五年過后,州吁等到了機會,帶人殺了衛(wèi)桓公,成為了新的國君。顯然的,在蜜罐中長大的州吁并不是當國君的料,因此在他的帶領下,衛(wèi)國開始有了分裂的局面。州吁對此也非常頭疼,于是便派石厚去向他的父親石碏尋找解決方法。
石碏告訴州吁,他只要獲得了周天子的成人,就可以了,而想要見到周天子,可以從陳國取道。然而,州吁不知道的是,這不過是石碏的計謀而已,他早就跟衛(wèi)桓公的母親定下了計謀,所以州吁和石厚剛到陳國的時候便被扣押了,并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石厚雖然是石碏的親兒子,但是也是個亂臣賊子,因此石碏大義滅親的行為,受到了世人的贊揚,而這個故事,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發(fā)表評論